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此加入管涛的《读懂人民币》
本期提要
- 深度解剖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出海案例
- 打击进购偏汇的政策逻辑
- 20年前的金融监管科技
正文阅读
一提到资本管制,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丑陋的东西,是不好的事情,但是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资本流动管理不是蛮干,而是一门艺术。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香港的个人人民币业务
一个案例是香港的个人人民币业务。2003 年年底我们在香港推出个人人民币业务,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通过官方渠道支持人民币走出去的一个重大举措。
此前境外也有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但以现金交易为主,流量大存量小,大多是快进快出,我们对此既没有监管也没有数据。2003 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发布了一个公告,宣布由人民银行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的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业务提供清算服务,通过由正规的银行体系提供清算服务,使香港的人民币业务由暗转明。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判断,即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人民币和港币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可兑换,只不过政府没有监管也没有数据,隐藏着很大的风险,所以通过这样一个正规的渠道把它引入可监管、可监测的渠道。
但是,香港是自由金融市场,而内地针对金融外汇有很多管制,对于跨境的人民币流动使用是要有管理的。之前大家一直担心境内的人民币管理起来都有很大的困难,如果人民币到了香港我们该怎么管?
不能违背一国两制的原则,不能破坏香港的自由金融市场秩序,这是一个重大的前提。怎么办?
当时我们就想出了很多办法。首先把香港的个人人民币业务通过一个渠道归总起来,这样就可以统计和监管了,所以需要挑选香港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我们当然希望挑选一家内地的机构,但香港是自由金融市场,不能指定哪家机构来做,后来我们设定了三条标准,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要求这家机构在香港和内地都有丰富的网络,因为只有网络丰富,才能为银行提供良好的清算服务。按照这个标准,只有中银香港符合条件,所以中银香港就被选出来了,由此把香港和内地之间的跨境人民币往来联通起来。
其次,由于我们对香港的个人人民币业务有很多管理上的要求,因此要通过内地的央行和中银香港签订清算协议,并在中银香港需要履行的义务中加入内地的监管要求,比如汇款每天等值不超过五万人民币、兑换每天等值不超过两万人民币、存款只能是香港本地居民等。
这是主协议,之后再由中银香港拿着这个主协议和香港当地的人民币业务参加行签订清算协议,如果接受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就可以进入清算渠道,如果不接受就不能享受清算服务。
这是商业自愿,香港银行可以不接受,以前怎么玩继续怎么玩。但是如果签了协议,香港的监管部门就可以按照协议来检查银行有没有执行清算协议的要求。如果没有执行,那么香港的监管机构就有理由怀疑其经营不审慎。
为什么?因为这些银行是按照商业自愿的原则签订的清算协议,不履行义务当然经营就不审慎。所以由主协议到协议,再到监管部门的检查和督促,这就形成了一个监管的闭环,等于把内地的监管要求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传递到了香港。
当然,我们同时也强调只要资金进入内地,就要执行内地的监管规定。
香港的个人人民币业务案例表明,内地政府想要进行监管,可以通过很多成熟市场的做法实现。比如现在大家谈的比较多的银行在做外汇业务时要履行展业三原则,包括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调查,而这三原个则都是国际上在反洗钱、反避税、反恐融资中的普遍要求,我们只不过是把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延伸到外汇业务管理中。
案例二:打击进口骗汇的政策逻辑
还有一个案例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了让人民币不贬值,又不想消耗外汇储备,就只能加强外汇管理,而在加强外汇管理中有一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进口骗购外汇。由于周边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比较强,市场出现了资本外流。而在 1996 年年底我国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企业进口用汇可以直接到银行去办理,所以很多不法企业伪造进口报关单到银行去购买外汇。
但是银行在做业务的时候只能负责表面的真实性审查,没有能力对交易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为了堵住进口项下骗购外汇的漏洞,政府采取了一些手段,在金关工程下开发了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银行、海关、外汇局三家联网。企业到银行付汇的时候,银行通过刷企业的 IC 卡就知道它在海关有没有报关、货物有没有到岸,如果货物到岸了,银行就把外汇付出去,这笔付汇的信息会马上进入外汇局的系统,外汇局就会开始做进口付汇核销,把资金流和货物流进行匹配,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监管的闭环。
在以前没有联网的情况下,企业拿假报关单给银行,由于海关和银行之间没有联网,银行也没有能力凭报关单去判断企业到底有没有进口。联网之后,银行在办理业务之前就可以知道企业在海关有没有记录。
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叫监管科技,就是在监管过程中采用大数据。其实 20 年前国家就开始这样做了,当时中国政府开发了一个三金工程——金宏工程、金关工程、金税工程。讲的就是监管的电子化、信息化。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提高管理的效率,这是我们的经验,而不是现在才有的东西。
我认为现在很多人喜欢造概念,就像吴敬琏老师说的,造了很多概念,但总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享受 20 年前就开始实行监管科技的好处,比如个人用汇每人每年的额度是五万美元,当时就有一个系统叫居民因私结售汇的管理信息系统,所有结售汇的实时额度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查到。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升级到可以查分拆的结售汇,没有这项技术我们就不可能享受个人结售汇年度总额管理的便利。
以上就是我们这部分的内容,我是管涛,谢谢大家!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