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战结束后的第五年1923年,原本期待迎来和平、繁荣的德国人民,怎么也没想到,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悄靠近,并且将这个国家再次送上难以回头的战争轨道。
一战后惨败的德国组建了民选的魏玛共和国政府,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魏玛政府除了偿还战胜国巨额战争赔款,还需要面对工业衰退、领土丧失带来的困境。
为了尽量满足德国民众的生活,魏玛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振经济。但是政府的税收根本无法维持财政开支,德国选择了赤字货币化政策。
德国没能控制好赤字货币化的力度和节奏。从1923年5月起,纸马克的数量开始失控。
当年11月一个月时间内,美元兑纸马克的价格已增长了8912%,4.2万亿纸马克只能兑换1美元,魏玛政府信用扫地。
1923年,一名德国家庭主妇将纸马克塞进炉灶烧水
相似的情景在六年后于日本再次上演。
连年巨额的战争消耗以及关东大地震、“昭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叠加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当时尚不完善的日本金融体系遭到毁灭性的冲击。
从1927年起执掌日本大藏省(即现在日本财政省前身)的高桥是清,在1930年代初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时,让日本央行直接为政府的财政赤字提供融资。
此外,他还通过放弃金本位、贬值日元等手段促进日本出口。
1936年,高桥是清遭到日本军部暗杀,此前日本央行直接为政府提供融资的措施逐渐失控,越来越多的钱流向军部,日本也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在不久后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还没有“直升机撒钱”这样的名词,但是德国、日本相继采取的赤字货币化政策和央行直接为政府赤字提供融资等政策,实际上相当于两国“财爸”直接为政府的债务买单,可以说是直升机撒钱的前身。
如今,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多个国家开启直升机撒钱: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宣布财政刺激政策,直接给企业甚至个人发钱,以期提振经济。
时隔不到一百年,直升机撒钱再次在主要经济体中出现,旧秩序的丧钟已经敲响,全球格局将迎来剧变。
美国、德国、英国,纷纷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
1969年提出“直升机撒钱”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当时可能被他视作玩笑的这一概念,在50年后的今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发达经济体使用。
最近的一次“直升机撒钱”莫过于美国前不久批准的救济法案,美国拿出差不多10%的GDP向社会发放救济资金,其中包括向大多数美国人每人发放1200美元的支票:
根据申报者2019年的纳税申报单和2018年的信息,个人将最多获得1200美元现金支票,夫妻将最多获得2400美元,每个小孩将额外获得500美元;
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及夫妻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时,该福利将开始逐步减少;个人年收入达到9.9万美元、夫妻年收入达到19.8万美元时全部取消……
这简直和当年弗里德曼描述的情景一模一样:
一架直升机飞过社区上空时撒下美元钞票,这些钱被居民捡走,他们将此视为意外之财并进行消费,带来实际产出增加,从而助推经济增长。
稍早些时候,面临经济前景的巨大不确定性,欧洲经济的顶梁柱德国也宣布“撒钱”:
德国财长舒尔茨拟推出一项用于救助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民生政策,计划总预算为500亿欧元。
方案包括,小企业主(1至5人就业的公司),个体户如艺术家、职业摄影师、护理员等,每月可得到9000欧元的补贴,为期三个月; 5人至10人的公司可获15000欧元的补贴,为期三个月。
德国为了应对疫情而推出的财政刺激方案,累计占到了德国GDP的近16%。
刚刚从欧盟跳船的英国则在两周前宣布了300亿英镑的财政刺激计划。
最猛药方还是无计可施?
通常来说,在经济前景不明朗时,央行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是常规货币政策,利率降到零而被迫采取量化宽松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直升机撒钱则是极端货币政策。
但如今,直升机撒钱似乎已经成为了欧美国家的“常规操作”: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长期维持零利率的欧洲和日本一直在讨论直升机撒钱,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德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要么准备执行这一政策,要么已经开着直升机给民众、企业发钱了。
乍一看,直升机撒钱不是对老百姓是好消息么?
从天而降一笔钱,虽然平均在每个人头上不算很多,但是在很多行业不得不停工,不少人失业的情况下,这也可能是一笔救命钱。
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
要是在平常,这些政府发的钱,人们可能拿去下馆子、买衣服、出国旅游,如今,这些钱只能用来去超市抢卫生纸、抢罐头和泡面,甚至抢口罩(如果能抢得到的话)。
我们不要忽略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求关系:疫情不仅带来的是需求降低,更重要的是,停工停产带来的生产和供给暂停。
换言之,现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在很多国家都暂停了,但是老百姓却多了一笔钱,结果是什么?
显而易见,通货膨胀。钱多了,东西少了,自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涨上去了。
在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制定的通胀目标一直难以实现,这也成为过去相当一段长时间里央行们无法加息的最大障碍之一。
但是,直升机撒钱之后,发达国家恐怕不得不面对的是,大量印钞、甚至把支票寄给每个公民之后的后果:超级通货膨胀。
对欧美来说,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欧洲一些国家虽然宣布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但是钱从哪里来?全球最近都在闹美元荒,美国却给国民、企业直接撒钱,未来美元的信用还撑得住吗?
