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快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自留弟
发展战略很清晰,资产质量有隐忧。

本文来源:自留弟 (ID:biahuashuo),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长沙银行一家挺别致的银行。首先来看他的战略定位,长沙银行致力于打造“一家智造快乐的银行”。这个战略定位很有新意,也接地气,把商业逻辑和文化气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从宣传传播上的效应来看应该也会比较好

所谓商业逻辑,按照长沙银行在年报中的解读,其实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深刻、透彻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从而让客户的体验变得愉快。

所谓文化气息,我们知道长沙是娱乐文化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栏目几乎是全国皆知。所以,长沙银行主打快乐品牌,可谓是与当地的品牌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是各方面都喜闻乐见的。此外,长沙银行也把快乐文化融入了内部工作环境,强调“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长行”的文化主张,并视之为吸引客户和人才的重要软实力。

这么来看,长沙银行是一家充满激情的银行。2018年长沙银行成功在A股上市,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也确实是豪情壮志。我们从今年长沙银行董事长在年报上的致辞也可以看得出来。

长沙银行今年的董事长年报致辞在今年上市银行的年报中是算得上非常出彩的。总体上看立意很高、思考很透、文彩很好。

相比上市带来的融资渠道和品牌形象,长沙银行在年报中更加强调上市对内在管理提升与蜕变的契机作用。提出把公司治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构建了战略管理体系,对战略的执行与落地进行每季复盘。说明这家银行的执行力抓得还是比较紧。

长沙银行在金融科技上拿出的不破不立的情怀和魄力也令人印象深刻。在年报中提到,如果说上市联通了资本市场,那么新的核心业务系统上线则是敲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长沙银行提到,在新的核心系统上线之前,都是通过“补丁加补丁”式的核心系统在勉强支撑着业务发展,影响了业务转型,也制约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变革。为此,长沙银行把新的核心业务建设视为事关战略转型全局的战略性举措,举全行之力在2018年建成投产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基本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IT架构,才使得智能化、平台化的智慧银行建设真正成为可能。长沙银行这一段描述其实切中了很多中小银行的痛点,但同时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真的要搞金融科技,就需要切实拿出不破不立的重构性举措,如果还是不停地打补丁,不去啃硬骨头,就真的会是战略性的失误,长久来看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战略性损失

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长沙银行对战略转型在组织架构和文化基因上的深度认知。长沙银行在年报中提到,战略转型如果只是在业务层面做文章,而不对组织、文化进行刮刮骨疗毒,就必然浅藏辄止、沦为空谈。为此,该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的变革和重塑,真正对标移动互联网对银行组织和文化的要求,追求人的敏捷和组织的敏捷。我们知道,传统银行的科层制文化根深蒂固,甚至一度把有人把银行称之为“去能力化”的地方,但是,随着市场的深化和金融科技的渗透,专业化人才和平台化组织能够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从整个银行业来说很大程度上了全要素生产率,对一家银行来说是更是竞争力的硬核和底层来源。长沙银行作为一家中部的银行,能够有这样的先进理念和变革魄力,确实不容易。

在致辞的结尾部分,结合热门影片《流浪地球》,表达了坚定转型、强化执行的决心,堪称精彩。

那么长沙银行干的怎么样呢?从数字上来看,规模扩张的很快,近三年资产增长了37%,贷款增长了72%,营业收入增长了39%,净利润增长了40%,经营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但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的总额增长了85%,逾期三个月以内的贷款增长了80%,资产减值损失增长了54%,可见,资产质量的控制没有跟上规模扩张的步伐。

其实,长沙银行碰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型城商行的普遍问题。不过,随着上市的成功,长沙银行结构优化调整将获得更大的回旋空间,从年报致辞中来看也会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总体来看,长沙银行战略清晰、区域优势明显,但资产质量的控制压力还是比较大。成为京广线以西、关内数一数二的城商行(长沙银行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同在A股上市的贵阳银行,但净利润却要低于贵阳银行,说明长沙银行在发展质量上还要赶超),潜力很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