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生活家
星期一 2025

光與影的革命:塞尚與雷諾阿對現代藝術語言的開創

陳勄如
專欄作家: 陳勄如

龍矚傳承有限公司總裁,畢業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藝術史學, 清華大學MPA及香港城市大學EMBA。曾就職於香港頂級當代藝術畫廊及國際藝術拍賣機構,熱愛藝術文化及旅遊。

《 見聞生活家》是由華爾街見聞出品的人文類電子雜誌,編輯團隊坐落於上海、香港及海外地區,內容聚焦泛財經、科技、文化、生活方式與藝術等主題。

19世紀末的法國,正處於一場藝術與思想的鉅變之中。隨着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繪畫語言已難以滿足時代對於真實、感性與個人經驗的全新追求。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兩位法國畫家——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與皮耶-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以自身對光與影的獨特詮釋與實踐,開創了現代藝術的嶄新語言。兩人雖同屬印象派運動,卻在藝術思考與表現手法上展現出極為不同的革命性貢獻,成為後續立體主義、野獸派、抽象表現主義等諸多現代流派的源頭活水。

歷史脈絡:傳統的突破與現代的呼聲

在塞尚與雷諾阿之前,歐洲繪畫自文藝復興以來一直強調對自然的模仿與再現,講求透視法、明暗交界、準確的解剖結構和細緻的寫實技巧。這種體制化的學院派繪畫,雖然造就了無數經典,但也逐漸陷入了公式化與缺乏生氣的桎梏。

到了19世紀中葉,攝影術的發明使得純粹再現現實的功能逐漸失去意義,藝術家們開始思考:繪畫究竟應該表現什麼?又該如何表現?

印象派的誕生,正是對這些問題的直接回應。雷諾阿與塞尚,皆是印象派的核心成員,但他們的藝術實踐並未止步於捕捉光影的瞬間變化,而是在各自的路徑上,將「光與影」這一永恆的主題深化為現代藝術語言的根本要素。

塞尚:結構、秩序與現代視覺的奠基者

保羅·塞尚出生於法國普羅旺斯地區,他的藝術生涯是一場對繪畫本質的持續追問。塞尚年輕時雖與莫內、皮薩羅等印象派畫家一同參與户外寫生,但他對印象派單純捕捉光線的做法始終保持距離。他認為,畫家不僅要描繪現象,更要揭示萬物的內在結構與秩序。

色彩與結構的革命

塞尚的繪畫語言,核心在於「用色彩來建構形體」。傳統學院派重視明暗對比(chiaroscuro)來塑造立體感,而塞尚則用大面積的色塊堆疊,讓色彩本身決定物體的形狀和空間深度。例如,在《聖維克多山》系列中,塞尚將山巒、樹木、天空分別以不同顏色的筆觸堆疊,畫面不再是線條勾勒後的填色,而是色彩本身形成結構。

這種處理光與影的方式,突破了傳統的明暗交界,讓繪畫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建構性。塞尚的名言「一切物體都可以用圓柱體、球體、圓錐體來表現」體現了他對萬物結構的深刻洞察,也為之後畢卡索與布拉克發展立體主義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空間與視角的多重解放

塞尚在許多靜物畫中,刻意顛覆透視法則。例如,他的《一籃子蘋果》中,壁紙的邊緣和水果的排列明顯違反了單一視點的規律,這看似「不正確」的空間處理,卻更貼近人眼在觀看時的流動性。塞尚用光與色的持續變化,來表達時間與空間的層次,這一創新對日後現代藝術家的空間處理產生了深遠影響。

對現代藝術的深遠影響

塞尚的探索,不僅打破了以往對再現現實的執着,更讓繪畫成為一種分析、組構、思考世界的方式。他對光與影的革新,使繪畫由「再現」走向「建構」,開創了現代藝術強調形式、結構與主觀表現的時代。畢卡索曾説:「塞尚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正是他把繪畫從表象的枷鎖中解放,使其成為現代精神與感知的容器。

