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黃昱
金價還在直線拉昇,似乎每天都可以見證歷史,不少傳統品牌的足金飾品報價已超過850元/g,這讓消費者對傳統金店望而卻步。
但老鋪黃金依舊吸引着貴婦們,不少門店經常出現大排長龍的盛況。
今年春節前後,老鋪黃金北京王府井店、北京SKP店、上海豫園店、成都IFS店等多家門店都出現排隊數小時的情況。如若遇上“滿1000元減100元”、“全場8.75折”這樣的活動,排隊時間則更要翻上幾倍,熱鬧情形不亞於新春趕大集。
為什麼單克價格遠高於傳統金店,老鋪黃金的十字金剛杵、龍鳳香囊等產品就能拿捏貴婦們呢?
這就要説到老鋪黃金獨特的定位。其通過非遺工藝、高端定位,致力於將黃金從傳統“硬通貨”轉化為“文化奢侈品”,讓其佔據了“保值+文化”雙重價值,進而填補傳統金飾珠寶與奢侈品的市場空白。
與傳統金店相比,老鋪黃金的產品具有文化奢侈品的屬性,形式差異化。
而與國際奢侈品珠寶飾品相比,老鋪黃金賣的是又是真金、工藝不輸奢侈品,產品本身價值也不低,工藝的稀缺性與文化屬性,使其產品溢價能力遠超普通黃金首飾,單克售價可達1000元以上,與國際奢侈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
而正是疊加黃金與奢侈品兩個標籤,老鋪黃金便以“黃金界的愛馬仕”進入貴婦們的視野。並且其還踩中這幾年的消費情緒——黃金血脈覺醒、中式玄學熱潮,吸引了不滿足於屯小金豆、買金條的貴婦們。畢竟她們既想要產品滿足作為黃金飾品的價值感,又想要兼顧奢侈品的社交屬性。
作為飾品,老鋪黃金早已實現了足金鑲嵌鑽石的工藝,打破了行業用K金作為鑽石飾品底材的傳統;而其中式宮廷古法黃金工藝,搭配中國傳統的平安扣、轉運黃金戒指、“享福(響葫)”黃金葫蘆、金剛杵掛墜等產品,在寓意和設計方面,既體現了中式文化自信,又滿足瞭如今的玄學消費情緒。
進入奢侈品的話語體系中,近兩年傳統的奢侈品也不好過。卡地亞、梵克雅寶的母公司歷峯集團在華銷售連跌三個季度,老牌奢侈品珠寶品牌蒂芙尼也在去年出現不小程度的下滑。
與傳統奢侈品有所不同,當那些品牌還在使用碎鑽等價值更低的原材料、靠品牌故事和設計感來賣出更高溢價時,老鋪黃金不僅工藝本身複雜,真金鑲嵌工藝使得飾品本身更加保值,直擊傳統奢侈品產品本身欠缺價值感的弱點。並且,其漲價的策略也讓不少消費者更加認可其本身的價值。
老鋪黃金從誕生之日起,就定位高端,因此在運營模式上也絲毫不輸一線奢侈品品牌。
老鋪黃金當前有38家門店,均為直營門店。在選址方面,其門店均位於SKP、萬象城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頂級商圈,毗鄰一眾奢侈品品牌,可以正面硬剛卡地亞、梵克雅寶等品牌。在門店服務和會員服務上,也對標頂級奢侈品的服務,這讓不少中產消費者在傳統的奢侈品之外,有了更新鮮的選擇。
另外,作為奢侈品界新勢力的老鋪黃金對於入門級消費者也更加友好。其產品線更加豐富,入門級配飾也照顧到了奢侈品入門級的消費者,這與傳統奢侈品更關注高淨值客户,入門款常年不變的策略也形成對比。
根據老鋪黃金2023年的公告,其9.3萬會員貢獻31.80億收入,會員客單價為3.4 萬元,消費不超5萬的忠誠會員佔比87.5% ,超5萬的佔比 12.5%,最高年消費可達百萬以上。也就是説,助其爆火的是更多初入門的消費人羣。
持續走紅也為老鋪黃金帶來了實打實的業績。
根據老鋪黃金2024年上半年業績,其營收、淨利潤分別為35.20億元和5.88億元,兩個指標不僅都超過2023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速也高達148.3%和198.8%。而在前一年,老鋪黃金更是以32家門店數量完成了32億元年營收,成為當年的行業神話。
老鋪黃金的爆火與傳統金店的式微形成鮮明對比。就拿傳統金店的一哥周大福來説,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半年內,周大福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20.43%和44.4%。為了“瘦身”自救,提升門店效率,周大福半年關了239家門店。
也因為手握硬通貨的黃金和文化奢侈品兩個標籤,老鋪黃金過去一年也是資本市場的新寵。
從2024年6月上市至今,老鋪黃金的股價從當日收盤70港元/股飆升到2025年2月11日開盤時的421港元/股,漲幅近500%,對應市值也大漲超500億港元。
當前,老鋪黃金也不滿足於國內市場的成功;上海豫園店排隊的消費者中,不乏入境遊的國際遊客,這也讓老鋪黃金想進一步帶着中國審美走向世界。
據老鋪黃金Pre-IPO輪的領投方黑蟻資本的消息,老鋪黃金擬在未來幾年逐步向其他亞洲城市拓展門店,涵蓋新加坡與日本東京。這有望讓老鋪黃金的市場進一步打開想象。
而對於老鋪黃金而言,當前的爆火是其獨特定位和產品出眾的耦合,而未來需持續推出價值兼具審美的產品,也需進一步構建全球知名度與文化敍事能力,鞏固自身在奢侈品界的地位,才能走得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