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全球更要投资自己
我的订阅

80年代美国的“转型”(1):去累赘再平衡【244】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付鹏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鹏说来评财经 
这是一份从2017年3月开始伴随全年的投资指引,欢迎订阅(戳)
▲ 全年订阅  加入付鹏说专属交流圈儿 

付鹏说:80年代美国伟大的“转型”(1):去累赘再平衡【244】
视频时长15分57秒,请在wifi环境下收看

本期内容

>>本文仅限作者观点,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从今天开始,我们用几期内容去聊一聊美国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后的一些因和果。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是一个微观得不能再微观的一个现象。关于大的历史背景,我们可能要延续到之前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应该说美国在互联网泡沫前后的这一轮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从1980年、81年里根政府开始,一直延续到2018年。

这中间,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只是一朵小浪花。这一轮信息技术对世界的驱动,包括内嵌的对美国经济作出的调整,我跟大家分析过,我们的大类资产框架是源自于全球化和全球分工,全球化和全球分工中间就涉及到产业政策的调整,涉及到升级换代。离我们最近的这一轮,就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更大的实际上是从当时的德国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完成了一个全球三级化的布局。

美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在1980年前后是最关键的一个时间点。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这段过程实际上是走了二战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甚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美国第一轮“从强到弱”的过程。

这个“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准确讲是美国的工业失去了对日本的优势,是因为二战以后这20年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和德国生产效率快速提升。这其中很多国家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走市场经济,当然美国走的市场经济,但是日本当时保持极低的汇率政策,对它是非常有利的,使得美元长期处在高估的过程中。

随着日本生产效率的提升,美国内部竞争力较差的工业制造型企业,包括受汇率严重影响的制造业部门加速释放,使得巨量的劳动力向服务性产业迁移。随着竞争力较差的企业的逐步退出,从1960年开始,美国经济的总产出份额中,工业产出部分是稳步下降的,以金融、地产、商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得到了发展,这是二战以后,美国在全球化分工中的第一轮转变,这个转变跟当时日德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

1980年里根政府上台的前后,为什么说这是美国重要的一个调整阶段并且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美国在这一段的政策调整中缔造了后面更加繁荣的20年,甚至更久。

写评论

icon-emoji表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