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战略的起源

“奇爱博士”基辛格总结朝鲜战争的教训的观点,说明他在其政治生涯中很早就开始思考新兴领域“战略研究”,和”灰色地带“的防御战……

《基辛格:理想主义者》一书是从100多箱私人文件,全球111个档案馆的材料,8000余种、合计近40000页的资料中,在基辛格的委托下,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研究了海量此前从未公开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1969年以前的基辛格——美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外交政策理论家。本文主要介绍了“奇爱博士”基辛格的核战略思想。

  • 1954年夏,基辛格拿到了19世纪初历史研究的博士学位,除此之外,乏善可陈。到1964年,别人谈起基辛格时,都说他是一些电影邪恶人物的原型,比如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奇爱博士》中彼得·塞勒斯扮演的疯狂到底的核战略家奇爱博士。
  • 基辛格认为艾森豪威尔任职一年半以来,政府的外交政策未见成效有三点原因:首先,美国“一心盯住苏联威胁,策略正确”,但却没有充分估计到其他国家也需要和平;其次,美国决策者很看重与其他国家的联盟;最后指出问题是政府口中的“新面貌”防御政策无法确定“这是一种发动冷战的策略还是赢得实战的手段”。
  • 让基辛格声名显赫的立场鲜明的“反直觉”观点的精髓是:核武器的破坏性很大,它们唯一能做到的事就是不让对方使用核武器。因此,有常规武器系统的一方就能保留这种终极武器威慑对方,不让对方发动全面战争。

  • 基辛格总结朝鲜战争的教训的观点说明他在其政治生涯中很早就开始思考中苏关系可能破裂的问题,也在思考该如何处理法国统治结束后的印度支那。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收听到:

  • 基辛格是如何开启他在新兴领域“战略研究”的政治生涯?
  • 基辛格如何回答”灰色地带“的防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