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本部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并答记者问。会议要点如下。
发改委:
- 确保实现一季度经济发展良好开局,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扩量提质,有效解决债转股项目落地难问题,加大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保障。
- 促进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下力气推进长江经济带“三水共治”,加快实现水污染治理全覆盖。
-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补短板,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开工一批新项目,加快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制定出台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鼓励信息、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和网购等消费新业态。
- 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用能和物流成本。
-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深入推进电力、油气领域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全面清理取消负面清单以外领域针对外商设置的准入限制,抓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健全外资项目服务机制,抓紧推动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尽快落地。
- 推进雄安新区规划政策落地实施,启动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编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出台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行动方案,推动城企联动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型城市遴选和企业试点。
- 下一步将加大国企混改力度,在前三批50家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试点。
财政部:
-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一方面,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第二,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
- 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投入;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央行:
- 初步统计,2018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多增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较上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前11个月,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7.1%,小微贷款授信户数较上年末增长28%。各种利率稳中有降。12月,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8%,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年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25%,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2018年11-12月,民营企业发债规模同比增长70%。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
- 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做到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同时,要保持好金融稳定,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稳定好宏观杠杆率。
- 当前市场对降息比较关注,从货币政策的结构上看,货币政策已围绕薄弱地区、重点领域做了各种努力,总体看,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让已有的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做动态评估。
会议文字实录如下(有部分删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务实推动宏观政策落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化国企国资、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社会政策要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从发展改革部门的职能出发,切实加强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做好政策储备,健全政策出台前协调评估、执行中效果监测、发现问题后有序处置的工作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务实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牵头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扩量提质,有效解决债转股项目落地难问题,加大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保障。在精准脱贫方面,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在污染防治方面,促进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下力气推进长江经济带“三水共治”,加快实现水污染治理全覆盖。
第三,务实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六个“着力”。着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补短板,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开工一批新项目,加快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制定出台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鼓励信息、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和网购等消费新业态。着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用能和物流成本。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深入推进电力、油气领域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清理取消负面清单以外领域针对外商设置的准入限制,抓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健全外资项目服务机制,抓紧推动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尽快落地。着力统筹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力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比如,推进雄安新区规划政策落地实施,启动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编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台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行动方案,推动城企联动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型城市遴选和企业试点。
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经济发展良好开局,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
2018年,财政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一是大力实施减税降费,保持较高支出强度,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促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三是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四是深入推进依法理财,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建设,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等。
重点介绍2018年减税降费有关情况:
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部分行业实行期末留抵退税。
二是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施5000元/月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三是出台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提高至1000万元。
四是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将创业投资企业、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等。
五是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关税总水平,对进口包括抗癌药在内的绝大多数药品实施零关税,减按3%征收抗癌药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等,我国关税总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
六是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及社会保险费、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总的看,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对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企业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要做到“加力”和“提效”:
“加力”指的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加大支出力度。第一,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一方面,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第二,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