欧洲:债务危机的魅影
平日争吵不休的欧盟,如今面对疫情,却表现出罕见的团结。
对疫情最为深重的意大利,德国、法国伸出援手,不仅提供医疗物资,德国甚至还将一些重症患者接到德国进行救治,给已经崩溃的意大利医疗体系一丝喘息之机。
在对抗疫情的财政救济上,德国、法国、意大利相继出招,为挽救欧洲不会再次陷入衰退而竭尽全力。欧盟也称,将允许成员国有更多的财政赤字。
但是,对不少南欧国家来说,上次欧债危机的钱还没还清,加上连年经济疲软,已经是经济支柱的旅游业又在疫情中受打击最深,如今大规模财政刺激意味着这些国家又要举债来刺激经济。
数据及图表来自欧盟统计局
以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这三个南欧国家为例,在上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这三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一度非常高,例如西班牙的财政赤字在2009年达到GDP的15.1%,2013年欧债危机时也达到13.2%。
近年来,随着这些国家经济活力逐渐恢复,以及欧洲对这些国家不断的援助(尤其是希腊),其财政赤字状况得到改善,希腊甚至连续三年出现财政盈余。
如今疫情冲击经济增长,尤其是旅游业。在这三个国家,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对GDP的贡献均超过10%,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今年经济很可能陷入负增长。但政府的财政收入未必增加,政府也相继出台财政刺激政策,这只会让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例如,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该国将拿出2000亿欧元来振兴经济,这占到了西班牙GDP的20%,其中超过一半是政府直接出资,可想而知,该国未来又将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这笔钱怎么还?谁来还?
上周,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采取视频会议的方式讨论如何紧急应对疫情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不是通过发行债券来提振经济,就是核心议题之一。
但是,在这场长达六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后,各国领导人唯一达成的共识是责成财长们进一步研究如何设立共同基金对抗疫情。
这对本来就有浓烈疑欧情绪的意大利、西班牙来说,显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
尽管这两国都宣布了巨额资金的财政救济方案,但是能不能再从欧盟其他成员国手中借到钱,其实他们也没底。
德国、荷兰等较富裕国家对“债务共享”、“团结一致”等字眼唯恐避之不及,哪怕这次应对疫情的债券被命名为新冠债券,这些欧洲北方国家也未必愿意伸出援手。
因此,不论是财政状况较好的德国、荷兰,还是财政状况较差且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意大利、西班牙,在这次疫情后,不论欧盟怎么做,都会对欧盟丧失一些信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警告,疫情后引发的政治反应,可能会令欧盟走向终点。
不可否认,欧盟各成员国对抗疫情的决心和团结性是罕见的,但是未来,欧洲是不是会再次背上一大堆不堪重负的债务?
更何况,即便是欧洲经济第一大国德国也承认,今年经济将陷入衰退。疫情过后,德国还会出手相助吗?
曾被视作全球化样板的欧盟尚且如此,有分析指出,这次疫情意味着全球化时代的终结,人类社会又将回到民族国家的时代。
美元:衰落的开始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参加到直升机撒钱大军中的还有全球综合实力最强大的美国。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大一个因素就是美元荒。
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货币和外汇储备中最重要的货币,人们前段时间发现,市场上的美元突然不够了,这才疯了一样抛售几乎一切资产,只为换回一些美元。
最近,为了缓解美元荒,美联储和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士央行和欧洲央行采取一致行动,降低企业从这些国家的银行获得美元的成本。
近几十年中,只要美国遇到危机,印钞票刺激经济就是美国最重要的选项。
二战之后,全球70%的黄金储备集中在美国,美元开启金本位,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主要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
换言之,对于美国之外的国家来说,赚取美元就等同于赚取黄金,一沓沓绿钞票就是一块块真金白银。
但是,随着战后各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全球的产品越来越多,贸易越来越频繁,可是,黄金只有这么多,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却越印越多,已经很难继续维持金本位。
于是,在1970年代初,当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时,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尽管如此,美国依然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综合实力,把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又和石油挂钩,从那时候开始,全球的石油交易只能使用美元。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发展工业,更不要提想要提高综合实力。在与石油挂钩后,美元的地位不降反升。
当美国经济低迷时,美国采用种种货币和财政手段,大把大把印美元,这次美国直升机撒钱只是最新的例子。
这些美元会在全球流动,推高各个经济体,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通胀。美国用这些钱在全球各地买买买,把美元实际上分散到其他经济体,那么通胀的风险就会被转嫁至他国,其他货币贬值,但美元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但是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美国印钞的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国国会一波三折通过了总额7000亿美元的救助法案。但如今,我们很难说美国经济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已经到来,美国的救济方案就已经超过2.1万亿美元,是当时的三倍。
根据美联储最新的每周资产负债表更新,截至4月1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达到创纪录的5.811万亿美元,仅一周就增加了5570亿美元;加上周四周五这两天美联储的负债增量,美联储负债在本周末将达到大约6万亿美元。
在过去三周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1.6万亿美元,这已经相当于2012至2014年中15个月里所有第三轮QE的总量。
按照现在美联储的措施,到今年年底,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达到创纪录的9万亿美元。
如今,美国开足马力印钞,一沓沓钞票从天而降,史无前例的印钞速度或许会引发美国走向“超级通胀”,到那个时候,美元的地位如何保障?
