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全球更要投资自己
我的订阅

56.现货市场格局: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 市场·铁矿石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陈萌妤
00:00
00:00
请购买文章,解锁音频

—《黑色投资24小时》—


市场·铁矿石 | 现货市场格局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 全年订阅  加入专属交流群(进群方式见文末)


本期音频时长12分26秒

* 以下文字为内容梗概,详细课程请在订阅后点击收听音频课程 

内容梗概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从现货市场格局板块的视角来看一下铁矿石相关问题,主要给大家介绍铁矿石整个定价的一些历史变迁。

现在很多大家关心铁矿石品种的朋友,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普氏指数长协定价,那铁矿石市场为什么要采用普氏指数来定价呢?它的历史故事又是怎样的?那线下的定价方式有哪些诟病?未来发展可能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简单来了解一下。 

一、历史总览

铁矿石长协始于1981年,运行了接近30年,由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谈判协商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国际铁矿石价格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日本是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最大买家,在从1980-2001年期间长达20多年时间里一直主导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制定。

从2004年开始,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最大买家,“中国特需”开始成为影响铁矿石价格变动的主导因素,国际铁矿石价格也由此开始出现大幅上涨。在最初基础当中介绍过,我国的产量差不多是2004、2005年那段时间飞速发展,所以我们成为最大的买家。

整个机制我们通过一张表简单回顾一下,1950年以前基本上以现货交易为主,20世纪60年代一些早期开始有短期合同出现,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一些长期合同逐渐成为主流定价模式。

1975年铁矿石输出组织成立改签长期合同为短期合同。1980年,年度合同谈判机制形成。在2003年也就是2004年的财年,宝钢代表中国企业加入了年度长协谈判。 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我国开始正式地参与铁矿石的谈判。

2008年“首发-跟风”这样机制被打破,力拓有了单独的定价。首发-跟风的模式,其实就是只要有大的国家或者钢铁企业跟铁矿石的供应商谈成一致后,其他国家或者企业基本上都是跟着这个价格来的,这就叫做“首发-跟风”的模式。

2009年,首发-跟风模式再度打破,中国没有接受33%的跌幅。2010年三大矿山被迫改为季度定价,定价基准由离岸价转为到岸价,这时候的指数定价模式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在2010年之前,指数价格全部都是离岸价,这对我们来说要承担比较大的海运风险,2010年之后就是到岸价,在2011年这段时间往后,包括现在月度定价成为主要模式。

看完机制之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年价格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刚才有提到在1980年到2000年初的这段时间,铁矿石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当时的基础价格在20美元的水平。到了2003年涨幅是9%,2004年涨幅19%,2005年涨幅71.5%,2006年涨幅19%,2007年上涨9.5%,2008%年上涨65%,一直到2009年开始下跌33%。这些只是所有品种平均涨幅,细分来看有一些波动还要大。

二、回顾我国参与定价的历史变化

接下去我们来回顾一下,我国参与定价的这几年都有哪些变化?2003年底,刚开始参与国际定价谈判,但是因为第一年参与实际上没有发挥一些主要作用,最终接受新日铁公司的谈判结果:继2004年的长协价格上涨18.6%。

虽然看起来涨幅并不高,但是由于存在着长期和现货两种价格,就是我们之前提到并不是所有公司和企业都能够拿到长协,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现货这样很大一部分空间。当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远远超过这个幅度。

有报道显示,200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2.08亿吨,同比增长40.5%,铁矿石平均单价更是同比上涨86%。

其实也就是从我国开始参与真正的长协定价开始,长协价和现货价的价差就开始拉大,而一些有资质可以进口的企业和大的一些贸易公司也通过价差获取额外收益。当时有报道,就是国内比较大的国企,在2004年进口铁矿石当中可能有接近1/4都卖给其他国企,按照现货价卖给其他国企。那一年仅仅在铁矿石这部分资源倒卖中,就获得了一个多亿的暴利。 

2005年,国际铁矿石供应价格暴涨71.5%,中国钢铁企业为此多付出大约......

(订阅特辑可查看全文图表并收听精彩音频)

写评论

icon-emoji表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