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四大证券报今天说了什么?

证券时报连发两文,分别指出应让“卖出”评级研报成常态,投行人士称“风险是涨出来的,希望市场能降降温。”上证报关注沪指能否再现周线九连阳,同时称本轮沪指周线连阳与2015年相比显得“比较急”。中证报和证券日报则未发表相关评论。

A股本周延续强势,截至周四收盘沪指五连阳,站稳3000点上方。与指数接连上攻相对应的是,前期暴涨的股票也继续演绎“冲上天”的态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沪指昨日放量收出十字星,盘中一度跌近1%,收盘涨幅仅0.14%,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则小幅下跌,市场多空分歧进一步加剧。而随着昨日中信证券给予连续五天涨停的中国人保“卖出”评级,尤其是《证券时报》今日对这一举动的表态,让市场高度关注证券行业四大报对当前市场的讨论。

《证券时报》:让“卖出”评级研报成为常态

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中信证券认为中国人保A股显著高估,因此首次给予“卖出”评级,预计合理估值区间为每股4.71-5.38元,预计未来一年潜在下跌空间超过53.9%。在A股市场,券商给予一家公司“卖出”评级并不多见,因此中信证券报告立即引发广泛关注。

在今日头版中,《证券时报》发表题为《让“卖出”评级研报成为常态》的文章称,和海外市场相比,A股市场上看空报告更加少见,这是因为A股市场做空机制更加不完善,“做多”仍是获利的主要方式,出具看空报告对券商研究部门来说是一件不讨好、甚至是有风险的事情。

文章认为,价格机制是股市的灵魂,而价格机制要正常运作,有赖于各方力量的制衡,做多与做空、增持与减持、增发与回购,均是市场上重要的镜像关系,对立双方力量平衡形成的最终价格,可以避免市场偏离正轨太远,有利于降低市场失控的风险。

文章最后表示,A股价格形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有赖于市场形成更有效的内在制衡,研究报告则是这种制衡局面能否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市场上“卖出”评级报告像“买入”报告一样成为常态,市场一定会健康得多。

在今日另一篇文章中,《证券时报》还对近期多家热点公司发的风险提示表示关注。这篇题为《市盈率高处不胜寒 多家热点公司警示风险》的文章提到,7日晚间,近期一批人气股同时发布风险提示,包括2月11日至3月7日累计涨幅达到156.46%的中信建投,13个交易日录得11个涨停板的大智慧,近10个交易日录得8个涨停的市北高新,以及连续4日涨停的浪潮软件。

文章援引摩根士丹利观点称,高成交量难以持久,与2014年12月类似,券商的估值在未来两个月可能会波动并呈下降趋势。一位投行人士也表示,“风险是涨出来的,希望市场能降降温。”

上证报:时隔四年沪指能否再现周线九连阳?

《上海证券报》则关注沪指能否实现周线九连阳,文章提到,周四上证指数震荡收涨0.14%,并将周线涨幅扩大至3.75%。若周五市场不出现猛烈下跌,则上证指数有望迎来周线9连阳。回顾历史,自2000年以来,沪指周线9连阳此前仅出现过5次。最近一次要回溯到2015年1月。

文章提到,可以简单推断,或许只有在牛市真正确立之时,沪指才可能录得周线9连阳的强势表现。换句话说,沪指周线9连阳可以作为判断牛市是否成立的特征之一。

不过文章同时也指出,与之前相比,本轮沪指周线连阳还是存在某些不同之处,背后隐藏的意味值得探究: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上证指数收获了一波周线9连阳,累计涨幅约35%,且同样伴随有成交规模激增。但是,当时沪指周线9连阳发生在牛市的加速阶段,起涨点距离前期底部已经反弹了超过25%。

本轮沪指周线连阳完全发生在行情初期,可谓同时完成了筑底与加速的过程,与2015年相比,显得“比较急”。

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上证指数同样收获周线9连阳,且确实发生在牛市筑底阶段,起涨点1093点与“世纪底”998点相距不远。但是,当时沪指周线9连阳并未伴随成交量增加,实际成交放量发生在2006年的二季度。

本轮沪指周线连阳在筑底阶段便出现成交规模激增,与2005年相比,显得“有点猛”。

虽然涨得“比较急”、资金“有点猛”,但在经历了数轮牛熊更替之后,资金也会进行总结并实现进步。本次沪指再迎周线连阳走势,筑底、加速、放量一气完成,也不排除就是一种资金自我进化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只有《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报》发表上述对A股市场的讨论,另外两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日报》则未发表相关文章。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金卡会员,马上领取2019全球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