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生活家
星期一 2025

江詩丹頓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演繹機械藝術之美

江詩丹頓

突破製表疆域 成就創想鉅製

2025年9月16日,日內瓦——瑞士頂級製表品牌江詩丹頓今日正式發佈其270週年獻禮鉅作: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這件超越常規計時範疇的機械藝術傑作,融匯超卓製表技術、至臻裝飾工藝與精巧動偶裝置於一體,以恢弘氣象重新定義時間的藝術表達,即將於2025年9月17日至11月12日亮相巴黎盧浮宮"機關巧藝"特展,作為核心展品呈現。

七年研發,開創制表新紀元

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是江詩丹頓歷時七年潛心研發的巔峯之作,整件作品包含6,293個機械部件,其中時鐘機芯由2,370個零件構成,外觀裝置含1,020個零件,動偶驅動系統更涵蓋158個凸輪。這一傑作實現了23項複雜功能和144種動偶姿態,共提交15項專利申請,其中包括7項製表專利和8項動偶裝置專利。

江詩丹頓全球行政總裁羅潤德(Laurent Perves)表示:"在江詩丹頓,每一次創作都始於自由無拘、飽含熱情的靈感探索,並始終秉承着品牌鋭意創新的不懈追求。歷經七年潛心研發、各方精誠合作,最終孕育出一件恢弘壯麗的機械藝術傑作,以前所未見的文化藝術創想,譜寫人類與宇宙的浪漫對話。"

機械動偶:時間指示的藝術昇華

座鐘頂部矗立着一位高28釐米的天文學家機械動偶,以優雅而生動的姿態指示時間流轉。這一設計打破了傳統動偶僅作為裝飾的侷限,將動偶時間顯示提升為真正的鐘表複雜功能,精準指示小時和分鐘。

動偶裝置由世界頂尖機械動偶大師François Junod親自打造,通過包含158個凸輪的驅動裝置實現144種不同動作。精密的機械"記憶"機制將時鐘的時、分信息傳遞至動偶驅動裝置,伴隨着動偶的流暢動作,機械音樂裝置可分別播放三首由著名音樂家木童(Woodkid)專門創作的美妙旋律。

動偶可按序演繹三段精心編排的機械之舞,總時長為1分鐘30秒。這一功能可按需啓動,也可設定在未來24小時內的任意時刻自動啓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時、分刻度的數字採用隨機排列設計,確保即便是連續的動作也能富於變化,展現出製表師非凡的技術實力。

天文複雜功能:宇宙規律的機械詮釋

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融匯多項品牌標誌性複雜功能,井然有序地分佈於正、反兩個鐘面上。正面鐘面設有超大尺寸的陀飛輪裝置,外部的陀飛輪框架呈品牌馬耳他十字標識造型;15日動力儲存顯示採用逆跳設計;萬年曆功能包含閏年顯示、星期和月份視窗;24小時顯示圓形視窗中央鑲貼手工雕刻的太陽和月亮圖案立體浮雕。

背面鐘面細緻描繪了北半球的星空圖,實時呈現星座的運動軌跡,並可精準測量恆星日。鐘面上半部分設有逆跳動力儲存指示器,外緣環繞多個同心圓環,分別顯示月份、季節、二分二至點和黃道十二星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玻璃穹頂上悉心描繪北半球的璀璨星空,精準再現了1755年9月17日上午10時日內瓦天空中的星座分佈——這一時刻正是Jean-Marc Vacheron先生簽署首份學徒契約,標誌江詩丹頓正式成立的歷史性時刻。

藝術工藝:匠心獨運的裝飾美學

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融多項藝術工藝於一身,包括珠寶鑲嵌、硬質寶石和珍珠貝母細工鑲嵌、水晶內嵌、大明火琺琅、機刻雕花、手工雕刻、鑄銅雕塑和玻璃微繪工藝。

陀飛輪視窗和24小時顯示窗的外緣分別鑲嵌一圈長階梯形切割鑽石,共計100顆,總重約11.6克拉。天文學家動偶的身體上採用粒鑲工藝,點綴122顆明亮式切割鑽石,代表穹頂所呈現的星座中最主要的亮星。

時鐘裝置的底座表面鑲嵌老礦青金石板,並採用硬質寶石細工鑲嵌工藝,描繪出太陽系中的璀璨羣星。每一顆行星均以不同的弧面切割硬質裝飾寶石呈現:地球為藍銅礦,火星為紅碧玉,木星為碎紋瑪瑙,水星則為銀曜石。

玻璃穹頂上浩瀚壯闊的星空圖完全由藝術大師手工微繪完成,未藉助任何模板或機械工具。由於星空圖繪製於玻璃穹頂內側,藝術大師必須以左右翻轉、上下倒置的鏡像構圖方式進行創作,整個過程極為複雜,僅動筆前的研究嘗試便耗費了整整六個月時間。

合作創新:跨界協作的典範之作

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的誕生仰仗於各方師匠的齊心協作,延續了製表史上"établissage"(分工協作)的傳統。江詩丹頓召集多個內部團隊,傾盡各自專長,共同完成技術與美學層面的研發設計;動偶裝置由機械動偶大師François Junod打造;攜手瑞士高端時鐘製造商L'Épée 1839製作時鐘機芯及鍾殼;更委託日內瓦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從專業角度確保時計顯示的天文曆法信息精確無誤。

這種協作方式致敬了歷史上的奇珍(merveilles)創作風潮——這些作品不僅凝聚了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亦代表着藝術與美學的巔峯。啓蒙運動時期,歐洲掀起奇珍收藏熱潮,江詩丹頓正是誕生於這一時代背景下。

致敬傳承:連接過去與未來的藝術之橋

2025年9月17日至11月12日,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將在盧浮宮"機關巧藝"展覽中作為核心展品展出,與館藏12件傳奇傑作共同呈現,包括1754年覲獻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創世紀"天文座鐘、962年或972年問世的孔雀造型動偶裝置、約1640年鐫刻紅衣主教黎塞留紋章的馬車鍾等珍貴時計文物。

盧浮宮博物館裝飾藝術部主任Olivier Gabet表示:"全新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不僅令人聯想到精妙的科爾多瓦自動裝置和埃及水鍾,其中的諸多元素亦是向17世紀渾天儀鍾或多面鐘的遙遠致意。跨越不同時代和文明,藝術工藝傳承的薪火從未熄滅。"

與此同時,江詩丹頓還推出以此為靈感的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致敬時光臻途腕錶,限量20枚。該腕錶搭載全新3670手動上鍊機芯,由512個零部件組成,融匯4項來自座鐘的專利申請,配備雙面錶盤與雙逆跳功能,延續了座鐘的技術精髓與美學理念。

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不僅是一件技術傑作,更是對人類探索精神、製表技藝和藝術表現力的崇高禮讚,體現了江詩丹頓270年來對卓越製表藝術的不懈追求。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