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張曉玲
在不斷變幻的時代環境中,一家百年頂奢酒店如何穿越週期,很好地生存下去?對於這個問題,半島酒店無疑最有發言權,在歷經百年的滄桑鉅變中屹立不倒,依然處於酒店金字塔的頂端,就是最好的答案。
半島酒店做的是一門慢生意,奉行“慢即是快”策略。一個最直觀的體現是,其在百年間,在世界各地僅開出12間半島酒店。
在半島酒店的經營理念中,選擇在一個城市開設一間酒店,不僅是經營一家新的酒店,更是投資一個城市,其要打造的是一個與城市氣質相融合的城市新地標。因此,在選擇進入的不少國家/地區,半島酒店通常只會在最大的城市的核心點位佈局一家。
半島酒店集團亞洲區域行政副總裁、香港半島酒店常務董事張榮耀表示,建造半島酒店的核心邏輯並非 “我喜歡某個國家所以想在此建造”,而是要看該地區的經濟基本面,是否能夠支撐建造酒店的基礎設施成本和運營成本。
半島集團第一家店香港半島酒店開設於1928年。這間酒店見證了香港百年曆史,也見證了張國榮等一眾名人的成名往事。
而直到1976年,半島酒店才選擇開出第二間酒店——馬尼拉半島酒店。這間酒店一度被稱為“首都的客廳”,位於商業與政治中心,曾是國際政要的常駐地。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之後,半島酒店開設速度有所加快,但也只是5年左右新增一家,所選擇的城市也均為國際大都市,並且只在該城市最中心的地段開出一家門店。比如紐約半島酒店,位於第五大道與55街交匯處,毗鄰中央公園,位於曼哈頓黃金地段,這裏也是不少知名美劇的取景地。
半島酒店在內地市場的擴張,主要始於千禧年、經濟快速發展之後,但當前也僅限北京和上海。
2006年,位於故宮旁邊金魚衚衕的王府井飯店更名為王府半島酒店,成為內地第一家半島酒店。2009年,半島酒店選中上海外灘,成為其內地旗艦酒店。當時,上海半島酒店大樓成為外灘70多年來的第一座全新建築,但與周遭建築卻毫不違和。這也是其融入城市,與城市氣質契合的選擇。
而近些年進入歐洲市場之後,半島酒店也是選擇了巴黎、倫敦、伊斯坦布爾這些國際大都市。
面對未來可能考慮的城市,張榮耀表示,還是會考慮消費能力可以支撐的城市,比如邁阿密、墨西哥城等,亞洲則可能考慮投資印度,“因為當地對真正優質品牌、安全環境、潔淨客房和高品質餐飲的需求日益增長”。
半島酒店穿越週期的秘訣,來自於其主動選擇的經營模式。每一間酒店都是自持,既分享了地價和物業價格上漲的收益,也獲取持續運營的房費收入。
根據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公佈的2024年年報,其除了酒店業務之外,在世界多地擁有多個辦公大樓與住宅項目,主要業務分為酒店、商業物業、會所與服務。當然其中酒店仍是大頭。
與此同時,半島酒店還開展了零售等業務,比如,半島酒店的月餅一度是高端商務人士中秋送禮的選擇。
這樣的經營方式,決定了其慢擴張的特點,而重資產與多元化業務也是其穿越週期的重要手段。
另外,多間半島酒店內部也是眾多奢侈品門店的所在地。比如,王府半島酒店裏就有愛馬仕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門店。
在張榮耀看來,逆週期中,更考驗企業的韌性。而半島酒店曾一次次穿越週期,這些多元資產和佈局在經濟下行週期中起到了緩衝作用。比如,其去年的收入中,就包含了出售倫敦半島住宅公寓所得收入34.52億港元。
面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週期波動,半島酒店也不打算選擇降房費,而是藉助自己的優勢,持續打造自己的獨特性,打破同質化的競爭。
比如,通過與當地地標攜手推出海上下午茶、藝術展等活動吸引客流,同時強化月餅等季節性商品銷售;長期而言,其引領行業趨勢,提升公共空間社交屬性(如週期性藝術展覽、健康養生專區);在服務方面,通過定製化服務(如睡眠優化套餐、文化導覽)吸引商旅休閒融合(Bleisure)客羣。
代表性的項目如半島酒店集團的大型環球藝術項目《藝術迴響》,致力於支持藝術家以及他們的創意作品,也為顧客提供更多藝術體驗。
其2025《藝術迴響》在香港半島酒店再度登場,展出香港媒體藝術家許芳華、張瀚謙以及駐上海藝術家林芳璐的委託創作裝置;其中林芳璐的作品,更是半島酒店集團和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合作結晶。
作為老錢風的頂流代表,半島酒店要服務金字塔頂端的那類人羣,為這些名人顧客們帶來超預期的感受,因此半島也很關注時代技術的潮流,AI也已經融入了他們的運營。
2025年,AI席捲全球,各行各業都希望能被AI賦能。半島酒店在AI的使用上,選擇將AI主要用於提升後台的效率,但在前端則會謹慎使用。
在半島酒店集團亞洲區域行政副總裁張榮耀看來,AI可以通過技術優化流程,而非真正提升服務的温度。因而在前段,半島酒店還是想提供真誠與共情的服務,這些都是需要人來提供的。
3月初,半島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Benjamin Vuchot正式履新,這位曾在全球奢侈品界擁有30多年經驗的老將,曾在歷峯集團和LVMH集團擔任要職。半島酒店集團表示,Benjamin Vuchot在奢侈品行業積累的專業知識與酒店的發展軌跡和DNA完全一致。
接下來,就看繼任者能帶來哪些新的故事了。
以下為華爾街見聞與半島酒店集團亞洲區域行政副總裁、香港半島酒店常務董事張榮耀(Joseph Chong)的對話(在不影響原意的基礎上,經翻譯與編輯):
問:半島酒店集團堅持“自持物業+重資產”模式,在全球奢華酒店輕資產管理輸出為主流的背景下,這種模式如何平衡長期資產增值與短期市場波動風險?