疫情之后,等全球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美联储不可能立刻缩表,减少债务,当这笔钱流向全球,尤其是流向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这些地方或许会再次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财富缩水,那么可能又会引发新一轮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公司债:不断膨胀的火药桶
如果美国真的出现超级通胀,潘多拉魔盒中的另一个魔鬼也会伸出魔爪,这就是美国的公司债。
华尔街见闻此前在《这才是市场真正的“魔鬼”》一文中详细分析过美国公司债可能带来的危机。
要知道,推动美国11年长牛的主要动力并非企业盈利水平提高,而是企业发债,然后用借来的钱回购股票,人为推高股价。
有研究指出,美国企业的总利润仍停留在2014年的水平,企业利润占GDP仍停留在2005年的水平。
美国上市公司中有接近40%都在亏钱,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剔除经济危机期间的最高水平。如果剔除五只科技龙头股:Facebook、苹果、亚马逊、微软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标普500指数的盈利增长几乎为零。
市场份额巨大的科技行业巨头独自吞下大部分利润,其他行业的窘境自是可想而知。支撑美国经济“繁荣”的就是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
但是,今年以来,包括福特、卡夫亨氏、梅西百货、西方石油等知名公司的债券评级均被降至垃圾级,波音评级距离垃圾级仅一步之遥。
美联储对此当然都看在眼里,因此从3月初开始就不断向市场释放廉价资金,求的就是公司债这个泡沫不要破灭。
上周,两位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和耶伦甚至已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支招,认为美联储可以请求国会授权购买有限数量的投资级公司债。
如果有朝一日美联储被允许入场购买股票和债券,那么理论上,拿到钱续命的企业就可以一直活下去,不会有违约,也不会有崩盘。
但这不代表危机就可以避免:美联储的廉价资金或许能救得一时,却无法解决企业盈利能力疲弱这个核心症结。
美国很多企业如今盈利能力大不如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便宜钱用久了,安逸了,慢慢失去了活力。
现在美联储救他们的方式竟然是继续给他们便宜钱,简直就是饮鸩止渴!
如果联储继续廉价资金让企业寅吃卯粮,苟延残喘,只会造就出越来越多的僵尸企业,让整个美国经济失去活力。
更何况,刚才我们分析过,如果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断的情况下,美国“超级通胀”来临之后,美联储又不得不通过及时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
这种事美联储也能干得出来。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严重,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CPI涨幅达到两位数。
美联储不得不通过加息来缓解通胀压力,1983年初美联储开始收紧流动性,期间连续加息11次,联邦基金利率从8.5%上调至11.5%,此次加息周期直至1984年8月方才结束。
图表来自快易理财网
彼时,美国企业的负债率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很多公司现金流充裕,因此,当通胀数据控制到3%以下时,美国股市还迎来了一次短暂的牛市。
但如今,情况完全变了。美国上市公司没有钱,还借了一堆债,如果未来美联储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应对超级通胀,对这些公司来说,并不会是好消息。
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再想要借钱,不论是回购股票还是扩展业务,成本都会大幅上升,他们面临的局面不会再是便宜钱随便捡的时代了,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直升机撒钱,开启全球新变局
如今,欧美为了应对疫情引发的恐慌,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虽然能救得了一时,却是饮鸩止渴,为未来进一步的危机埋下更大的隐患。
欧洲因为上一次欧债危机已经离心离德,争吵不断,还未完全从伤痛中走出来的欧盟,又将面对这次经济冲击,未来,即便不分崩离析,欧盟恐怕也会元气大伤。
美联储印钞的速度前所未有,固然可以转嫁危机,收割全球的羊毛,但这对美元信用的伤害将是巨大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种商品数量太多了,也就不值钱了。美元的竞争者势必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下一次危机来临时,美元的镰刀是否还依然锋利,就未可知了。
美国企业盈利持续停滞不前,股价依靠借债回购推高,如今美国股市崩盘、未来如果这些美国企业不倒,那么还剩下多少活力,值得怀疑;如果因为美联储要应对未来的超级通胀,这些企业还不上钱,等待着全球经济的可能是更大的一轮危机。
毫无疑问,还不到100年,主要经济体又拿出了直升机撒钱这一招,摆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深刻的全球性变革。
新的时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