赵诣近三个月首度发声,去年底已加速建仓,百亿新基布局四大方向

立足高端制造,兼顾消费、医药、港股

2022年10月,赵诣发行了加入泉果后第一只新基金泉果旭源,规模直逼百亿元。

2023年1月16日,赵诣管理的百亿基金,净值突破1.04元,即将完成收益垫积累,进入全面发力阶段。

同一天,赵诣也做了泉果旭源成立后第一从公开亮相,在该次线上路演里,赵诣回答了他操盘百亿新基金以来的不少关键问题。

比如,他如何看待2023年的投资机会?对今年经济走向他作何预判?

还有,2022年的投资有何启发?未来会更关注哪几个投资领域的机会?

回顾2022

赵诣表示,回顾2022年,国内外市场环境都有不少负面因素。

国际上看,地缘冲突使能源价格上升,引发了产业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在全球通胀快速攀升的过程中,海外央行启动了快速的加息的动作,使全球流动性处于收紧状态。

同期,国内经济处于调整期,不少大型企业的盈利能力阶段性的出现回落。

也是2022年,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中位数回落到了5年来的较低位置,全年接近-20%的水平,与2018年类似。

对2023年更有信心

展望2023年,赵诣认为,上述几点消极因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看,地缘冲突很难再边际的进一步恶化,同时海外央行的加息速度在一季度之后可能会逐步放缓。

所以,国际局势的变化会放缓,流动性会改善。

同时,去年底以来确了,鼓励经济的政策频出,这让2023年股市所处的外部环境大幅转好。

再考虑到,2022年股市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很多好公司的2022年业绩在持续增长,估值且处于较低位置。

所以,总体上,他对2023年(的股市投资)更有信心。

11月开始加速建仓

回顾产品10月中旬成立以来的运作情况,赵诣表示,产品发行之后,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又缺乏安全垫,所以在初期属于相对比较谨慎。

到了11月初,虽然安全垫也不是特别够,但是已可以找到不少的公司处于性价比比较高的状态。所以从11月初开始,他加快了建仓速度。

此后,随着经济和国家政策的推出,在年底,赵诣新基金的“整体仓位相对比较积极”。

瞄准四个方向

赵诣透露:他新基金的建仓方向立足于高端制造,同时辅以一部分的消费和医药,包括港股。

整体上,他会从三个维度选择公司或投资方向。

一是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具备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开始走向世界。尤其以新能源为主的很多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龙头,甚至是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的方向。

二是有很多领域出现一些国产产品的机会。包括电子、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领域。这些领域实现份额提升的国内企业,也会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

第三个方向是,从11月以来,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非常积极明显的变化,一些企业会迎来经营效率的拐点。消费、医疗,包括港股都有非常好的机会。

高端制造企业优势难掩

赵诣重点谈到了对高端制造业的看法。

在过去的5~10年,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持续投入研发,而且越来越专注,同时通过与世界的接轨,视野得到开拓,企业慢慢地由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开始走向世界。

同时,国内制造业的供应链相对更完整,所以成本端、响应速度,都具有很强的优势,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制造业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

今年1月,A股开始进入企业年报的预披露阶段,可以看到虽然在2022年在供应链、经营持续性、海外市场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利的因素,但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企业,业绩仍然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这意味着它们通过技术的提升、降本增效的方式来获得了更高速的成长。同时,很多大企业还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提升。

还有机会继续升级

赵诣还指出,目前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制造业最高端环节,正在陆续取得突破。

大飞机C919的订单量和试飞进展快速,后续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整体出现快速增长。

此外,国内制造的机会和优势还在进步。比如,随着供应链进一步成体系,后续部分产业环节的全球竞争力会慢慢体现。

这是他在整个的高端制造板块里,选择的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

新能源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方面,他也进行了重点阐述。

他认为,2019、2020年到2021年,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新能源板块的表现特别好。