雷諾阿:光影流轉中的生命讚歌

與塞尚理性、結構化的藝術觀不同,雷諾阿則以抒情、柔美、富於人情味的畫面,捕捉瞬間光影下的生命律動。他是印象派運動中最具詩意與温度的代表人物之一。

捕捉瞬間的光與色

雷諾阿的藝術生涯始於對巴黎現代都市生活的觀察。他熱愛描繪市郊的河岸、熱鬧的舞會、温馨的家庭場景。雷諾阿以極富活力的色彩、流暢的筆觸,營造出陽光灑落、空氣流動的畫面。 在他的名作《煎餅磨坊的舞會》中,觀者彷彿能感受到午後陽光在樹葉間閃爍,人物間的交互與歡笑在斑斕色彩中彈跳。

雷諾阿強調「有色的陰影」(colored shadows),讓陰影不再是灰黑的死角,而是充滿藍、紫、綠等色彩的活潑空間。這種處理光影的方式,讓畫面散發出透明、温潤的質感,也啓發了後來的野獸派畫家對於大膽用色和光線氛圍的追求。

人性與情感的温度

雷諾阿對人物的刻畫尤為細膩,他筆下的人物總是洋溢着幸福、温柔與生命力。他曾説:「藝術應該是愉快、美麗、令人賞心悦目的。」這種對美好生活的歌頌,使雷諾阿的畫作成為19世紀末法國社會樂觀精神的象徵。在《浴女》系列(1884-1887)中,女人體的肌膚在光影下呈現珍珠母般的色調,陰影處的紫色與綠色讓形體飽滿且呼吸。他發展出獨特的「羽毛狀筆觸」,以柔和的色彩漸層取代輪廓線,使人物彷彿從光線中浮現。 他對藝術與生命的熱愛,體現了他對「光」與「影」的深刻體悟——即使在最幽暗的時刻,光線也能帶來希望與美好。

對現代藝術的啓發

雷諾阿對光影的捕捉方式,影響了無數後來的藝術家。馬蒂斯、德拉克洛瓦等人從中汲取靈感,發展出更為奔放的色彩語言。雷諾阿證明,繪畫可以不拘泥於傳統的造型和敍事,而是以色彩、筆觸和光影來表達藝術家的感受與態度,這為20世紀的現代藝術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

光與影的革命:藝術語言的重生

塞尚與雷諾阿對「光」與「影」的革命性詮釋,不僅改變了繪畫的技術路徑,更從根本上顛覆了藝術語言的本質。在他們的作品中,光與影不再只是自然界的現象,而是成為建構畫面、表達情感、揭示思想的核心元素。

從再現到主觀

兩位大師的共同貢獻,在於將繪畫從對外部現實的單一再現,轉向對主觀感知、內在結構的表達。他們證明了藝術可以超越「描摹」的層次,進入「詮釋」、「創造」與「建構」的境界。這一轉變,為現代藝術開闢了無限可能。

後世的延續與發展

塞尚的結構分析,孕育了立體主義、抽象藝術等強調形式與秩序的現代流派;雷諾阿對光色的敏鋭捕捉,啓發了野獸派、表現主義等強調色彩與情感表現的藝術潮流。兩人在藝術語言上的開創,使20世紀以來的藝術家不再受限於表象,而能自由探尋個人內心、社會現實與宇宙秩序之間的多重關係。

「光與影的革命」是塞尚與雷諾阿對世界的深刻凝視,也是對藝術未來的勇敢探索。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將繪畫從再現走向創造,從模仿走向建構,從客觀走向主觀,為現代藝術的多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今日回望,他們對光與影的革命,依然激勵着無數藝術家與觀者,讓我們在每一次凝視畫布時,感受到人類對世界無盡的好奇、熱情與創造力。這場革命,遠不止是技巧的突破,更是觀看與詮釋世界方式的深刻革新,照亮了現代藝術的無限可能。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