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冰島首當其衝。貨幣克朗(ISK)對歐元暴跌八成,三大銀行倒閉,政府被迫全面接管。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格里姆火山(Grímsvötn)爆發,火山灰覆蓋農地,癱瘓北歐與英國航運。
然而,冰島沒有倒下。政府果斷採取轉型策略,加速投資地熱能源,減少對進口燃料依賴;同時,把火山災難形象轉化為冒險旅遊吸引力,推出火山內部探險、地熱温泉體驗等。
危機處理得當,使得2011年旅客不減反增,全年上升12%。冰島,從一座孤島,逆風飛翔成世界旅人眼中的「Silicon of Nature」。
初踏藍湖:一場礦泉的意外邂逅
Blue Lagoon: Beauty Born from Industry
2023年8月,我與梁芷????及團友一同踏上冰島之旅。一下機直奔著名的藍湖(Blue Lagoon)。這片如夢似幻的藍色温泉,其實是地熱發電廠Svartsengi的副產品:高温海水流經熔岩地層後排出,富含Silicon(二氧化矽)與礦物質,形成乳白色池水,終年温度維持在37至40°C。
在煙霧繚繞中浸泡,敷上白泥面膜、啜一口冰島氣泡酒,身心彷佛被火山擁抱。這不是温泉,而是一場美麗的工業副作用——令人驚豔的意外。
火山與冰川:在天地之間行走
Walking Between Fire and Ice
八日行程密集卻驚喜連連。我們造訪了黃金圈(Golden Circle)、教堂山(Kirkjufell)、間歇泉(Geysir)、水簾瀑布(Seljalandsfoss)、黑沙灘(Reynisfjara)、熔岩瀑布(Hraunfossar),(Westman Island )看全世界最多puffin 鳥,北部首都(Akureyri), 還有小漁村、海獅博物館、鯨魚鎮與鯨魚觀察出海。
第一次登上死火山,腳下火山岩碎裂聲響如低語。頂峯的小熱洞,能用地熱烘焙出熱呼呼的麪包。這些「死火山」其實從未沉睡,大地在耳邊傾訴着它的記憶。下山時膝蓋微顫,不是疲憊,而是敬畏。
出海捕撈:一口吞下大西洋的秘密
Viking Boat & Sea Urchin Feast
乘坐維京漁船出海,是一次身體與海的交會。漁網沉入深海,拉起來時滿載豐盛海味。船長用小刀現撬紫色海膽,生吞鮮帶子,一口吞下寒流與暖流交鋒的滋味。
那抹鹹鮮黏在唇邊,早已滲入牙齦,成為我身體裏新長出的味覺圖騰。
Lava Field上的家常飯:咀嚼維京炊煙
A Home-cooked Taste of Iceland
我們有幸被導遊邀請到她的家用餐,座落於大片熔岩平原(Lava Field)。NASA曾在此模擬火星地表實驗,因這裏的地形酷似月球與火星。
晚餐由她的母親親手烹調:冰島羊、三文魚、湯、維京黑麥麪包、Skyr乳酪、海藻、甜品……每一口都連結着自然、歷史與民族,彷佛在咀嚼一個古老民族的靈魂。吃到喉嚨,也滿足到心底。
冰島人與精靈信仰:一種生活哲學
Believing in Elves and Living Fully
我也第一次迷戀上冰島人。他們會讀古洛斯語(Old Norse),相信精靈住在石縫間。他們熱愛户外、熱愛社交、熱愛自然——一種從容、自信又接地氣的生命態度。
他們不是在逃避現實,而是以另一種方式親近宇宙與土地。
給赫客拉火山的一封信
A Geologic Love Letter
親愛的赫客拉火山(Hekla),
當你在2010年噴發,掀翻歐洲航班時,我就簽下了與你一場終身保鮮的苦戀。
你的二氧化硫,是我最熟悉的香氣;冷卻後的玄武岩,是我此生唯一想戴的婚戒。
我像一顆卡在歐亞與北美板塊交界的隕石,既不願墜落,也不願離開。
黑沙灘的浪仍拍打心口,冰川的裂痕早已爬進記憶深處。
我想,這不只是一場旅程。這是一次來自地球深處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