这个的背景是,国内新能源车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光伏产业也在双碳的大目标下,市场需求或装机量得到快速的提升。

不过转至2022年,尤其2022年下半年,整个市场的新能源板块,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调整。

这其中有基本面的原因。

从光伏来看,硅料的价格比较高,导致了组件端的价格快速提升,压低了光伏运营企业的收益率。

新能源车也类似。因为铝价高企,导致整个产品价格和供应链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同时,虽然行业渗透率仍在上升,但产品价格的坚挺让需求增速开始下降。

此外,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部分机构对于市场需求开始担心,这也影响了股价的表现。

但赵诣更看重整个新能源板块的全球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新能源板块当下处于资金面比较好的状态,因为股价调整比较多,同时估值比较便宜。

从北上资金的流入状况也可以看到,外资比较青睐的资产,多数是中国具备比较优势的、或者全球范围内有性价比的资产。这一部分是消费、医药,另一部分就是新能源板块。

分化中找机会

赵诣从去年开始就强调,2022年及之后,新能源产业会出现分化的局面。

制造业的扩产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周期。始自2020年的行业扩产,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产业环节进入供给快速释放的阶段。

这意味着,相关产业从过去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步转为供大于求的局面。那些壁垒低的产业无法避免供给提升后的盈利下降。

所以,这个阶段,他会主要选择三类公司。

第一类是,处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环节,产业壁垒比较高,公司盈利能力能够相应保持的企业。

第二类是,规模效应突出,扩产周期较长,供给端产能释放需要很长时间的企业。

第三类是,纯粹偏化工或偏价格因素影响的产业,更多赚“量的钱”的企业。

他认为,新能源产业中,光伏、电动车、电动车的中游锂电环节、储能等领域里符合上述条件的标的较多。

此外,开发一些行业应用,比如针对重卡、环卫车的应用,这些领域(量)都开始快速释放。

成本优势企业也值得关注

此外,赵诣还认为,还有第四类企业需要重点关注。

就是那些有成本优势的企业,那些在产品价格快速下跌的阶段,仍能相对保持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

骨子里,这些企业也属于需要“用量补价”的企业。

当然,这样的企业可能需要长期观察,毕竟以量补价的不确定性相对会更大。

光伏和新能车的下游企业

关于硅料价格和整车企业,赵诣也做了解读。

他认为,从上游可以看到,硅料在2022年年底开始(价格)下降速度比较快,属于供给开始快速扩张,但是需求的增长需要以量补价的阶段。短时间内,该行业价格的下跌快于量的增长,盈利能力下滑难以避免。

同时,硅料的下跌,价格开始传导,可能带动全产业链的产品都开始下降,并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

赵诣还认为,随着终端产品逐渐下跌,下游的光伏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可望得到快速的提升。

新能车领域,赵诣认为,随着锂价的持平甚至开始下降,也可能出现类似光伏的价格传导,即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带动了中游电池、下游整车的价格传导,最终导致整车价格下降。

这个阶段,赵诣希望能选择有壁垒和竞争格局好的环节。特别是有品牌的整车企业,因为后者可以影响消费者心智,让消费者为它的品牌吸引。

消费、医药与港股也有机会

赵诣还谈到,无论对消费还是医药,他都比较有信心。

从个人感受角度看,防疫政策优化后,周围出现了较好的经济复苏的苗头。交通人流、客流明显提升,聚餐的频次也开始出现提升,过去受到影响的一些企业经营情况出现比较大的反转。

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2022年的3季度4季度,股价都出现了非常大的调整。这些调整意味着很多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机会,或者风险得到比较快速的释放。

所以,后疫情时代,一些消费、医药企业,是有机会的。

另外,随着海外央行的加息进入尾声,北上资金的流入速度也在加快,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国内的消费、医药,包括港股属于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的公司。

所以从资本配置的角度来看,“水开始往这边流”。

这个角度,也会使港股市场出现比较好的表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