張榮耀:對於家族企業而言,我們公司已傳承超過150 年,一家歷經150 多年的企業持有重資產並不罕見,這恰恰説明公司着眼於長遠發展。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裏,我們經歷了無數次經濟週期的跌宕起伏,依然存活下來,這本身就證明了資產的價值。
顯然,就公司而言,我們的業務非常多元化,我們不僅經營酒店,還擁有物業和公寓。這些資產在經濟下行週期中起到了緩衝作用——尤其是在香港,儘管重資產在經濟週期中存在較高風險,但我們通過其他資產的收益來平衡整體收入。
這得益於我們的物業租賃和商業租賃業務,兩者的結合讓我們作為公司無需擔憂經濟波動。我們的負債比率極低,意味着現金流充沛、資產負債表穩健。對我們來説,持有重資產源於家族的經營理念——我們不僅為短期利益而持有資產,更是着眼於長遠。因此,重資產對我們而言並非劣勢,但在外人看來,可能會疑惑:“為何要持有重資產?” 答案在於,我們家族本身就是房地產的投資者。
以其他輕資產運營的公司為例,比如中國業主擁有物業,而酒店管理公司僅負責管理,這類公司不持有資產,只輸出管理。但我們不同,我們既持有資產,又負責運營。這種選擇源於我們對品牌的珍視——我們希望保護品牌,讓其延續下一個百年。
我們注重維護品牌的完整性和品牌承諾。半島品牌的擴張非常謹慎,150年後全球僅有12家酒店,與那些幾十年內迅速擴張至100多家酒店的品牌,背後的經營理念截然不同。
我們選擇持有重資產,是因為我們深知自身具備管理重資產的財務能力,這種選擇不僅是對品牌的保護,更是對長期價值的堅守。
問:你曾提到“慢即是快”策略,半島近兩年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下在伊斯坦布爾、倫敦兩座城市落地。未來新酒店選址的核心考量是什麼?是否會考慮新興市場(如東南亞或中東)?
張榮耀:擴張一直是我們長期戰略的一部分,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我們目前僅有 12 家酒店。過去 20 年裏,我們見證了東京、上海、倫敦和伊斯坦布爾等地酒店的發展。顯然,我們從未停止過拓展的腳步。但由於倫敦項目和另一個項目在時間上較為接近,我們在建造時投入了大量資源。
目前,我們的資源需要稍作喘息,所謂 “休整”,意味着我們正分析全球市場,尋找下一個酒店選址。建造半島酒店的核心邏輯並非 “我喜歡某個國家所以想在此建造”,而是將其視為一項長期投資,同時也需要確保它能持續創造現金流。
我們只會在某個經濟體或城市具備條件時才會建造酒店,該地區的經濟基本面能夠支撐建造酒店的基礎設施成本和運營成本。以倫敦半島酒店為例,其建造費用高達10億英鎊(約合90億人民幣),這筆資金足以建造三家甚至更多普通酒店,但我們只打造了一家,因為我們對品質的要求極高。
不過,在倫敦投入巨資是合理的,因為倫敦的酒店價格非常高。酒店開業高峯期,標準間價格達到1300-1500英鎊(約合1.4萬至1.5萬人民幣),如此高的房價足以覆蓋酒店的運營成本。
現在許多人問:“你們在北京、上海都有酒店,為何不在成都、廣州或深圳開設?” 答案很簡單,在這些城市建造半島酒店成本高昂,而當地的平均房價卻難以支撐。
我們的策略始終與選址地的經濟基本面緊密相關。至於未來可能的擴張地點,我們認為印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當地對真正優質品牌、安全環境、潔淨客房和高品質餐飲的需求日益增長。
此外,邁阿密或許也是一個選項——那裏的消費能力強勁。至於墨西哥城,目前還在考慮中。儘管許多人建議我們在中東開設酒店,但我們無意前往,中東市場季節性過強,且酒店數量已經飽和(例如僅迪拜就有24家四季酒店),我們不想盲目跟風。除非建造一家僅60間客房的小型酒店,但這樣的投資意義不大。因此,我們會更關注其他更具潛力的核心市場,也在探討是否進入非洲或南美洲市場。
問:據我們對高端旅遊目的地中國消費者的觀察,消費兩極化的趨勢日趨明顯,高端消費者和對極致性價比追求的消費者人羣在增長,中產消費疲軟。據你的觀察,過去一年裏,香港半島增長最快的客羣是哪一類型的消費者?這一類消費者有哪些消費偏好?
