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MILLE理查米爾以極少的產量佔據了第六的市場份額,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其背後的原因,在於腕錶製造技術與創新設計方面的出眾的實力,以及與眾不同的個性。品牌的個性,尤其體現在與賽車、藝術、品牌摯友的合作方面,它們讓公司的形象更加鮮明豐滿,也鞏固了RICHARD MILLE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行業地位:提升與確立
根據Morgan Stanley與LuxeConsult的鐘表市場研究報告,RICHARD MILLE在2024年瑞士製表業中以3.2%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六,緊隨愛彼、百達翡麗等頂級品牌之後,同時領先於浪琴、江詩丹頓等傳統制表名家。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是,RICHARD MILLE的年產量約5900只表,年營業額達15.40億(1540百萬)瑞士法郎,其單價之高遠超所有其它的瑞士同行。以營業額在其之上的兩個著名奢華品牌愛彼和百達斐麗為例,前者以51,000只的銷量,創下23.80億瑞士法郎的營收。後者則是以72,000 只的銷量,創下23.00億瑞士法郎的營收。可見其與前後競爭對手單價相差懸殊。以如此少的產量創下如此高的營收,讓業內的行家們都不得不認真研究其成功的秘訣,更有人試圖複製其全新的經營思路。
總體而言,RICHARD MILLE品牌在瑞士傳統的“完全的製表企業”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個標誌性的特徵便是現階段品牌所有產品中有55%裝備了自主機芯,其餘的產品也裝備了品牌與合作伙伴——Vaucher和APLL等業內頂尖專業機芯研發與製造機構合作開發的機芯。根據品牌透露,每款腕錶在設計之初並沒有預算限制,而是完全依靠靈感與功能來創造新品,最後得出每款腕錶的實際價格。也正是這樣的自由度,讓RICHARD MILLE的設計與複雜程度上總能令人驚奇。
另一個細微但重要的變化是女士腕錶在總產量中的佔比達到30%。這預示着RICHARD MILLE產品的接受度正向着新領域擴展,未來是否會帶動品牌擴大產量目前還有待觀察,但它對於設計與創新的刺激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人們有理由期待見到更加纖巧漂亮,同時也不失運動性的RICHARD MILLE新款不斷被推出,不再將女表侷限於單純的裝飾性作用。
設計創新:前行的第一動力
以設計引領創新,一直是RICHARD MILLE飛速成長的巨大推動力,它讓這個成立於世紀之初的“新品牌”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考驗,依然保持着迅猛發展的勢頭,依然能夠在越來越同質化競爭的鐘表市場保持常變常新的形象。
以其新款產品為例。限量發行80 枚的RM 27-05 RAFAEL NADAL浮動陀飛輪腕錶以難以置信的11.5克(不含錶帶)的整體重量,打破了同類錶款的最輕紀錄,是迄今為止最輕盈、最堅固的陀飛輪腕錶。該表在機械佈局方面的特色是機芯沒有任何螺絲固定在錶殼上,而是直接將之放入錶殼並固定——簡化了製作過程,還使得機芯能夠承受高達14000g的加速度衝擊。全新錶殼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Carbon TPT® B.4 的研發歷時5年,密度提高4%,纖維硬度提升15%,樹脂強度增加30%,輕盈且堅韌。此外,該表表鏡採用PMMA超輕聚合物,以替代常見的藍寶石水晶,輕量之餘還有高透明度和防眩光功能。全開放鏤空錶盤展現出V形橋板與陀飛輪夾板形成的視覺衝擊,鏤空發條盒直觀展示上鍊狀態,展現幾何機械的現代美學魅力。
另一款RM 17-02 鈦合金陀飛輪腕錶,以五級鈦合金錶殼及手動上鍊極致鏤空陀飛輪機芯為特色。在設計與製造上,將機芯、錶殼與錶盤作為整體進行考慮,這就是為什麼該表整體的構造非常和諧,並依據嚴格的規格要求製造,正如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底盤與發動機一般。透視的藍寶石錶盤之下,各種機械組件一覽無餘。其中,橋板採用5N金材質,還以PVD鍍層處理,陀飛輪機芯底板則以黑色PVD鍍層處理的五級鈦合金加工而成。相同風格的飾面也呈現在機芯上,從腕錶背面可以更清晰地觀賞。獨特的鏤空構造將機芯的所有元件完美地組合在一起,同時讓整體更為牢固。從實用的角度來看,該表約70小時的動力儲存,讓佩戴者有可能在週末摘下手錶幹些休閒的活動,待下週工作時再重新戴起手錶,而無需擔心指針會停走。 時針和分針向時標延伸,時標的字形頗具視覺衝擊效果,裝飾性與實用性均達到極致的高度。更令技術派表迷傾心的是其測力錶冠:它可以保護上鍊柄軸,並防止任何過大壓力損壞發條盒。
