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4个月的年报季到来了,应该留意哪些公司?

诗与星空
2018年的年报,特别需要小心商誉这颗地雷。

在寒风中,2019年到来了,多少人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近日,沪深两市分别公布了2018年的年报预计披露日期,新一年的年报季从此拉开了序幕。年报季有什么关注点呢?

事实上,早在三季报发布的时候,年报季就悄然开始了,因为三季报的数据,大概率能推断出公司全年的经营情况。年报披露时间从1月到4月,从三季报开始算起,整个年报季差不多蔓延半年时间。

而年报披露日期,更能精准的反映出一些隐藏的信息。

公布年报的时间有什么门道?

一、年报出具流程

作为一个做了十年上市公司报表的老财务,先讲一下年报的出具流程。

1、准备年结。

一般来说,为了准备年报,在12月25日前后,公司的非核心业务都会停下来,比如出差报销、小供应商的付款等等,开始进行年结。

2、出具快报。

12月31日起,核心业务开始年结,根据公司的规模,一般1月1日-5日能够结完,快报会在3-5号出具。快报体现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一年的大致经营情况就很清晰了。

3、匡算调整数据。

财务负责人会将数据报给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并给领导班子进行汇报。如果和之前的预期偏差较大,班子会进行讨论,确定财报调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财报调整并非造假,通常是在会计准则许可范围之内的修饰。

财务人员拿到调整指令后,开始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开始出具正式年报。这个过程,一般是以报表人员为主的全体财务人员通宵达旦。因为实施了ERP的企业,报表数据不能单独调整的,必须调整凭证数据甚至业务数据。

为了尽量给投资者一个好看的数据,同时还要考虑到事务所的接受程度,有些调整可能会反复多次,工作量非常庞大。

4、生成年报。

大约在8号之前,所有分子公司的报表数据汇总、抵消生成全套年报。以毕马威、普华永道的审计报表为例,年报规模通常在300张以上,当然了,披露主要是披露资产负债、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四张主表。

5、事务所进场审计。

年报出具完成后,事务所开始进场审计。审计的主要依据就是财务人员出具的年报,并对一些会计事项进行抽样取证。比如应收账款事项,会对大客户发送询证函;比如存货情况,会到仓库现场抽查盘点… …

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到两个月。

6、管理层确认审计结果。

审计报告出具过程中,双方会有不断的交锋过程。许多财务专家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根据事务所的建议,会计人员还会对报表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调整,同时调整账务和业务数据。

管理层签字确认后,发布公告,进行披露。

由此可见,出具年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在3-4月份出具,这是正常时间。

二、披露年报的时间点如何理解?

那么,那些预计1月份披露年报的,是怎么回事呢?按照我说的年报编制流程,1月份能编完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有进场审计。

两种可能。

一是公司规模较小,下属分子公司极少甚至没有,出一套报表即可,无需汇总抵消,账面数据简单清晰,函证盘点非常容易确认,业务清晰无需调整;

二是一些ST公司,生产经营陷于停滞,业绩已经确认,财务人员早早做完报表交给事务所确认。

所以,那些第一时间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很大可能是一家“小而美”的优质投资对象。

最先发布披露年报时间的沪市两家公司,分别是兰州民百,披露日期1月25日,和嘉泽新能,披露日期是1月29日。在发布公告的当天,这两只股票被爆炒。

披露的晚的可能会有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可能是业绩可能有问题。

星空君当年做财报的时候,某年公司的业绩比较差,为了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曾经在deadline那天调整8次报表数据。

如果调整次数更多,怕是要继续加班加点。业绩不好的时候,为了留有余地,会晚一点披露年报。

第二个可能是公司规模比较大。

A股上市公司中,动辄有几十甚至几百个分子公司的巨无霸,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能把全部分子公司的对账搞清楚,然后审计师能够到全国各地的分子公司进行函证和盘点,没有几个月是搞不过来的。

三、即将到来的年报要看什么?

1、看业绩。

业绩就是硬道理,业绩好不一定没问题,但业绩不好肯定有问题。对于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可以义无反顾的抛弃掉了。业绩主要就是营收和净利润。

2、看现金流。

不少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看似增幅不错,但实际上增收增利不增现金流。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远小于净利润甚至是负数,这样的业绩就存在着“修饰”的可能。尤其是常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公司,再好的业绩也要警惕。

3、看资产规模。

成长期的企业,资产规模必然是增加的。因此通过资产总额的情况就可以简单判断公司是否存在问题。

4、警惕地雷。

根据证监会的提醒,2018年的年报,特别需要小心商誉这颗地雷。对于2018年三季报中商誉占比较高的公司,投资者一定要保持警惕。商誉的风险主要在于年底的商誉减值准备,一旦收购的对象达不到预期,就要计提减值,从而大幅影响净利润。年底还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有坏账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所以对于应收账款、存货较高且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也需要谨慎投资。

附表:2018年三季报中商誉占资产总额比例超过20%的公司清单。

本文作者路过银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华尔街见闻立场。现路过银河与华尔街见闻共同推出财务课程——十分钟看懂财报,用22家上市公司的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财务排雷,欢迎扫描二维码学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