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 120只A股十倍股中筛选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历史最大涨幅均值升至66倍,创十倍用时缩短至7年,熊市回撤更小。
- 极致审美:基金择股能力突出,重仓十倍股净利年化增速升至27%,ROE 17%,毛利率36%,净利率14%,α年化27%,高研发专利、销售费率、现金流。
- 有限收益:基金十倍股持仓总收益均值24倍,收获十倍股涨幅仅46%,加权持仓仅4个季度,普遍业绩持续改善4个季度&股价上行2个季度后买入,业绩高点前4个季度&股价高点前1个季度卖出,波段交易未享受长期收益。
- 25只十倍股基金:年化收益率19%,成立至今收益7倍,风险调整收益优异,淡化择时、久持仓、低换手。
- 基金持股对十倍股影响:涨幅、估值提升,β下降,业绩稳定性提升,经营周转改善。
正文摘要
极致审美:基金重仓十倍股。
- 按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的均值排序,从120只十倍股中取前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
- 涨跌:自起始日最大涨幅均值66倍,至今涨幅均值59倍;四轮熊市跌幅均值-28%,回撤明显更小;创十倍股价用时均值缩短至7年,中后期每涨50%用时更短。
- 公司:北上资金持股比例11%;第一大股东累计质押占比更低20%;管理层薪酬总额更高934万元,但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更低0.6%;研发支出及专利数量均高于全部十倍股。
- 业绩:净利润年化增速27%,收入增速26%,高毛利36%,高销售费率8.7%;ROE均值17%,净利率14%,更高资产周转率0.7次;现金流更充裕13.7%。
- 估值:更高α年化27%,低β0.9;高股息1.3%。
- 主要集中于消费和科技板块,共有22只,占比73%。其中前三医药6只、食品饮料5只、电子4只。
有限收益:波段交易错失一半涨幅。
- 基金十倍股持仓总收益均值2440%,收获十倍股涨幅均值仅46%。
- 十倍股加权持仓周期4个季度,难以享受长期收益。短期业绩考评影响长期持股,长周期考核机制改革正在进行。
- 基金十倍股右侧买入,左侧卖出。在业绩持续改善4.3个季度、股价持续上行2.6个季度开始建仓买入,在业绩拐点前3.6个季度、股价高点前0.8个季度开始卖出,审慎操作以损失收益换取风险控制。
- 组合优化建议:1、减少波段交易,增加持股周期;2、适时减少观测周期,尽早买入
十倍股基金:谁分享了十倍股收益?
- 25只十倍股基金分享了30只重仓十倍股收益。筛选30只重仓十倍股各自持仓最久的基金,共25只基金产品,十倍股基金成立至今年化收益率均值19%,复权累计净值增长率均值741%,同期收益排名处同类排名均值前43%,且风险调整收益表现优异。
- 十倍股基金淡化择时、久持仓、低换手、持股集中。十倍股基金选股能力同类排名42%,择时能力同类排名63%,2019年平均持仓时间同类排名29%。
- 十倍股基金重仓股中十倍股诞生概率更高,前100重仓个股创十倍概率64%,前50重仓个股创十倍概率80%。
基金持股对十倍股影响:业绩、估值、公司治理。
- 交易层面:涨幅、估值提升、β下降明显。
- 基本面:基金参与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 企业治理:ESG提升还未体现。
-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恶化;疫情二次爆发;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十倍股特征是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未来十倍股不代表投资建议。
正文
东吴策略十倍股系列将A股优质高回报公司作为持续研究对象,系列一《A股十倍股群像—20201014》筛选出20年120只十倍股,从涨跌、股权、财务、估值、行业五个角度分析其特殊基因。
系列二我们从120只十倍股中筛选出30只公募基金重仓十倍股,分析发现基金经理具备更极致的审美要求和优秀的择股能力,但他们只获得了十倍股上涨区间46%的收益。进而我们筛选出25只长期持仓十倍股的基金,从交易及学习效应给出基金组合优化建议,并筛选出基金经理眼中,20只未来可能的十倍股。
1. 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
120只A股十倍股中的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
《A股十倍股群像——十倍股系列(1)》中我们以“上市一年后最大涨幅”和“上市一年至今累计涨幅”两个维度筛选出历史曾创十倍涨幅且至今依旧表现优秀的120只十倍股。
系列二我们从基金经理视角出发,在120只十倍股中筛选出过去20年30只被公募基金长期重仓的十倍股,进一步分析基金经理的审美偏好及交易行为。
