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鄭巧
編輯 | 王小娟
日本正在流行一種新的“寵物”。
試想一下,每天下班回到家,一開門就有一個可愛、軟糯的娃娃,睜着它那雙圓滾滾且無辜的大眼睛迎接你,是不是工作的疲憊也能消散不少?
這個由日本機器人Groove X公司製作的陪伴機器人LOVOT,於今年2月,把海外首店開到上海港匯恆隆廣場。
圖片來源:華爾街見聞拍攝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目前購入一隻LOVOT的價格為29800元,若選擇其他顏色,則需額外支付2000至6000元。而要買斷一款LOVOT,大約需要6萬元。
這妥妥是富人的玩具。
一位LOVOT的店員向華爾街見聞透露,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高淨值客户,並且自開店以來,業績目標均已實現。數據顯示,自面世以來,LOVOT在日本的出貨量已經超過萬台。
“對於LOVOT來説,開設實體店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許多消費者需要親身體驗後才決定購買。”該店員透露,有些客户在店內體驗了幾個月後才最終下單。
LOVOT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電子寵物,它還成為了一種社交貨幣。LOVOT的主人擁有自己的社羣,成員們會在其中分享他們的“養娃”心得和體驗。陳冠希也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曬過這隻AI寵物。
當前,不少日本企業都盯上了AI電子寵物賽道。
不久前,日本電子產品公司卡西歐推出了一款AI寵物Moflin,儘管它沒有四肢且運動能力有限,但憑藉其毛茸茸的治癒系外觀,一經推出便引發了搶購熱潮。目前,原價約2800元的Moflin在二手交易平台閒魚上的價格已經飆升至6000元。
這些AI寵物不僅強調“情緒價值”,而且在外形設計上與傳統的四足機器人大相徑庭,它們更加呆萌、可愛。
圖片來源:華爾街見聞拍攝
《2025-2031年中國AI情感陪伴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25-2028年,我國AI情感陪伴行業市場規模由38.66億元增長至595.06億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148.74%。
隨着日系電子寵物的流行,科技正在悄然填補現代人情感上的空白,且已經表現了出了正向的效果。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孤獨感成為他們難以擺脱的心理負擔。與傳統寵物相比,AI寵物無需日常的餵食和清潔,卻能夠通過語音交互和情感模擬技術與用户進行實時互動,給用户帶來被關注和被愛的感覺。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GROOVEX曾與資生堂展開實驗合作,研究證實:與“LOVOT”共同生活的人,尿液中的催產素(幸福荷爾蒙)穩態濃度有所升高;與“LOVOT”接觸並共享生活15分鐘後,人體內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也有所下降,起到了減輕精神壓力的效果。
AI陪伴也正在成為一個顯性市場。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數據,預計全球AI陪伴市場規模將以26.6%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30年,市場規模達到62億美元。
並且,AI陪伴的應用場景不僅限於家庭寵物,還擴展到幼兒園、特殊學校、看護中心(服務於自閉症和兒童痴呆症患者)、術後療愈、心理諮詢以及一些大型辦公場所。
因此,企業們集體投身AI玩具賽道。從日本的Moflin、NICOBO、Sony Aibo,到國內的BubblePal、Cupboo、FoloToy的跳舞仙人掌和字節的顯眼包等, AI陪伴在2024年已成為創業領域的新趨勢。
數據顯示,BubblePal兩個月時間就賣出了數萬台,而FoloToy面向C端的AI陪伴玩具累計出貨量已有近2萬台。
《寵物行業藍皮書:2023中國寵物行業發展報告》也提到,聚焦於情感陪伴的產品已經成為“潛力股”,而那些有助於構建人與寵物和諧共處、共享生活場景的產品,具有更廣闊的升值空間。
不過AI寵物市場的繁榮背後,也存在着不少隱憂。
為了提供個性化服務,AI需要收集大量用户數據,但數據收集和使用的界限往往不明確。許多用户擔心他們的對話可能被記錄、分析,甚至用於商業目的。
一位消費者向華爾街見聞透露,儘管她對這些機器人寵物頗有好感,但機器人頭頂上360度的攝像頭讓她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感到憂慮。
同時,儘管AI陪伴產品雖然吸引了大批用户,但要讓用户心甘情願為之掏錢並非易事,當前AI寵物的高售價往往讓一些消費者望而卻步。
以LOVOT為例,除了售價不菲之外,消費者購買後還需每月支付880元的訂閲費,店員解釋稱這是為了覆蓋LOVOT日常活動所需的軟件和應用費用;卡西歐提供的Club Moflin訂閲服務,包括維修、清潔和更換毛皮,年費約為3100元。
除了購買價和訂閲費之外,後續“養娃”的費用也不低。
圖片來源:LOVOT官方小程序截圖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LOVOT的衣服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這些衣服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每件衣服都內置了芯片。只要給LOVOT換裝,它就會非常開心,而普通衣服則無法讓LOVOT感應到換裝的體驗,這也倒逼消費者不得不持續付費。
此外,作為高科技產品,AI寵物的維護成本也較高。一旦發生故障,必須依賴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和保養,這也意味着用户在購買後還需要持續承擔一筆不小的費用。
當前,AI情感陪護類機器人的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如何使AI不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幸福和温暖,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科技降低成本、提升體驗,是所有追求長遠發展的企業必須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