“提效”指的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就是要坚持有保有压,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该保的支出必须保障好,要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投入;该减的支出一定要减下来,政府要过紧日子,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就是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更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难以支出的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前瞻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一是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五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在结构上加大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力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包括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扩大央行担保品范围等措施。三是采取多项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调整宏观审慎评估(MPA)政策参数,扩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增长空间,增设考察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和债转股工作的专项指标。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提供长期资金并执行比MLF更优惠的利率。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加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地督导。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进银行补充资本,缓解资本约束。四是继续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提高利率定价的市场化水平。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五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多措并举有序处置各类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
总的来看,各项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初步统计,2018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多增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较上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前11个月,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7.1%,小微贷款授信户数较上年末增长28%。各种利率稳中有降。12月,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8%,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年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25%,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2018年11-12月,民营企业发债规模同比增长70%。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金融形势可能更加复杂。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个稳”的工作方针,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做到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保持好金融稳定,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稳定好宏观杠杆率。
提问环节主要内容:
连维良:
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重点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建设、改造”两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突出是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力度,尤其是补上教育、医疗、健康、养老这些方面的短板;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改造”,突出是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关于政策措施,主要是在投资环境、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度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在16个地区开展试点基础上,推动在全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和清单许可领域。在22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大中城市、国家级新区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二是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争取在一季度预下达大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快开工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储备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三是在资金保障上下功夫,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资。
我们注意到近期一些媒体十分关注发改部门审批项目的规模和进度。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大幅压缩项目审批时间、加快审批进度的同时,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级发改部门直接审批核准项目的规模也在减少。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重在形成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在投资重点上突出补短板,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纳入规划的项目,在投资决策上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补短板、稳投资、防风险相统一。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们现在确实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最关注的是解决就业问题,把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201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同比多增了10万人。中央部署安排2019年经济工作的时候,仍然是突出稳就业。刚才许部长讲到的减税降费的一系列措施,还有朱行长讲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措施,目的就是千方百计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创新创业,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通过促进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给就业带来的挑战。
国家发改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落地落实。
第一,围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进改革,突出是“四个深化”。一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更加有效地补短板。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模式,健全向民营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补短板项目建设。二是深化价格改革,更加有效地降成本。修订《中央定价目录》,推动输配电价改革、公用事业收费改革和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加快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结合减税措施落实,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三是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更加有效地去产能。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方式,加快僵尸企业处置,有效有序引导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四是深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制度改革,更加有效地去杠杆。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扩量提质,有序引导高负债国有企业有序降低负债率。
第二,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进改革,突出是“五个加大”或者说“五改联动”。一是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在前三批50家试点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试点。二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减轻负担、公平竞争、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一步制定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加大产权保护改革力度,继续推动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推动解决一批因政府失信导致民营企业产权受到侵害的问题。四是加大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力度,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规范化机制。五是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全面推开大中城市和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
第三,围绕提升产业链水平推进改革,突出是“三个推进”。一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制定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扩大优质要素供给。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再选择一批经营性行业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大幅提高市场化交易比重。推进石油天然气管网体制改革,实现上游资源类企业公平接入,下游用户公平享有。二是推进创新创业相关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三是推进服务业改革,深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更大力度放宽服务业准入。
