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生活家
星期四 2025

瑞安張斌談破局:要做面目清晰的項目

鄭巧
專欄作家: 鄭巧

在中國商業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博弈的當下,行業充斥着濃濃的焦慮,但依然有企業憑藉着對行業與城市的深刻理解,交出了"逆週期生長"的樣本。

瑞安新天地行政總裁張斌在採訪中反覆強調:"所有面目模糊的項目終將被市場淘汰。"這一論斷直指行業痛點——同質化競爭與無效內卷,也是瑞安在穿越經濟週期中的總結。

在張斌看來,瑞安房地產的差異化策略體現在深度在地化、精準客羣定位以及文化賦能與長期迭代這三個關鍵維度。

進入武漢20年,瑞安在武漢打造了三個代表性項目,其中包含了武漢天地這種城市商業地標性的項目。

2005年,瑞安以武漢永清片區舊改破局,將上海"新天地模式"引入江城,打造出集高端住宅、甲級辦公與潮流商業於一體的武漢天地。這一項目不僅將棚户區蜕變為城市封面,更成為武漢總部經濟的聚集地。

2017年,瑞安落子光谷中心城,推出創新天地,延續上海創智天地的知識社區模式。項目聚焦科創辦公、智慧商業與人才社區,商辦部分引入海康威視、格藍若等龍頭企業,超高層甲級寫字樓"創新天地企業天地"已全面開啓預租。其商業公園簽約率已近70%,將在今年9月30日開業。

2021年啓動的武漢長江天地,則依託武昌灣百年船廠舊址,探索濱水文化綜合體模式。

去年,武漢天地全域客流突破4000萬人次,新天地街區、壹方南館、壹方北館的綜合出租率超95%,吸引了包括lululemon、SALOMON、3CE等在內的47家首店及旗艦店入駐,企業天地商務羣匯聚超300家企業,其中超20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武漢總部經濟核心區。

在進入新的城市時,瑞安尊重城市基因,而不是簡單複製既有模式。

比如,武漢天地並未照搬上海新天地的石庫門風格,而是融入武漢的碼頭文化與市井煙火氣。項目保留歷史建築的同時,打造出十二棟風格迥異的商業建築,並首創户外美食街,給街區帶來了不少人氣。

張斌回憶,團隊曾用三個月“吃遍武漢”,最終得出結論:“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開放與包容成為項目內核。

面對疫情衝擊,武漢天地在2020年啓動“逆勢煥新”,將95%的原有業態替換為年輕化品牌,引入夜經濟與潮流零售,使95後客羣佔比提升至60%。

此外,瑞安引入首店,推動品牌與在地文化結合。上海新天地的Le Labo門店融合老建築元素、武漢天地的茶顏悦色首店單日排隊8小時,都成為現象級案例。

談到對於首店經濟的理解,張斌認為,基於對城市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能夠幫助品牌找到新生的機會。即便某些品牌在城市中已經存在,仍然可以通過創新和獨特性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同時,關注中國文化、洞察客户需求,才能具備更強的判斷力,進而幫助品牌煥發生機。

商業的勝負不在開業瞬間,而在年復一年的細節迭代中。在張斌看來,重要的是一定要讓當地的老百姓和客户為這個項目驕傲。

在行業債務壓力加劇的背景下,瑞安將輕資產作為重要增長極,但其拓展路徑充滿“瑞安式”剋制。

瑞安的輕資產模式主要通過股權合作、項目管理和資產運營三個方面實現。截至2024年,瑞安通過股權合作、基金管理和代建代運營,管理輕資產規模超300億元,合作方包括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等機構。

瑞安的輕資產模式並非單純輸出管理,而是強調“知識資產與品牌價值”的深度投入。瑞安為輕資產項目提供從策劃到運營管理的全方位服務,確保項目成功運營,即便不直接投資,也投入知識和品牌資產,承擔相應責任。