样本筛选:汇总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2003-2020上半年70个季度基金季报披露的前十大重仓,按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均值排序,120只十倍股中取前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
从样本数据看,2003-2020年上半年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占基金净值均值0.28%,其中持仓前五大公司包括贵州茅台(占基金净值1.1%,69次出现在基金重仓股)、万科A(0.7%,70次)、伊利股份(0.5%,69次)、中兴通讯(0.5%,70次)、格力电器(0.5%,67次)。
2.极致审美:基金重仓十倍股
同样是十倍股,为何独这30只会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公募基金是否真的做到了优中选优?本部分延续系列一的五大视角:涨跌、公司、财务、估值、行业,我们发现基金重仓十倍股将系列一的发现推向更极致审美。
2.1.涨跌:涨幅更高、回撤更小、低换手、用时短
更高涨幅:基金十倍股自起始日最大涨幅均值66倍,至今涨幅均值59倍。
作为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十倍股,这30只股票相比120只A股十倍股有着更辉煌的历史战绩且到目前表现也更加优秀。
统计发现,基金十倍股从起始日至今(2020/6/30,下同)最大涨幅均值6579%VS全部十倍股4451%;从起始日至今基金十倍股涨幅均值5875%VS全部十倍股3220%。
牛熊表现:基金十倍股回撤更小,四轮熊市跌幅均值-28%。
比较基金十倍股和全部十倍股在四轮牛熊市中的涨跌幅发现,基金十倍股在牛市中并不占优,但在熊市中有绝对的安全垫,回撤明显更小。
三轮牛市中基金十倍股和全部十倍股涨跌幅均值分别为997vs843%(05/6-07/10),144vs183%(08/10-09/8),457vs473%(12/12-15/8)。
四轮熊市中基金十倍股和全部十倍股的涨跌幅均值分别为-12vs-32%(04/4-05/6),-51vs-54%
(07/10-08/10),-12vs-19%(11/4-12/12),-36vs-44%(15/6-16/1)。四轮熊市中30只基金十倍股回撤均值仅-27.8%,明显小于全部十倍股-37.0%及全部A股-46.0%,这样的股价表现使得基金十倍股更可能穿越牛熊,长期持有。
用时更短:基金十倍股创十倍股价缩短至7年,中后期每涨50%用时更短。
30只基金十倍股从起始日到股价创十倍所用时间均值为81个月,即7年左右,比120只十倍股100个月(8年左右)更短。其中50%的基金十倍股用时集中在60-120个月,即5-10年。
拆分看每涨50%所用时间,基金十倍股相比全部十倍股,前期用时差别不大(19vs18个月),中后期用时更短(12vs14个月、10vs19个月),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基金十倍股认可度更高,后期股价高位时依然有足够的确定性,因此基金十倍股在中后期上涨用时更短。
交易特征:低换手率。
基金十倍股换手率更低,2000-19年基金十倍股年均换手率中位数的均值为1.1%,明显低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1.6%、2.0%。
2.2.公司:外资持股多、质押更少、管理层薪酬高&占比低、研发高专利多
外资持股:基金十倍股北上资金持股比例更高。
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同样也是受外资青睐的牛股,截至2020/6/30,基金十倍股北上资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均值10.8%,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7.3%、2.7%。
质押更少:基金十倍股质押率更小,大股东资金诉求及压力更小。
截至2020/6/30,基金十倍股第一大股东累计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中位数为19.3%,明显低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32.6%、47.4%,说明十倍股大股东资金诉求及压力更小。
管理层薪酬总额:基金十倍股管理层薪酬总额更高,但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更低。
系列一发现十倍股公司委托代理人问题很小,基金十倍股代理人问题则更小:基金十倍股管理层薪酬总额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2004-19年基金十倍股管理层薪酬总额中位数的均值934万元,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637、320万元;而对比管理层薪酬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基金十倍股反而更低,2004-19年均值为0.6%、明显低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1.5%、2.4%。