第四,围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进改革,突出是 “三个打通”。一是打通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良性循环,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二是打通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良性循环,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三是打通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从发改委的角度推进债券品种创新,扩大优质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这项工作是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的,是降杠杆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措施。取得的效果,我觉得至少有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使市场化债转股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包括实施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签约金额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
第二,去年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实施机构缺少有效的资金来支持债转股。通过降准,释放了5千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债转股,充分调动了实施机构的积极性,市场化债转股落地率,也就是签约之后实施到位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落地金额已经超过了6千亿元,2017年落地率只有百分之十几,2018年的落地率超过了30%。
第三,一些优质企业通过债转股整合了资源、提高了竞争力,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摆脱了困境,有一批这样的典型案例,通过债转股,原来的困难企业有些濒临破产的,现在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还有一些高负债的企业,降低了杠杆率。可以说,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在多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2019年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将继续加大力度。一是要提高签约的到位率。因为注入了降准的专项资金之后,有了资金来源,再加上筹集社会资金,就可以使已经签约的这部分债转股意向性项目尽快落地。二是突出一些重点方向,加大优质企业债转股力度,使优质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加大对临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力度,使这些困难企业摆脱困境。还要加大民营企业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力度,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此外,把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同“僵尸企业”出清、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紧密结合起来,使这些措施形成合力,实现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实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目标。
许宏才:
2019年在2018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还要有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此项政策已在1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后对外发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再具体解读一下:
第一,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月销售额3万元调整到10万元,即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不用再交纳增值税。
第二,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优惠力度,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就是放宽认定条件,放宽后的条件为: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这都比原来认定的标准有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说有更多的企业会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我们根据有关的数据进行了测算,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户数1798万户,占全部纳税企业的比重超过95%,其中,民营企业占98%。在税率优惠方面,按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分别采用所得税优惠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下,税负是5%,低于标准税率20个百分点。应纳税所得额是100-300万元之间的,税负是10%,低于标准税率15个百分点。
第三,对小规模纳税人交纳的部分地方税种,可以实行减半征收。即允许各地按程序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以及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第四,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对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可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向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投资额的70%可以拿来抵免应纳税所得额。把投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范围或者标准进一步扩大,扩展到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的初创科技型企业。
二是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
三是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四是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同时,清理规范收费,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力度。
今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更好发挥专项债对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作用。这项工作进展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当前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券规模。2018年,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当年新增一般债券8300亿元,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9年将适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特别是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具体额度会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之后确定。
二是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近期,全国人大已经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1.39万亿元地方债,这个额度占到去年新增债务限额的63%左右,我们将上述数额已经提前下达各地,各地要经过法律程序,经过地方人大审议批准,审议批准后预计各地将在1月份启动新增债券发行工作,时间上会比去年大幅度提前。3月份,全国人大批准2019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财政部会将批准的限额及时下达给地方,由地方在预算年度内均衡发债,并且要求争取在9月底之前完成,这样能够更好地把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在当年用出去。
三是加大专项债券对当前稳投资促消费的支持力度。指导和督促地方将专项债券资金重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方面,优先用于解决在建项目“半拉子工程”、存量隐性债务项目政府拖欠工程款问题等。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抓紧开工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暂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东北等地方也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把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时间尽可能往前提。
四是加强管理,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严格执行国务院文件要求,坚持专项债券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依法落实地方政府到期专项债券偿还责任,防控专项债券整体风险。这一条也是在专项债券管理当中再三要求和明确的。
我想强调的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意味着放松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要在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积极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前门开大了,堵后门要更严。一是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强化法定预算约束,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情况都体现了这样一点。二是严禁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强化监督问责,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三是完善专项债务限额规模全额管理,规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落实偿还责任,健全专项债券风险防控机制。四是督促地方落实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要求,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阳光化”。实质上是指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在增加,但是管理要规范,风险要防范。