通過輕資產模式,瑞安將品牌和管理經驗輸出到更多項目中。瑞安房地產行政總裁王穎表示:“輕資產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我們希望通過輕資產模式,將我們的品牌和管理經驗輸出到更多的項目中,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儘管希望獲得增長,但瑞安也婉拒了武漢多個輕資產邀約,核心邏輯在於“非擅長領域不做”。

王穎指出,輕資產的核心是“與城市需求共振”,而非盲目追求規模。瑞安目前持有商業資產估值超1000億元,2024年租金收入35.47 億元,按年增長9%,為其輕資產拓展提供現金流支撐。

未來,瑞安計劃將輕資產策略拓展到大灣區等區域,並且對上海、武漢兩個深耕城市的未來項目發展不設限。不過公司始終堅持“先做透一個城市再擴張”。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與瑞安新天地行政總裁張斌、瑞安房地產行政總裁王穎的對話(經編輯):

Q:作為除上海以外最大的市場,武漢三個項目在2024年業績如何?

張斌:2024年,武漢天地全域客流佔比達到18%,全年客流突破4000萬人次。零售板塊出租率超過95%,這意味着項目幾乎處於滿租狀態,甚至可以開始挑選優質租户。

在過去幾年中,武漢天地持續引入未曾進入武漢的品牌,從2020年開始不斷推動新品牌的落地。2024年,項目引入了40個首進品牌的概念店。例如,上海3CE韓國品牌和lululemon等品牌在武漢天地開設了首店,這些品牌在武漢天地的銷售額表現優異,要麼位居全國第一,要麼是武漢第一。

Q:"所有面目模糊的項目終將被市場淘汰。"這句話一直被提到,如何理解“面目清晰的項目”?

張斌:簡單來説,面目清晰的核心是三個問題:第一,你的客户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這裏的客户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人。

第二,如果這個公司和項目不存在,客户會在哪裏滿足這些需求?換句話説,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第三,你憑什麼相信客户會離開現有的項目或服務,選擇你?只有當你創造的價值遠超競爭對手時,才能構成核心競爭力。

價值創造有兩個關鍵特點:一是價值很高,二是無可替代,兩者兼具才稱得上真正的價值創造。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明確了面目清晰的基本邏輯。具體到每個項目,我們對客户的描述非常清晰,包括他們的社會階層、收入和喜好。客户的需求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層次的,二者結合才能完整描繪客户畫像。

具體落地的部分有三個維度:1、場所(Space):通過place-making方法,項目必須明確傳達出獨特的場所精神和氛圍。例如,武漢天地空中新天地改造時,設計師需用一個詞精準描述場所氛圍。我們通過觀察客户的行為和表情來評估場所的吸引力,比如在武漢天地和上海創智天地大學路,我們觀察行人的情緒和互動,以此判斷場所是否營造出良好的氛圍。蟠龍天地的目標是讓客户在這裏放鬆、充電,切換生活模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項目就失敗了。

2、內容(Content):內容是支撐項目特色的關鍵,包括租户業態和柔性內容。租户業態涵蓋餐飲、娛樂等常見商業類型;柔性內容則是指在不同時間和場所安排的多樣化活動,如寵物聚會、時裝週等。我們通過這兩張表來確保項目內容豐富且靈活。

3、服務與體驗(Service):線上線下服務都要充分考慮客户的需求,無論品牌如何定位,都要在細節中體現對客羣需求的關注。如果項目承諾提供生活方式,那麼這種生活方式必須在空間和服務中清晰呈現。在策略層面和細節落地層面,項目要求都非常高。新開項目需要反覆打磨,確保我們的決心和對客户的承諾能夠落到實處。

Q:瑞安在2015年提出了輕資產戰略,未來幾年將如何具體實施?有哪些具體的經營策略?

