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评中国全面降准:货币政策立场现重要变化

高盛认为,尽管本次中国央行降准充其量只会对整体经济产生非常短暂的影响,但这或许是向市场传达了货币政策立场变化的重要信号。

上周五的美股市场上弥漫着一片乐观情绪,道指大涨600点,纳指涨超200点,FAANG和特斯拉全线涨逾3%。

市场将此现象归因于美国强劲的非农数据和鲍威尔的鸽派发言,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央行全面降准的消息也对这一乐观情绪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央行全面降准政策的实施规模并不大,但这或许是向市场传达了货币政策立场变化的重要信号。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并表示此安排旨在推动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对冲春节前的流动性波动。

对此,高盛点评称,从量的角度看,这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有意义的,但规模不是特别大,因为货币当局已经认识到,大规模的货币宽松可能会给系统带来持续风险。

高盛同时认为,尽管本次中国央行降准充其量只会对整体经济产生非常短暂的影响,但其或许传达了央行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重要的证据出现在去年12月,当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的描述中去掉了中性一词,转变为松紧适度。

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这一描述与2016年年初在上海举行的G20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后各国所呈现出的相继宽松态度十分相似,在那之后,中国、欧洲。当时,市场人士纷纷猜测称,在峰会期间,各国央行决策者秘密达成了联手实施货币宽松、压低美元汇率的协议。

(资料来源:CEIC,高盛)

类似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这一秘密协议在当时被市场称为“上海协议”。但很快,亦有声音表示,这只是市场的阴谋论,上海会议并未达成任何可以直接干预汇率走势的协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文章称,真相更可能是介于“有协议”和“没有协议”之间,可以被称为“上海默契”。

据新华社报道,时任央行副行长的易纲表示,G20国家将在未来就货币政策意图和市场形势发展情况不断沟通,以避免使其他国家感到意外。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VIP会员,即刻获取金融市场体系化服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