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生活家
星期日 2025

島嶼書聲日:文學與靈魂的對話

鄭巧
專欄作家: 鄭巧

當海浪輕拂過三亞的沙灘,一場關於文字與靈魂的對話在阿那亞悄然開啓。

12月7日,今日頭條“島嶼書聲日”——《我在島嶼讀書》首次線下主題日活動在海南三亞·阿那亞舉辦,吸引了近1500名觀眾、讀者與節目第三季嘉賓餘華、程永新、葉子、七堇年、吳越,以及節目中的其他“好友”首次見面,共同創造了專屬於線下的“島嶼時刻”。

三年來,這檔被稱為“治癒神仙慢綜”的節目在網絡上積累了大批忠實觀眾。此次活動意在依託節目為作者與讀者搭建一座閲讀的橋樑,正如今日頭條作者與內容生態負責人李黎所説:“《我在島嶼讀書》開播三年來,已成為許多熱愛文學、熱愛生活的’島民’的精神食糧。我們很高興能通過這座橋樑與更多觀眾相識、互相影響。”

今日頭條作者與內容生態負責人 李黎

李黎在談到舉辦“島嶼書聲日”的初衷時表示:“今日頭條已經走過了12年的歷程,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熱愛文學和閲讀的用户,滿足他們的需求與期待,正是我們推出《我在島嶼讀書》的初衷。作為節目的出品方之一,今日頭條始終致力於為用户提供優質且深度的內容。”

文學充滿了無限魅力。活動現場,四場主題對話從不同角度展開,十餘位嘉賓妙語連珠,與觀眾一起分享了文學、閲讀、旅行的美好。

復旦大學人文學者梁永安、編輯家程永新,以及脱口秀演員顏怡、顏悦共同談起與創作的淵源。梁永安表示:“文學帶來美好,熱愛文學有其終極目標,也有熱愛文學的道理。”

從左到右:顏怡、梁永安、程永新、顏悦

“文學關鍵的一點在於表達人的內心,走過千山萬水,最好的風景還是在心裏。”程永新補充道。

作家餘華和大觀學者劉擎深入探討了“閲讀的意義”。

餘華説:“閲讀是一種選擇。你就是你讀過的書和你走過的路。”在他看來,“沒有用的書”反而往往是最有用的——看似沒有實際價值的文學、藝術、哲學,會潛移默化地塑造人的態度和選擇。

從左到右:張大碗子、餘華、劉擎

劉擎從哲學視角分析道:“閲讀不僅僅有直接的功效價值,也有內在價值。這種內在價值會在更遠的意義上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真正的閲讀和生活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有觀眾評價,《我在島嶼讀書》聚集了一羣“合拍的文壇老友”,營造了輕鬆詼諧又充滿思考的場域,讓節目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

這種輕鬆的互動讓嚴肅的文學討論多了一份人情味,也使文學與生活建立了更直接的聯繫。青年學者葉子表示,《我在島嶼讀書》給了自己非常多表達關愛、建立友誼的機會。餘華則幽默地提到他與莫言、蘇童的36年“互嘲式友誼”,並稱這也是一種“治癒”。

此外,法律學者陳碧、青年學者葉子、作家七堇年和《隨機波動》主播傅適野以女性創作者的視角在現場帶來一場關於個人體驗與創作的對話;學者、作家梁鴻,作家劉子超以及文學編輯吳越在現場分享了旅行文學的變遷。

據瞭解,截至目前,《我在島嶼讀書3》播出過半,從第一季到現在,這檔節目在全網的曝光已超過100億,今日頭條上的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4.5億,遠超同類型文化節目。在豆瓣上,前兩季節目的評分均超過9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聯繫人:莉薇 livy@wallstree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