張斌:瑞安輕資產策略以“以終為始”為核心,住宅以銷售為主,商業聚焦核心地段。通過資本運作設立專項基金或與母基金、合資企業合作,打造特定產品線。合作中把控基金GP和項目管理,基於城市研究和社區產品優勢,精準策劃和定位項目。

開發階段(PM)、銷售階段(SM)和資產管理階段是輕資產策略的關鍵環節,我們將通過這幾方面服務,專注於擅長的產品領域,為資本和業主提供機會。

目前,瑞安在上海、武漢和大灣區已獲得眾多發展機會,正積極拓展業務,積累優質項目,這三個區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佈局方向。

王穎:輕資產模式既符合公司發展的戰略考慮,也有現實的必要性,尤其是許多項目帶有政府推動的性質,與以往的操作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們認為輕資產可能是瑞安在短週期內另一條可行的發展路徑,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放棄重資產。例如,召稼樓項目仍然是重資產投資,我們也會繼續尋找合適的重資產投資機會。

在輕資產方面,我們從未追求大規模擴張。我們選擇的重資產項目始終以效益為導向,與瑞安的優勢和發展路徑相契合。對於輕資產項目,我們也不會隨意承接,比如今年有住宅項目找我們合作,但並非我們的擅長領域,我們更傾向於社區開發,包括城市更新的核心社區、鄰里社區、輕度假社區和知識產業社區。我們會根據項目的特徵來判斷是否能發揮瑞安的優勢,因為我們投入的是最重要的知識資產和品牌資產,我們對此負責,不僅僅是簡單地賺取管理費。

Q:瑞安在首店引進新業態孵化方面有什麼策略?如何評估首店對於項目的流量和品牌價值的貢獻?

張斌:首發經濟是瑞安關注的重點領域,也確實帶來了不錯的業績。去年,我們引入了40多家首進品牌。在我看來,首發經濟背後的邏輯更為重要。中國市場存在兩個頑疾:一是供給過剩,二是內容同質化嚴重。在許多商業體中,同一定位的品牌同質化比例高達70%-80%,甚至更高。

此外,很多商業項目還面臨一個核心問題:缺乏內容創新,客户的真實需求未被滿足。例如,上海的海派文化雖有獨特魅力,但新的敍事方式卻很少。許多成功的商業模式都集中在高端領域,但這些模式難以複製。

這兩個問題構成了當前商業的困境。首發經濟可以部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引入新品牌來避免同質化,但無法解決所有商業問題。如果大家都朝着同一個方向尋找同質化品牌,就會陷入不可持續的競爭狀態。

我們關注的重點:一是共創。即使是同一品牌,我們也不會僅僅招過來就完事。例如,Le Labo在上海新天地開設了中國首店,我們希望它向上海的海派文化致敬。蟠龍天地的Blue Bottle咖啡店也是如此,我們基於對城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使其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店鋪。

我們通過自身能力幫助品牌找到新生機會,即使品牌在城市中已經存在,也能使其獨一無二。例如,可隆(KOLON SPORT)在上海新天地推出的白玉蘭主題鞋款,最初只在新天地銷售。

二是注重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包括飲食文化等。例如,蟠龍天地的“年之糕”品牌,我們通過選址、設計、導流等方式幫助其復興,使其在上海成功複製。我們還成立了一支基金,以創新方式(RBF)助力老字號復興。

第三,如果市場上找不到共創機會,我們就會自己下場。以武漢天地為例,2005年武漢缺乏時尚咖啡品牌,我們只好自己開設咖啡店,引入澳大利亞品牌並親自經營。我們還創立了Foodie Social(南里食集)等項目,通過自身創新滿足市場需求。

Q:共創或者自創會帶來成本上的壓力嗎?瑞安如何平衡短期的現金流和長期的資產升值?

張斌:所有創新都需付出一定代價,但在持續探索中,成本會逐漸降低。例如,蟠龍天地的“年之糕”項目成功後,我們將其模式複製到十幾個項目中,研發成本得以在多個項目中分攤、變現和回收。若無最初投入,就無法實現規模擴張,只能停留在原地。長期主義有另外一個解讀:你知道你在做的事情上投入是為什麼,是簡單做一次嘗試,還是在十幾個項目當中複製。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