关于增值税和公司税方面详细的减税措施,我再做一个补充说明。增值税实质上是2018年就已经在改革,前面我介绍时我也讲到了,降低了部分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统一了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另外对一部分行业实行了期末留抵退税。2019年,我刚才介绍了增值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的减税。
具体的增值税改革方案,现在还在研究论证和测算过程中,但肯定会有实质性的减税措施。方案将按程序审议后公布实施。
朱鹤新: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松紧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主动动态优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18年年初我们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变化做出了逆周期的调节,延伸到2019年,把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2019年工作的总基调。同时把握好松紧适度的“度”,既要保持总量合理,也要着力优化结构。一方面,要把握好总量,为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应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投向,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做好定向调控和“精准滴灌”,特别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扶贫、乡村振兴、双创以及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这就是我们的方向。
2018年通过货币政策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16万多亿元的信贷投放其实都是流到实体经济当中,央行货币政策对于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作出了贡献。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政策怎么有效提高效率,在传导机制上还要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今天国新办组织我们三家来,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都来了,体现我们的合力作用,体现了我们政策协调的一以贯之,体现我们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样一个宗旨。我们希望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怎么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因为金融机构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包括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其他的服务对象。怎么对金融机构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使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打通环节,提高效率,要解决好金融机构传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流动性的问题。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采取了五次降准、中期借贷便利等定向支持政策。二是要解决好资金成本问题。因为小微企业融资贵就体现在资金的价格,通过流动性的支持来引导资金价格下移,降低成本。三是资本的问题。大家也关注到去年贷款放了16万亿,这是需要资本支持的,怎么解决资本约束的问题,我们通过推动发永续债补充资本。补充资本有内源性的和外源性的,需要在补充资本方面做出更好更多的安排,所以我们今年在永续债补充资本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四是风险防范问题,我们前段时间做了一些安排。总的来说,通过解决这四大问题,我们采取一些有效手段,包括降准、实施首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同时财政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给予必要的财税贴息支持,监管部门提高相关指标的容忍度,落实好金融机构期盼的关于尽职免责的一些要求,同时央行也在充分发挥信息中介上起作用,缓解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我们齐心努力,把货币政策和监管的协调以及金融机构的作用发挥起来,同时也发挥服务对象企业的作用,相互一起努力,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能真正体现货币政策应该起的作用,把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
我们通过降准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好了,企业面好了,我们的汇率会更加稳定,有利于汇率更好地保持稳定,推动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不矛盾的。而且我们的汇率机制是浮动的,体现市场供求关系。这方面我们也有底气,我们的经济基本面较好,外汇储备也足够,都可以增强对我们汇率的信心,我们也是有信心的。
我们通过总量政策如降准和中期借贷便利等,来体现和整个经济环境的适应,包括物价水平的适应,并通过实际数据来观察我们政策的效果。结构上围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总的来看,现在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同时我们对原来的政策也在做动态评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支持民营企业、支持小微企业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的双支柱导向方面都给予了落实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一,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2018年至今五次降准,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比原来的中期借贷便利还要低15个基点,更好地降低融资成本,使小微企业得到更多实惠。三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共4000亿元,来解决传导的问题。二,发挥债券市场引领作用,去年7、8月份的时候,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碰到了一些压力,我们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修复了民企债券融资功能,去年11、12月份的时候,债券融资的增幅同比增了70%以上,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也尝试了风险缓释工具,同时在相关地方已经在试点并正在不断推广,而且也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和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拓宽盘活支小资金来源,这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三,强化多方政策合力,前面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要“几家抬”,刚才宏才部长说了,比如对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问题,本来是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现在提高到1000万以下,在减税力度上确实给了更多支持。此外,在促进政策落地环节,推动金融机构尽职免责、监管考核和资本约束等方面,我们都做了一些安排,有了一些进展。四是强化政策传导评估,国务院金融委组织了相关部门,深入到浙江、广东等七个省市督导,抓好我们政策的落地见效。
总的来看,我们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信贷的投入有了很大增长,2018年11月末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远大于13%的各项贷款增速;年末小微企业的授信户数已经超过1800万家,同比增长28%,这个增速也是很快的,确实让小微企业惠及面更宽,在融资方面得到了支持。民企债券融资有很大的增量,推出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直接和间接支持了49家民营企业发行313亿债务融资工具。当然现在面临一些经济下行的压力,给我们带来一些挑战,包括传导机制上还要做很大的努力。
所以下一步我们要持续通过政策来引导,通过平台的搭建来支撑,解决一些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的问题。一是要继续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逆周期的调节做好。二是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主动投放的力度,这里有一些内部机制,怎么发挥作用。特别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我们监管部门在尽职免责方面还要做一些努力,更好实现对企业愿意放、能放贷、会放贷。三是要用好债券、信贷和股权三支箭,这个大家可能已经关注了,传统信贷已经有了,发债也有了,现在大家比较关注股权计划的落实,我们在这方面还在不断做探索。最后一方面,要推动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财政部做了一些安排,已经挂牌了,发改委也给了很多支持,推动这种补偿机制、分担机制怎么落实好。此外我们和发改委正在联合在信用体系建设上不断努力,总的体现在发挥几家抬的作用,把政策的合力、向心力传导给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让我们的经济更平稳一些,让我们的控风险能力更强,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和出发点。
债转股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债转股还是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努力来推进。债转股的对象主要是市场面临一些困难的,特别是在债务上有困难的,有前景的优质企业。通过去年7月5号以后的努力,我们定向降准拿了5千亿资金对接,去年年底的情况看还是有蛮不错的进展,媒体上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几大行都有了很好的进展,包括建行和大家关注到的农行,农行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前段时间面临一些困难,但是通过债转股农行资金的介入,包括在发债市场有了很好的进展。有的企业在改革当中取得很好的成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资金的进入,同时也有技术,特别是专家团队的介入,直接参与到当中。今天连主任在,财政也在,我们三家都在讨论、推动这件事,取得了很不错的进展,在央行的“双支柱”当中,宏观审慎工具中有专门对债转股情况的考核,正向激励金融机构。五大机构都有债转股的一些机构来具体落实。通过我们央行的降准,机构的设立,同时项目的对接,现在我们有了很好的经验,很好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还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再去推进,希望在宏观杠杆上取得更好的成效。而且这方面不光是国有的,民营的债转股也有,包括前面讲的东方园林,这都体现我们是一视同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