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全球更要投资自己
我的订阅

跌幅91.54%的股灾,投资者都做错了什么? | 熊市生存·香港篇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见闻阅读
00:00
00:00
请购买文章,解锁音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香港股史 (1841-1997)》。当我们深入回顾香港股票市场在过往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和演变时,我们会发觉它与香港的商业经济、社会民生、政府管治及华洋竞夺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换言之,通过追溯香港股票市场的历史,我们或者可以窥看香港商业兴替及社会蜕变的一鳞半爪,甚至能够搜寻政府管治及华洋资本竞夺之间的一些蛛丝马迹,让那些有兴趣了解香港历史发展的读者,从另一角度体味香港的成功之道。

  • 与过往的股灾不同,自1969年底股票市场开放后,很多原初对股票投资没有多大经验及认识的市民,也因股市愈烧愈旺、愈升愈有而忘我地加入了“淘金”行列,并一厢情愿地相信只要每日到“金鱼缸”走一走,便能“日赚万金、一朝发达”。某些天真的投资者甚至不顾后果地辞去原本的工作,做全职“炒股人”(股票投机者)。
  • 真正导致股市崩溃的,其实不是什么“假股票、迫仓和热钱抽走”,而是投资者不健康的投资行为。举例说,自股市突然开放后,部分股民已视股票市场为金矿,并大举进行炒作,少部分投机者甚至不务正业,整天只懂在“金鱼缸”(交易大堂)内溜达,奢望一朝发达。
  • 1973年的股灾与当时股市开放过急而制度未能配合有关,至于股民投资知识薄弱、易受小道消息影响,甚至迷信炒股可以发达的情况,也是股市波涛汹涌、急扬急挫的原因所在。风暴过后,投资者痛定思痛,再投资时变得谨慎理性;政府也亡羊补牢,迅即颁布新法例,堵塞制度漏洞;至于那些屹立不倒的企业,则成为股市复苏的领袖,并被视作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

在节目中,你还将获得:

  • 四会时代与“置地饮牛奶”事件
  • 七三股灾的众生相
写评论

icon-emoji表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