从研发到专利:基金十倍股研发投入更高,专利产出更多。
基金十倍股研发支出占比显著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2013-19年基金十倍股、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中位数的均值分别为4.0vs3.3vs2.8%,而大量研发投入伴随的是后期专利产出,从覆盖率看,2013-19年,每年拥有新增专利的十倍股数量占总样本数量的比例均值为34.3%,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23.0%、4.1%。
而在新增专利数量方面十倍股也遥遥领先,2013-19年十倍股平均新增专利数量均值为137个,远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61、18个。
2.3.业绩:更高增长、更高毛利、更高ROE,更高净利、更充裕现金流
基金十倍股净利润年化增速27%,毛利率36%,更高营收增速和销售费率。
基金经理的择股优势体现在,基金重仓十倍股有着更高的业绩增速。基金十倍股从起始日至2019年归母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的中位数为27.1%,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23.1%、9.3%。
按利润表拆分净利润贡献,十倍股高业绩增速的核心营收和毛利方面,基金十倍股也更高。其中营业收入看,基金十倍股200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值26.2%,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24.0%、15.5%。毛利率看,基金十倍股毛利率中位数的均值为36.3%,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30.0%、22.6%。
三费费率中,基金十倍股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中位数均值8.7%,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5.8%、3.9%。这是无形资产的一个佐证,基金十倍股在渠道和品牌效应中做了长期投入,积累品牌影响力后,通过品牌溢价获得高营收和高毛利率,支持业绩增长。
基金十倍股ROE均值17%,14%净利率,更高资产周转率。
基金十倍股ROE 20年均值中位数17.0%,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12.8%、6.6%。杜邦拆解发现,净利率是基金十倍股高ROE的主因,资产周转率亦有较大贡献。
2000-19年十倍股销售净利率中位数的均值14.4%,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9.8%、6.0%。
基金十倍股资产周转率中位数均值0.70次,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0.66、0.54次。
基金十倍股现金流更充裕。
作为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基金十倍股的现金流更加充裕,2000-19年十倍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占营收比例中位数的均值为13.7%,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9.4%、7.9%。
充裕的现金流可以更好地支持基金十倍股的业务发展,为基金十倍股的成长和扩张提供了扎实的推动力。
2.4.估值:更高α,低β,高股息
基金十倍股高α年化27%,低β0.9。
从2000/1/1-2020/6/30,个股收益率选取周频数据,benchmark选择上证综指。结果显示,基金十倍股年化α中位数26.9%,显著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23.9%、8.1%,而基金十倍股β中位数为0.92,低于全部十
倍股和全部A股的0.99、1.09,即基金十倍股是更为典型的高α低β个股,这自然符合
自下而上的择股审美,长期持有获得稳定增长,避免择时造成的波动。
基金十倍股高股息。
虽然在低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水平上讨论股息率对择股意义不大,但稳定持久股息率是公司实际支付能力的代表,也从侧面印证了前面对于基金十倍股业绩稳定持久增长的判断,过去二十年基金十倍股股息率均值为1.28%,明显高于全部十倍股和全部A股的1.03%、0.72%。
2.5. 行业:消费、科技主阵营
