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生活家
星期三 2025

在檳城看香港文體旅發展模型

郭昊展
專欄作家: 郭昊展

郭昊展:暢銷旅遊書作家,香港長空出版社社長,曾出版銷量創紀錄的旅遊書系列《閃令令》。香港高能媒體聯合創始人,擁有超過20年媒體工作經驗,為香港旅遊局、日本旅遊局等政府機構均提供過專業營銷服務。

自2022年起,香港特區政府集成三局,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希望能從政策上刺激香港旅遊業及體育發展,可惜經過多年來的運作,文體旅局在職能上似乎分別是接管了推動文化、旅遊及體育發展的工作,而不是從本質上結合三者的價值,制定一套香港獨有的魅力藍圖,從而推廣到全世界。

最近由市場顧問公司 Resonance與市場研究機構 Ipsos聯合發表「2025年世界最佳城市」(2025 World’s Best Cities)報告中,香港比去年大跌51位至排名97位。這報告的評分主要針對宜居度丶魅力和繁榮程度三大範疇,當中受訪者以壯年人口(25至44歲)的意見比重較大,若以此作參考,一定程度反映香港旅遊業當下面對的問題。

身為文體旅發展研究中心的首席顧問,首個考察城市選擇從歷史背景、文化發展及地理形勢跟香港相似度高達90%,更有「小香港」之稱號,馬來西亞的檳城。

檳城比香港更像香港

兩個城市都曾是英國殖民地,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萊特先生將檳城(當時稱檳榔嶼)租借下來,創建為自由港,成為英國在東南亞的重要據點。

香港同樣經歷過英國殖民統治,在迴歸祖國前被英國管治150年,由一個小小的漁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在世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文化發展上,檳城在殖民時期鼓勵各地移民,尤其是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使檳城成為文化大熔爐。19世紀,商業繁榮,船隻和移民數量激增,喬治市成為多元宗教、語言和文化的中心。而香港以華人文化為主體,西方文化影響較為表層,主要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文化多樣性不及檳城深厚。

地理形勢上亦非常相似,兩個城市都是環島形,檳城的總面積約為1049平方公里,而香港的陸地總面積為1114.57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幾乎一樣大,如加上海域,香港總面積則達2754.97平方公里。

當香港越走向城市現代化,發展成國際大都會,必然犧牲了傳統的文化價值。若以歷史文化的保存度,檳城的確比香港更像香港。

當你抵達機場的一刻,恍如置身舊啓德機場;進入喬治市(George Town),盡是富有中式味道的殖民地建築物,在香港這類的建築物偶爾也能看到一棟半棟,但在檳城是整個社區。隨便走進一間茶室,以廣東話叫了一杯凍咖啡(kopi peng)及咖央多士(Kaya toast),再跟老闆閒聊,聽他介紹檳城好食好玩地方,這種親切感,真的比香港更香港。

五天的實地考察,慢遊體驗到檳城獨有的魅力所在,或許可以為香港借一點靈感。

1)環海的度假優勢

峇都丁宜(Batu Ferringhi)位於檳城島北部,距離檳城首府喬治市大約30分鐘車程。這裏最著名的是綿長的白色沙灘,海水清澈,沙質細緻,海灘附近設有多間高級酒店及度假村,例如檳城香格里拉、悦榕莊管理的悦椿及假日酒店等,一流的度假設施,各類型的水上活動,配上無敵海景,打造出可以媲美布吉島及峇里島等的度假體驗。

香港同樣擁有世界一流的自然環境,擁有超過一千公里的海岸線、連綿山脈,羣山與海的錯落有致,是難得一遇的自然景象,可惜香港卻沒有像樣的度假式酒店,更遑論旅遊勝地般的水上活動。試想想如果重建長洲或大嶼山等島嶼的周遭環境,大力打造各類型水上活動,引進五星級度假式酒店品牌落户,以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定位,要成為擁有頂級度假村城市並非空談。

2)旅遊城市IP要明確清晰

喬治市於2008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古蹟核心區和緩衝區合共約259公頃,保存大量戰前東南亞風格建築和多元宗教、族羣的歷史空間。當地對歷史建築有嚴格高度限制,新建築不可高於原有古蹟,確保城市風貌不被破壞。明顯檳城是決意保育歷史遺蹟,加以注入新時代的潮流、藝術及思維,融入於生活,形成強烈「在地生活」+「文化深度」的旅遊IP,讓傳統與現代文化共存,吸引全球旅客。

香港曾有「美食天堂」及「購物天堂」兩大旅遊城市IP,令香港多年來在國際上一直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可惜這優勢在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鄰近城市的急起直追的情況下,這兩大IP明顯已再不吸引。如果宏觀地查看香港現在的城市面貌及地理上的資源,新的旅遊城市IP會是什麼?筆者有三點想法:

一)天然地理優勢

香港擁有24個郊野公園、22個特別地區,全港面積的40%為郊野公園,更有壯闊海洋海島等,且有一大批熱愛自然、醉心露營的市民,又與世界聯繫廣泛,因此完全有條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最受歡迎的露營勝地。

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貢,一直是東南亞國家如日本、韓國的旅遊人士熱愛的地點,而近年來亦越來越多內地旅客來西貢行山、打卡,證明西貢依山伴海的獨有地理環境,有極大的優勢,再加上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示多元化的生態和文化,為遊客帶來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二)未開發的豪華露營市場

對比日本、澳洲及內地的露營經濟發展,本港的露營發展更多強調服務市民,而較少考慮產業發展,客觀上造成露營服務質量和完善程度,稍遜於日本、澳洲等地。以日本為例,日本露營車服務的完備,已成功吸引全球露營愛好者前往,其場地如福岡油山規模大到可停泊900多輛露營車;而在服務揹包客露營上,日本亦追求服務產品的完備,如露營地可購買準備好的木材、烤肉,可租焚火台、防火毯及桌椅等,因此,待發展的市場極之龐大。

三)從露營帶動傳統旅遊產業

香港的郊外距離市區只需約30分鐘車程,推動豪華露營旅遊體驗,亦能帶動傳統旅遊產業,如實行「3+2」的3天豪華露營休閒,加2天大都會城市體驗,這將會是香港獨有的特色,而且當香港擁有大量豪華營地,亦能吸引過去曾經來港的旅客重遊香港。

結合以上三點,或許「Glamping Hong Kong」可以成為香港未來獨有特式的旅遊城市IP。

天馬行空地幻想,在西貢依山而建一排「labubu 」(設計師是香港人)主題特色營地,配以精靈世界的遠足體驗,讓世界看到香港「文體旅」結合的吸引力,可能大家覺得這是空想,但「文體旅」的結合本身就是從無都有的存在,大膽的想法永遠是第一步。

後記:久違了的親和力

走入檳城,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地人的親和力,從Grab的司機、餐廳的老闆、以至小店的職員 ,都是笑呵呵的跟你交談,分享當地的景點美食等,不管你是否消費,都是笑容滿面,這種親和力令你很想主動跟他們多些接觸,甚至即時結交為朋友。可惜這種親和力在香港早已成為歷史!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