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生活家》是由華爾街見聞出品的人文類電子雜誌,編輯團隊坐落於上海、香港及海外地區,內容聚焦泛財經、科技、文化、生活方式與藝術等主題。
香港西貢海藝術節(Sai Kung Hoi Arts Festival)是一個將公共藝術帶入自然與城市交界的藝術節。它以香港西貢這個靠海而居的小區為背景,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通過多樣的藝術形式來探討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自然環境及小區居民之間的互動。今年西貢海藝術節2024於11 月 13 日至 2025 年 1 月 12 日舉行,鹽田梓、橋咀洲、滘西洲、糧船灣及西貢市合共展出27件全新及保留的作品(鹽田梓10件、橋咀洲4件、滘西洲5件、糧船灣7件、西貢市1件),散落於各島的不同角落。今年共有10 件藝術新作,部分更新增結合藝術品的表演,並引入擴增實景(AR)元素創作。藝術節為西貢這個本來以漁村及海濱景色著稱的地方,注入了更多文化與藝術的元素,激發了當地居民與遊客對生活空間的重新認識。
公共藝術與城市互動的具體呈現
1. 自然與藝術的結合
西貢海藝術節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將藝術作品融入海洋與自然環境中,這種做法讓人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夠感受自然的美。西貢的海岸線、山林和島嶼成為了藝術作品的天然背景,這讓藝術品不僅僅是展示在城市空間中的孤立存在,而是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
例如,滘西洲新增作品 《尾魷洄游》及《村。敍》,不約而同凸顯島上的海洋故事。滘西村民何卓熹及設計師謝子昕把室內空間化為大尾魷的生態環境,讓觀眾如置身在大海中,親歷孕育滘西洲「尾魷洄游」的故事。裝置藝術以當地的生態、海洋生物或自然現象為靈感,藉由藝術作品來表達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關注。這樣的作品往往會引發觀者對大自然的重新認識,並促使他們思考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透過這樣的互動,西貢的自然環境不僅是被欣賞的對象,也成為了藝術創作的一部分,讓人們能夠反思城市化進程中自然與人類的共生問題。
2. 小區參與與地方文化的呈現
公共藝術的另一個功能是促進小區參與,並讓地方文化得以呈現和傳承。西貢海藝術節特別強調藝術與當地居民的互動,許多藝術作品和活動邀請小區居民共同參與創作,或以當地歷史文化為主題,讓居民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例如,西貢有着深厚的漁村文化,許多當地居民世代以捕魚為生。在藝術節中,《流 穿越 》選址鹽田梓舊碼頭,作品由竹製雕塑、擴增實景(AR)及表演組成,道出村民離開與歸來的情感和記憶。藝術團隊 「X-Art」 的成員陳振星是鹽田梓第九代村民 ,深受父親在家鄉的童年故事影響,希望以作品表達他對村落的情感。藝術家創作與漁業相關的裝置作品,以當地漁民的生活故事為題材,創作出帶有故事性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西貢的地方文化,還讓當地居民有機會在藝術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加強了他們對本地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此外,藝術節會舉辦超過400場導賞團,以及接近100場活動,一系列小區工作坊和公共活動,帶大家穿梭鹽田梓、橋咀洲、滘西洲、糧船灣和西貢市,鼓勵居民不僅是藝術的觀眾,還成為創作者和參與者。這種自下而上的藝術創作模式促進了小區共同體的凝聚力,同時也讓藝術節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3. 藝術與城市空間的重新定義
公共藝術能夠重新定義城市空間,讓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的場所有新的認識。西貢海藝術節將許多藝術品安置在西貢的公共空間,如漁港、碼頭、海邊小徑等,這些作品不僅改變了空間的視覺效果,也賦予了這些地方新的文化意義。
例如,糧船灣其中一間糧油雜貨店 - 廣和源,其門前的二十二個字長招牌「廣和源油糖米布疋雜貨油柴白塩薯莨罟線山貨發客」説明了貨品種類繁多。藝術家作品包括廣和源招牌的復修,着重保留其字型、顏色及比例,亦刻意把字型轉換為立體,使招牌字型更具立體感和體積感,以及展現東丫村傳統文化的旗幟。藝術作品利用當地的廢棄建築或閒置空間進行創作,這些地方本來可能是被忽視的角落,但通過藝術家的介入,這些空間獲得了新的生命,成為市民和遊客聚集、休閒和參與活動的場所。這種空間的再利用不僅改善了城市環境,還讓人們重新審視空間的功能與價值。
此外,這些公共藝術作品也促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放慢腳步,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藝術節中的作品往往會引導人們去探索那些平時不常注意的細節,如海岸線的曲折、漁村的建築風格、碼頭的日常活動等。這種探索不僅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還讓人們對城市空間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情感連結。
公共藝術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1. 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西貢海藝術節通過展示多樣的藝術作品,提升了西貢的文化形象。藝術節讓這個以自然風景著稱的地區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層次,吸引了來自香港其他地區以及國外的藝術愛好者和遊客。這不僅增加了西貢的知名度,也讓它成為了一個文化旅遊的目的地。
公共藝術的存在讓西貢不再僅僅是以美麗的自然景觀聞名,而是成為了一個充滿創意與文化活力的市區。這種藝術與自然的結合,讓西貢在全港各市區競爭中脱穎而出,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之地。
2. 促進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西貢海藝術節的許多作品都與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護密切相關,這不僅僅是藝術表現的一部分,也是對當地生態保護的積極推動。通過藝術作品的展示,藝術節引發了公眾對環境議題的關注,並鼓勵他們參與保護海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行動。
例如,《村。敍 》的創作團隊 Beyond Vision International 收集及整理村內外有關滘西洲的故事元素、日常物品,將其製成觸感互動裝置展出,讓視障人士也能看到關於滘西洲的回憶。
3. 推動小區經濟發展
公共藝術節往往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旅遊業方面。西貢海藝術節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這不僅促進了當地的餐飲業、零售業和旅遊服務業,還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從而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狀況。
此外,藝術節也為當地的工藝品、文化產品和手工業提供了展示平台,許多當地居民在藝術節期間出售與藝術相關的商品,這進一步推動了小區的經濟發展。藝術節通過文化與經濟的結合,為西貢帶來了持續的經濟效益。
西貢海藝術節展示了公共藝術如何與城市空間、自然環境及小區居民進行緊密的互動。透過將藝術作品融入自然景觀和日常生活中,藝術節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讓居民和遊客在欣賞藝術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所處的空間。這種互動促進了小區參與,強化了地方文化認同,並推動了當地的經濟與生態發展。
此外,西貢海藝術節也讓我們看到,公共藝術不僅僅是美化空間的工具,它還能夠激發人們對環境、文化和社會問題的思考,並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城市的
發展與變革。透過藝術與城市的互動,西貢正在成為一個充滿創意、活力與文化深度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