張榮耀:我們都知道經濟學和經濟都是週期性的,不可能永遠保持增長。但對任何組織而言,最重要的是能理解經濟學,理解其週期性這一基本規律,那麼企業的戰略就必須始終做好應對此類情況的準備。這正是"韌性"一詞的意義所在——你必須擁有足夠的儲備,才能在經濟週期的規律中挺過難關。
現在,關於香港奢侈品消費率下降的報道,我的看法是既認同又不完全認同。我認為,香港並非自身陷入經濟衰退,而是受到全球形勢的影響。基本面的轉變使香港成為了受害者,而非因其自身表現糟糕。這只是經濟週期的正常現象。
香港整體經濟依然強勁。銀行體系穩固,餐飲經濟繁榮,只是購物領域表現疲軟—— 而這並非因為香港自身糟糕,而是另一個國家能以更低價格提供更好的選擇。
至於如何應對這種情況,短期策略可以是降價,但長期策略應該是控制內部成本。例如減少門店數量、降低運營開支,同時維持現有價格。因為經濟週期有其自身節奏,終將復甦。如果現在大幅降價,當經濟回升時再想提價,消費者就會產生牴觸情緒,抱怨 "過去價格更低",進而轉向其他選擇。
因此,任何組織都必須將韌性作為核心戰略,銘記經濟低迷不會持久——通常三年左右即可復甦。企業需要奠定能支撐三年的基礎,挺過週期。當業務回暖時,保持原價的企業會發現,消費者早已接受了價格並未下跌的事實,從而繼續選擇他們。
問:今年伊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給千行百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你怎麼看AI對酒店行業的影響?於半島酒店而言,AI是否運用到了酒店服務場景中?
張榮耀:這需要從兩個層面來分析,酒店分為前端部門和後台部門。AI可以在後台的數據分析方面,對管理決策和運營優化有一定的幫助。
但在前端服務中,AI暫時無法取代 “真誠服務” 這一核心價值,它更多是通過技術優化流程,而非真正提升服務的温度。我們常説,服務的核心是真誠與共情,這也是半島酒店的服務理念。AI 無法替代這種人性化的服務,但它可以輔助處理信件往來和溝通工作。
不過,AI 可能會提高前端的效率。例如,將AI整合到物業管理系統中,可以優化入住和退房流程。但需要強調的是,當前市場對 AI 的應用存在盲目性,許多人並不真正理解AI的本質、功能、適用性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所需結果至關重要。
AI 在後台的應用前景廣闊。
後台部門包括財務、銷售與市場、工程以及人力資源與企業文化。這些部門涉及大量數據統計、分析和決策,AI 在這些領域大有用武之地。AI 能夠優化報告流程,提供極具價值的數據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財務表現、制定營銷策略和管理未來開支。在這些後台領域,AI的作用非常顯著。
以財務為例,AI 可以分析酒店過去 20 年的經營數據,提取趨勢並預測未來 10 年的業務走向。它還能結合歷史上的會議活動、全球經濟衰退等因素,為投資翻新或購置設備提供決策依據。此外,AI 能識別不必要的開支,幫助酒店優化成本。
在銷售與市場領域,AI 可以分析過去 10 年的市場細分、客源分佈,評估產品套餐的成本與銷量比例。在人力資源方面,AI 能分析員工薪資、技能水平和在職時長,並評估員工福利是否缺乏吸引力。
問:你預測未來五年奢華酒店行業最大的變革將是什麼?半島如何應對?
張榮耀:像半島酒店這樣的常青豪華酒店,我認為其堅持高品質建設、人才高投入和優質產品的策略不會改變。但我們如何運營?必須通過定價來平衡成本。
我們始終相信,真正欣賞超奢華體驗的客羣永遠存在,這無需擔憂。但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抓住這些客羣。這就像一個金字塔 —— 擁有高消費能力的人羣始終是少數。對於我們這樣的超奢華品牌,需要思考市場份額如何影響收入和利潤。
因此,調整酒店規模始終是行業普遍討論的話題。例如,香港半島酒店作為擁有300間客房的超奢華酒店,在當今是否客房數量過多?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們從未削減任何服務標準,因為我們堅信品質不可妥協。不過,展望未來五年,我認為客房數超過215間的酒店都應考慮調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