除了技術與做工無懈可擊之外,在產品藝術化方面RICHARD MILLE更是一鳴驚人。S14 Talisman Origine吊墜表亮相於Only Watch 2024慈善拍賣上,它巧妙地融合了手工雕刻與寶石鑲嵌的工藝,以時間護身符的形式示人,散發着引人的古老而神秘氣息。桶形5N玫瑰金錶殼由 RICHARD MILLE 與瑞士雕刻家Pierre-Alain Lozeron合作打造,表圈與底蓋上點綴着手工雕刻的幾何圖案神秘圖騰符號,代表着互相對立的白晝與黑夜,也會令人想到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的楔形文字或者古埃及文化中的象形文字,充滿了神秘性。鈦金屬中層錶殼以4組鑲爪固定,側面則鑲嵌薔薇輝石(Rhodonite)寶石切片。機芯以18K金製作,底板是5N紅金, 高度鏤空的橋板則是由經微噴砂和手工倒角處理的3N黃金。搭載 CRMT5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備50小時。共有2個錶冠,3點錶冠用於上鍊和調校時間,頂部裝飾凸圓形薔薇輝石象徵太陽,9點錶冠僅起裝飾作用,頂部鑲嵌代表月亮的白色大理石。錶殼6點還配有玫瑰金、鈦合金和木材製作的墜飾,金屬線條與錶殼輪廓完美銜接。這一設計風格的產品其實早就被應用於RM 71-01及推出RM 71-02 Talisman自動上鍊女士陀飛輪腕錶上,成為引人入勝的完美細節。
正是因為設計風格的不斷變化,RICHARD MILLE才能夠保持在業內與表迷中的神秘感與新鮮感,從而讓人百看不厭。
品牌合作:全方位的形象展示
一直以來,RICHARD MILLE活躍於許多領域,並與不同的機構與個人攜手合作,以擷取源源不斷的靈感,保持着持續開拓新領域的的創新活力。其它品牌的合作對於RICHARD MILLE而言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加上名字或者簡單的設計元素堆砌,而是從各個細節與技術上展開深入的靈感汲取和合作,最終誕生的作品不僅展現品牌本身的技術實力和完整統一風格的設計初衷,還展現出出色的佩戴感及合作雙方在精神上的共鳴。
攜手賽車
賽車是RICHARD MILLE特別關注的領域,也是與其產品息息相關的最緊密的合作伙伴。RICHARD MILLE攜手法拉利Ferrari推出的RM 43-01 Ferrari 終極陀飛輪雙秒追針計時錶,由RICHARD MILLE與業內頂尖的技術團隊Audemars Piguet Le Locle共同研發,並由Ferrari設計中心(Centro Stile Ferrari)參與設計,從外到內都充斥着兩大合作品牌的融合與創新。從外觀上來看,其錶殼採用品牌標誌性的Carbon TPT®碳纖維材質,既延續了RICHARD MILLE標誌性的輕量化與堅固抗衝擊特性,又呼應法拉利經典賽車塗裝的視覺張力。從整體美感到錶冠和指針等細微之處,以及採用Purosangue座椅圖案的錶帶,充分彰顯了 Ferrari 設計美學的影響力。鏤空錶盤以立體幾何結構重塑法拉利V12引擎的機械美感:全新手動上鍊機芯,內含514個組件,屬於極度複雜錶款。RM 43-01腕錶將多層次的視覺與機械元素巧妙融合,以多種表面處理、裝飾工藝及對比細節呈現法拉利引擎缸體與曲軸箱的複雜幾何結構。在機芯研製過程中特意留出一個開放空間,在鈦合金底板上雕刻“躍馬(Cavallino)”標識,其形狀靈感源自法拉利499P賽車的尾翼。經過微噴砂與緞面修飾,並輔以拋光倒角處理,體現出RICHARD MILLE在機芯整體制造方面的精湛技藝。這些都充分彰顯了法拉利設計美學的影響力,也讓錶款充滿着賽車精神。
