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决定了风格切换和全面牛市?

沧海一土狗
二季度经济增速恢复为正,三季度更高是确定性很高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股必然会有很不错的表现,而经理们又在追逐相对确定性,导致6·30成为一个风格转换的巨大分水岭。

历史经验

7月1日以来,上证指数大涨5.63%至3152点,其中,非银板块涨得最凶,三个交易日涨了14.35%。

牛市真的来了吗?为了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回顾历史经验。

最近的一次大牛市是2013-2015牛市,那轮牛市最早启动于2013年初,只不过先是局限于创业板:

创业板指数从2012年12月31日的708点上涨到2014年底的1460点,涨幅106.33%。

上证指数却没有那么早,直到2014年7月下旬才开始启动:

第一阶段:2012年12月31日至2014年7月17日,下跌7.96%。

第二阶段:2014年7月18日至2014年12月30日,上涨54%。

但是,在第二阶段创业板表现一般:

第二阶段:2014年7月18日至 2014年12月30日,上涨11.22%。

在此之后,还有第三个阶段——全面牛市的阶段,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6月12日,

第三阶段:创业板指数上涨167.08%,上证指数涨了63%。

总结下来,2013-2015年牛市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局部牛市,

第二阶段风格切换,

第三阶段全面牛市。

如果我们身处在一轮始于2019年的牛市当中,那么,我们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风格切换阶段。

在最近三个交易日,上证50指数大涨,三个交易日累积上涨7.38%,同期创业板指数仅仅上涨1%,市场风格正在迅速切换。

风格分化的原因

6月30日的半年股市策略《股票市场回顾与展望——宏观逻辑的视角》交叉运用了两个逻辑框架,分析了股市风格分化的原因,并得出一个结论:

6月30日是市场的分水岭。

一、配置逻辑:

1、居民选择配置风险资产和安全资产的比例;

2、基金经理选择配置成长股和价值股的比例;

二、成长股和价值股不同的影响因子:

1、成长股的影响因子包括社融增速、利率水平和个股行业和成长空间。

2、价值股的影响因子包括经济基本面、社融增速和利率水平。

在6月30日之前,整个宏观经济表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1、社融增速较高;

2、经济复苏较弱;

从居民配置的角度来看,较高的社融增速给整个市场注入了充足的安全资产——存款,但是,居民意愿的风险资产/安全资产比率是相对稳定的,安全资产的增加会带来风险资产的增量配置需求,而风险资产价格的量是固定的,最终资本市场通过风险资产价格的上涨来满足居民的配置需求。

居民决定增配风险资产的总量——增配多少基金,基金经理决定如何在成长股和价值股之间分配。

在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处于弱复苏的状态,复苏节奏受各种外力的扰动,而弱势的经济基本面会严重制约价值股的反弹,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基金经理更加偏好受基本面影响更小、确定性更高的成长股。

社融增加导致风险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而宏观环境导致基金经理更偏好成长股,最终导致了风格的分化:

尽管大家都涨了一些,但成长股跑得远远好于价值股。

风格切换的原因

7月1日,风格骤然切换。

这一轮风格切换有一个大背景:6月11日(二次疫情爆发点)至6月30日,创业板上涨了10.73%,同期上证50仅仅上涨了1.15%,风格分化走到了极致。

市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节点走极端呢?

今年上半年是成长股的大年,所以,大家都有些剑走偏锋,把成长股的仓位加得很高——越偏执的排名越高。

基金经理为了半年报业绩排名,在6月30日之前,很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加仓上半年跑得好的科技、医药和消费。

于是,风格分化在6月30日走上了巅峰,当日创业板指数跑赢上证50指数2.2%。

尽管在6月18日陆家嘴论坛高层对经济复苏有了很积极的定调: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但是,市场对价值股的兴趣依然不大,都在搞成长股。

直到6月30日过去,财新PMI公布,实际值51.2远高于预期的50.5 。

发令枪一响,基金经理们纷纷开始平衡自己账户的风格,从极度偏向成长往价值成长均衡调整。

为什么非要调整呢?二季度经济增速恢复为正,三季度更高是确定性很高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股必然会有很不错的表现,而经理们又在追逐相对确定性:

630之前加仓成长股是一致预期,630之后则需要放眼整个下半年,价值股就有了更高的确定性。

确定性的追逐导致了630成为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前后风格都极为极端。不难想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价值优于成长的风格将被经济数据进一步强化:

1、通胀数据:PPI环比大概率转正;

2、社融增速:同比增速超过5月;

3、二季度经济数据:同比转正;

4、地产销售同比增速超过5月;

全面牛市来了吗?

