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调研篇03 | 陈萌妤:案例应用,限产政策的跟踪调研及研究方法事件总览
本期嘉宾:陈萌妤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跟大家一起分享下调研体系。
举一个去年开始可能人人都关注的“限产政策”的例子,看看哪些是我们欠缺的,哪些是我们通过调研感受到市场的变化的。我简单介绍下。
事件的发生
最上面的文字是整个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环保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如视频中图表),从最开始的萌芽到后来的发酵以及高点,有些标志性的事件放在最上面。最底部的这些是我们整个抛开环保这件事本身,我们本身黑色商品在当下阶段所处的主要逻辑,下面是我们在讲什么故事,上面是故事中影响的部分,中间的几条线有螺纹、铁矿石和焦炭的价格波动。
这当中我前面提到年初3月份之前,这件事已经开始有点眉目了,我们称之为萌芽的阶段,当时我们不太相信这件事。但是3月份之后我们发现个现象,3月份到6月份之间不下十几个地方都公布了采暖季的计划,各地已经执行了,这个时候不能再忽视了,因为各地已经有一些政策出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到7、8月份的时候是研究员开始做大量的评估,当时我们也参与了这个评估,大家的结论差不多,从最少影响三千多万吨到最后影响五千多万吨,这是对于政策定义的解读不同,所以大家有不同的结论出来。
但是这个时候会发现我们的现货虽然政策慢慢出来了,但是对于我们整个黑色的交易逻辑上并没有交易这部分,因为当时我们还处于3、4、5月份,当时还处于行业比较悲观的状态,年后又是需求不及预期,又是库存高,又是宏观差,跟今年比较类似,我们当时的预期比较差。
所以当时3月份的政策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整个行业还是下跌的,包括3到5月份都是大震荡的走势,盘面上没有交易。
从什么时候开始交易的?6、7、8这几个月开始交易的,因为当时的宏观出现了转向,宏观决定大方向。当时5月份之前宏观是偏空的,产业很好,宏观比较差,所以一直处于两方在博弈,下去就上来。
但是6月份之后宏观突然有了转向,当时有资金,包括流动性等等的放开。所以当时大的方向上为什么上涨?因为宏观发生了变化。产业为什么上涨?
贴水有八百到一千的贴水。就相当于我的期货比现货便宜了八百到一千块,说明我对远月的预判足够的差了,现在怎么办?没有那么差的时候我们就做修复,所以那个时候更多的是贴水和宏观的两方面的修复。
到了7月份是整个发酵的时候,整个大的研究员出马了,全部都量化出来。这个时候大家知道,这里量化也是给大家提供几个思路,我们开始发现对供应影响,后来发现对需求也有影响。
供应比较好量化,大家从整个的产能去划分一下,给予几个假设,相对来说就可以了。但是需求并不好量化,单个点反映不出来,面上统计不到,看统计局的数据滞后一个月,所以我们当时也是推算的。
给大家几个思路,从地区上的施工面积、固定资产投资、GDP的增速等等几个方面,另外还可以用当地的具体城市库存产量来算表观需求,来推需求的变化。我们当时推出来的方式结果是不太一样的,于是我们决定8月份的时候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8月份当时的环保已经不仅仅是北方地区,华东也有。当时整个的限产过程中是第一次调研,中间蓝色是我们整个过程中的四次调研,当时8月份是启动了第一次,我们看看下游,到8月份还在交易供应这件事的话就有点过了,因为9、10月份到旺季了,故事已经开始要讲旺季了。
四次调研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启动了第一次调研。第一次调研感受非常深,这么大的企业采购也会乱了阵脚,因为下游的供应商在整个产品上受到环保的影响供不上了,但是产线不能停,这个时候安排完全打乱了,会真实的感受到环保对于下游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还有一些土石方的地方,有的水泥的泵厂直接关了。这个时候下游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时候对未来的判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