而RICHARD MILLE與另一個著名的F1及超級跑車高手McLaren 攜手合作的結晶,便是RM 65-01 McLaren W1自動上鍊雙秒追針計時錶:該表體現出油門全開的超級跑車精神。其錶殼則採用Carbon TPT®碳纖維,塑造出神似邁凱倫W1跑車的優美流線型外觀,彰顯了高科技之美。以W1跑車的流線型車體為藍圖進行腕錶錶殼的整體佈局,從錶冠到表耳都散發出濃烈的“超跑味”。因為採用了諸多原本應用於跑車上的最新高科技材料,品牌的設計可以推向極致,如表圈上部最纖薄之處僅有0.5 毫米,而且保持着漂亮的外觀。值得一提的還有錶冠,也是專為 RM 65-01 設計開發,以 W1 傳動軸上的零件為基礎,由高科技的五級鈦合金製成。其表面塗有McLaren橙色的易握橡膠塗層,頂端裝飾有橙色的McLaren “速度印記”,賽車味十足。配備的RMAC4自動計時機芯,能夠將計時精度細化到1/10秒。其動力儲備長達60小時,保證了表主人享受“油門全開”極致使用的體驗,讓錶款成為了真正實用的計時工具。RMAC4鏤空自動上鍊機芯的結構富有現代感,每個部件之間經過和諧與合理的安排,避免了不必要的疊加,以有效實現每項技術功能的使用。 由導柱輪控制雙秒追針的各個部件,優化了計時功能的表現,並確保指針的同步精度達到最優,還有着更高的耐久性。 為滿足高級藏家的需求,品牌設計製造出專門的齒輪和槓桿,使計時秒針啓動時的顫抖幾乎完全消除,也降低了機械裝置的能耗。對於計時錶愛好者來説,這一改進顯然讓原本就很少見的追針計時更具“可玩性”。
藝術思維
藝術顯然也是RICHARD MILLE特別偏愛的領域,通過與世界各國不同文化與藝術的交流與碰撞,讓品牌生出諸多的新夢想與新靈感,也因此不斷進入一些新的領域,創造出全新的產品形式。
RICHARD MILLE的長期合作項目覆蓋了全球頂級的當代藝術機構,展現品牌對創新、突破與極致美學的追求。2024年,攜手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呈現多元且充滿活力的當代項目、展覽及藝術表演。此次合作首發作品為克里斯蒂安•馬克萊(Christian Marclay)獲獎裝置藝術《時鐘(The Clock)》的迴歸展覽。這部影像傑作巧妙地將跨越百年的數千電影片段融匯成一部24小時的蒙太奇大作,並與現實同步。每一幕場景中,腕錶或時鐘元素都成為了主角,這一匠心獨運的設計與深耕精密計時領域的RICHARD MILLE品牌理念不謀而合,讓人們對於時間有了更深刻認識與理解。RICHARD MILLE合作的藝術機構還包括巴黎東京宮、阿布扎比盧浮宮等多個國際頂級藝術機構,以此展現品牌在藝術領域的參與和靈感來源。
閃耀巴黎
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是運動天才們展示自己實力的舞台,也是RICHARD MILLE的高光時刻——品牌的摯友們,戴着腕錶競逐競標,顯示出優雅、力量、勇氣、智慧的完美統一。
RICHARD MILLE品牌與夥伴關係總監 Amanda Mille介紹到RICHARD MILLE與品牌摯友的關係:“我們與品牌摯友的夥伴關係建立在尊重、溝通、信任和相互欽佩的基礎上。這些是我們發展的關鍵。他們幫助我們走向完美。RICHARD MILLE對其運動員的支持——無論是在優雅的時刻還是在艱難的時期——都是堅定不移的。由於對實現無與倫比的性能的共同渴望,這種持續的關係反映在不斷挑戰製表極限的手錶創作中。
在那些著名的奧運選手中,不乏牙買加短跑女王莉-安·弗雷澤-普萊斯 (Shelly-Ann Fraser-Pryce) 這樣的突破自我的天才,她以較小的身材與巨大的爆發力而獲得“袖珍火箭”的稱號。而JESSICA VON BREDOW-WERNDL在馬背上的優雅身姿,更令人豔羨。來自卡塔爾的跳高“明日之星”MUTAZ ESSA BARSHIM在飛躍橫杆的一霎那,地心重力彷彿頓時消失。此外,包括七項全能運動員Nafi Thiam 、跳高運動員Yuliya Levchenko 等著名女運動員,也都是品牌摯友隊伍的一員。
JESSICA VON BREDOW-WERNDL
RICHARD MILLE的摯友們卻一直是全程佩戴着心愛的RM錶款參加競賽的,在他們眼裏表其實類似於他們的比賽“制服”,運動時尤其不分須臾地佩戴着,這與人們早以習慣了的頂級競技場上的運動員形象完全不同:行家從中可以看出這款表在佩戴的舒適度方面的成就——依靠着人體工程學而來的弧形設計,加上高科技材料的超輕量化和堅固耐用,錶款能夠伴隨着人們突破身體極限飛躍橫杆,或者承受賽車最激烈的衝擊以及不停地從靜止到起步的巨大慣性衝擊力,完全成為運動員身體的一部分,助力他們勇奪冠軍。
RICHARD MILLE對於賽車與現代藝術的興趣,體現在它攜手而行的品牌合作中,將高科技與面向未來的設計理念融為一體,又從品牌摯友們在激烈競爭中奮力爭先中得以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立足當代前沿科技,探索未來的潮流所向,RICHARD MILLE前進的節奏如今越來越堅實穩當,也越來越變得豐富多彩,有着眾多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