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未来两年增速几何?

瑞银证券
瑞银认为,受基本面恶化影响,未来两年中国工业机器人(IR)预期供应增长而需求放缓可能对厂商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但中国长期机会仍存,全球龙头厂商凭借技术成本优势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2019-20年供需或不平衡

由于下游产业周期性调整,中国IR产量增速由18年上半年20%以上放缓至3季度4%。在较为严峻的宏观形势下,包括汽车、电气和电子(EE)以及通用工业在内主要下游行业在2019年可能会继续面临压力。我们预计IR 需求增速将由2015-17年的43%以及2018年的14%进一步放缓至2019-20年的5%。我们预计销售额增速(2019/20年为1%/2%)将会低于销量增速,原因是我们认为IR均价将因竞争的加剧而出现下跌(外围设备如喷枪不包括在内)。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结构基本上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演变。目前,中国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流向汽车、电气/电子(EE)、金属、塑料和化工、食品和饮料行业。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汽车和EE是两大关键行业,在过去四年占到IR销量的65%以上。

我们发现,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是工业机器人发货量的1年领先指标。2017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下滑至2%,2018年销量增速进一步放缓至-4%,瑞银证券汽车团队预期2019年销量可能会继续以低单位数增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OEM厂商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到汽车均价下滑的影响。因此,我们预计汽车行业的IR需求将会疲软,2019/20年汽车IR的销量增速将为-2%/-3%。一个关键的潜在上行风险可能来自好于预期的新能源车产能扩张需求,因为未来几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增长迅速(瑞银预计2017-21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CAGR 为46%);不过,基于我们的分析,来自新能源车的新增需求不大可能抵消掉柴油车需求下降的水平。此外,根据我们与某工控网(某自动化相关专业网站)行业专家了解得知,新能源车生产线所需的机器人密度要少于传统的柴油车,我们认为长远来看这可能不利于机器人需求。

据我们与业内专家的讨论,我们认为EE IR的主要驱动是智能手机及相关产品。我们发现,中国EE IR发货量与日本相关行业发货量增长之间有较强的关联。这种情况是合理的,因为日本EE产品和中国EE IR的推动因素(包括智能手机、半导体生产等)都比较相似。日本相关行业发货量的增长可能是中国 EE IR需求的参考指标。据瑞银日本机械行业分析师 Hikaru Mizuno 的报告(参见"Machinery sector: Assessing the cycle and structural factors",2018年12月3日), 有迹象表明电气部件和附件需求可能接近底部,因为电气部件和装置的发货量-库存增长差值指标已经有11个月为负,达到该幅度的差值在2018 年9月前仅发生过三次。这表明行业最早有可能在19年上半年见底。

不过我们认为,在见底之后不大可能很快出现明显复苏EE IR需求历来就存在周期性,且EE IR销售与3C(主要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产量增长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与汽车行业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2017年,二者的增长开始出现分化,这主要是因为苹果公司当年对iPhone X进行了技术升级,这使得中国的上游企业扩大并升级了各自的产能。这个驱动力在2018年消失,导致EE 工业机器人增长放缓。由于未来几年智能手机销量可能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阶段(瑞银智能手机销量预期:2019/20 年增长0/2%,由于苹果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存在下行风险),3C技术升级周期将是更重要的因素。总体来看,我们认为EE行业在2019 年有见底机会,最早在2019 年中期出现。不过,复苏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我们预计2019/20年EE IR销量增速分别为3%/5%。

据CRIA 的数据,通用工业(我们将通用工业定义为除汽车和EE 之外的制造业)贡献了2017年IR总销量的20%左右。目前,金属、化工和食品饮料是通用工业中采用IR的主要产业。由于整体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我们预计通用工业的IR需求增长将会下滑;但鉴于渗透率较低以及下游产业更为多元化,我们预计通用工业的IR需求增速仍将高于汽车和EE行业。 

我们认为今后几年全球品牌可能降价,原因是:1)全球品牌的平均毛利率很高,2017年为32%(我们认为其在华业务的毛利率甚至更高);2)全球品牌正在中国大举扩张产能,而部分国内一线品牌也在这样做,我们估算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产能到2020年有望增长13万台以上(我们估算目前年产能约为20万台);3)四大厂商可能下调工业机器人均价以刺激外围设备销售。我们的渠道调查显示,国内外品牌均已开始降价。总的来说,我们预计今后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公司的利润率可能滑坡,且国内二线厂商的利润率降幅可能更为明显。

中国市场长期机遇仍存,主要利好于全球龙头厂商

尽管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低迷而导致短期波动,但我们看好中国IR市场的长期增长前景。长远来看,我们认为中国IR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工业化步入中后期阶段、劳动成本不断上涨、IR产品更加经济以及渗透率更为广泛。我们的测算显示,2020 年之后一台165公斤6轴IR的回报期不到一年半。由于回报期较短,公司将会更有动力进行投资。据CRIA的数据,中国39个行业(总计为41个)和110 个子行业(总计为114个)已经开始采用IR,但大部分行业中的IR渗透率非常之低。中国的IR渗透率(97 台/万名工人)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前十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25台/万名工人)。根据日本、德国和韩国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的IR行业将会伴随着经济转型、持续上涨的劳动成本以及政府政策而受到产业升级的推动。

我们预计到2025/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将达到150/230万台(2017年约为50万台),相当于2020-30年的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8%。

中国市场长期机遇仍存,外国龙头厂商可能会凭借技术/成本优势而赢得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国内一线厂商已经掌握了生产优质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技术。但国内厂商在技术层面无法和国际品牌竞争,一线和二线厂商都是如此。我们认为造成技术差距的原因有三个:1)三大核心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质量;2)制造工艺;3)核心部件的协同沟通,这主要由软件开发决定。我们认为就前两项因素而言,国内外的技术差距有望在短时间内缩小。但国内厂商在第三项上很快赶上全球品牌的可能性不大。国内一线品牌和四大厂商等全球品牌相比没有成本优势,主要原因包括:1)工业机器人制造并非劳动密集型行业;2)中国公司的生产规模较小;3)基于我们的渠道调研,国内厂商采购减速器的价格较高(国内品牌的减速器采购价是全球品牌的1-3倍);4)国内品牌的伺服系统自供率较低。

我们认为今后2年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持平,在通用工业领域获得的份额有望部分抵消它们在电气电子和汽车行业的份额损失。我们预计2020年后全球品牌将继续主导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并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73%升至2025年的78%)。国内品牌将出现整合,原有业务或为工业机器人业务提供支持的龙头自动化企业应成为长期胜者,并从小型国内同行那里夺取市场份额,短期和长期来看都是如此。

本文来源:瑞银证券,原文标题《工业机器人未来两年增速几何?》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