经济基本面的稳健复苏基本上确保了风格切换,那么,这波行情仅仅是一波基金经理平衡账户带来的风格切换行情吗?不仅仅是,最近三个交易日有大量的增量资金入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成交量持续扩大,近三个交易日分别为8999亿、1.08万亿和1.17万亿;

2、创业板没跌,反而涨了1%;

增量资金的入场使风格切换得很顺畅,并且,让市场有了牛市的潜质。

牛市意味着风险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根据上文的框架,这又取决于风险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

风险资产配置需求=【居民意愿风险资产/安全资产】*安全资产

安全资产的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它的增速主要取决于社融增速。目前,政策环境是宽信用的政策环境,因此,社融增速有望继续保持2-3个月高位运行。

【居民意愿风险资产/安全资产】(往往被叫做居民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则较为复杂,包括风险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持续的时间以及波动率,经济基本面状况和利率水平等因素。

全面牛市需要流动性持续宽松和居民风险偏好持续提高,否则,本轮风格切换完成之后,市场又会归于平静。

两种反身性和反身性的终结

首先,居民风险偏好的持续提升依赖于一种反身性:风险资产配置需求的提升推高了风险资产的价格,风险资产价格的提升又会提升风险偏好,风险偏好的提升又进一步地提高风险资产的配置需求。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反身性,可以持续提升风险资产配置需求,推高风险资产价格。

但是,居民入市的手段并不单一,他们既可以买基金,也可以自己下场买股票。至于他们采用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哪种方式赚钱更多更快

上半年市场的反身性比较正向:通过基金入市比直接入市赚得更多,居民就越倾向于通过基金入市,这又会反过来强化通过基金入市优于直接入市。为什么说这个反身性比较正向呢?更高比例的居民通过基金入市会显著地降低市场波动率,而风险资产价格的低波动率可以提升居民风险偏好。

在这里稍微插一些题外话:为什么居民更偏好年化收益14%的高风险固收产品?因为该类产品的波动率为零。但是,这种产品未必比长期年化收益接近14%且无违约风险的沪深300ETF更划算。沪深300ETF的波动率风险更加显性,但高风险固收产品的违约风险更加隐蔽,尽管二者的预期收益率接近,但是,投资者更愿意承担更加隐蔽的违约风险,而不愿意被波动率时时敲打。

所以,风险资产的波动率很关键。

如果很不幸,更多的居民发现直接入市比通过基金入市更划算,最终越来越多的人会嫌弃基金涨得慢,选择自己直接入市。最后的结果就是,随着直接入市的人的比例提高,市场的波动率会飚到很高的水平,抑制了风险偏好的提升,等波动率放大到某个程度,牛市戛然而止。

牛市尾部,跑赢基金的股神比比皆是,代价是超高的波动率。

如上图所示,如果居民直接入市的比例高,波动率会很快提升,最后抑制风险偏好的提升,从而形成一波快牛;但是,如果居民间接入市的比例高,波动率提升得会很慢,对风险偏好的抑制作用会很小,从而形成一波慢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当前的股票市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一、如果这波行情是牛市,并且,2013-2015的故事有参考性的话,目前的市场处于中场阶段,市场风格刚从成长切到价值;

二、是否能走到全面牛市,主要取决于两点:1、社融增速能不能更长时间维持高位;2、经济复苏是否持续稳健;

三、牛市能否走得远取决于居民入场的方式,是更多地采用直接入场的方式还是采用间接入场的方式。

四、居民入场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市场风格,直接入场多市场偏成长,间接入场多市场趋于均衡。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牛市要么终结于流动性收紧,要么终结于高波动率。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沧海一土狗 ,原文标题《关于股票市场的一点看法——兼论风格切换和全面牛市》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