行业分布:基金十倍股主要分布于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
基金十倍股与全部十倍股在行业分布上几乎一致,主要集中于消费和科技板块,共有22只,占比73%。
其中前五大行业医药6只(19%)、食品饮料5只(16%)、电子4只(13%)、计算机2只(7%)、房地产2只(7%)。此外,周期行业也涌现出部分基金重仓十倍股,其中化工和有色金属各2只(7%),电气设备和建筑材料各1只(3%)。
3.有限收益:波段交易错失一半涨幅
3.1.有限收益:持仓绝对收益可观,但错失一半涨幅
关键:确定重仓十倍股买卖时点。
底层数据显示过往20年基金重仓十倍股存在明显的集中持股期,将基金集中入场的首季度定义为买点T,开始离场的首季度定义为卖点T,期间作为基金持仓期。
30只基金重仓股中19只股票存在两轮集中持仓期,4只存在三轮以上集中持仓期,30只股票共得到58次买入时点,38次卖出时点(卖出时点偏少源于至今很多十倍股仍是基金重仓股)。以此为基础展开基金持仓收益、买卖时点的特征研究。
基金十倍股持仓值总收益均值2440%,收获十倍股的涨幅的46%。
基金重仓十倍股中多数股票在过去20年出现2-3次基金集中买入-卖出,分别计算每段持有期十倍股收益,然后计算多段持有期的复合收益率,基金持有十倍股总收益均值2440%,十倍股确实对公募基金贡献了可观的绝对收益。
但从历史行情看,公募基金错失了十倍股绝大部分涨幅,基金十倍股持仓收益率占十倍股自起始日以来最大涨幅均值仅46%,且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计算分段复合收益率,这一算法本身就会一定程度高估基金持仓收益。交易视角仔细分析有限收益的原因:
- 基金持股期普遍较短,未能享受十倍股长期收益;
- 基金右侧买入、左侧卖出,谨慎原则下收益偏小。
3.2.持股周期:十倍股持仓仅4个季度
十倍股加权持仓周期4.1个季度,难以享受长期收益。
系列一《A股十倍股群像》发现120只十倍股股价涨至十倍平均用时8年,系列二发现30只基金重仓十倍股股价涨至十倍用时均值缩短为7年,且四轮熊市中回撤均值仅-27.8%,明显小于120只十倍股回撤-37.0%及全部A股-46.0%。
这样的股价表现更适合长期持有,但数据显示基金十倍股加权持股周期仅4.1个季度。这一数据按照每只十倍股背后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数量及各自持仓周期,按持仓基金数加权得出,30只基金十倍股中加权持仓周期超过5个季度的仅5只股票,即便最高的贵州茅台持仓周期仅7.8季度。
相比于8年十倍涨幅,公募基金4个季度的持仓周期从根本决定了基金难以获得十倍股长期收益。
启示:短期业绩考评影响长期持股,长周期考核机制改革正在进行。
过往20年国内公募基金以短期相对收益为考核目标,季度/年度排名对于基金销售至关重要,因此基金经理常以季度为周期进行组合调整,考核期限从根本上限制了基金持仓时间,面对十倍股公司基本面或股价短期波动时,难以坚定持有。
从现实角度看,任何一只大牛股的复盘都是幸存者偏差,站在当时时点的判断和执行具有难度。系列一《A股十倍股群像》从涨跌、股权、财务、估值、行业五个角度分析其特殊基因,只有对十倍股有更深刻的认知,才能克服短期扰动,最大程度享受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的长期收益。
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系列二研究发现基金经理的极致审美,具备优秀的择股能力,长周期考核机制将帮助权益类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专业投资者。
3.3.交易时点:右侧买入、左侧离场
股价和业绩是对公司估值定价的核心指标,进而左右交易行为。
观测到业绩持续改善4.3个季度开始买入,在业绩拐点前3.6个季度卖出。
重仓十倍股58次买入时点中有57次附近存在明显业绩拐点,其中业绩拐点出现后,右侧买入35次(占比61%),平均观望等待4.3个季度。在统计的36次卖出时点中,在业绩高点前卖出的有27次(占比75%),平均提前业绩拐点3.6个季度卖出。
从业绩拐点看买卖行为,A股业绩上行周期普遍2-3年,基金参与的是其中最为稳定的第二年业绩增长。
右侧买入:基金建仓需要一年的业绩增长观测,左侧卖出:基金具备优秀的基本面研究能力,提前预判业绩拐点。
观测到股价持续上行2.6个季度开始买入,在高点前0.8个季度卖出。同样的研究方法,重仓十倍股58次买入时点中有53次附近存在明显股价拐点,其中股价低点出现后,右侧买入33次(占比62%),平均观望等待2.6个季度。统计的33次卖出时点中,在股价高点前卖出的有21次(占比64%),平均提前股价高点0.8个季度卖出。
业绩与股价的双重印证得出这样的交易行为:基金经理观测到十倍股业绩持续改善4.3个季度,且股价上行2.6个季度,业绩与股价双重印证后,集中建仓买入;在业绩高点前3.6个
季度卖出,由于集中卖出,0.8个季度后就出现股价阶段性高点。
启示:基金审慎操作以损失收益换取风险控制,适时减少观测周期,尽早买入。
从买卖时点看,基金在参与十倍股行情时普遍谨慎,绝大多数管理人待业绩/股价向上趋势明确后才开始介入,在预期业绩将走弱时果断离场。这样一方面降低净值回撤风险,但代价是损失了部分收益。
从交易视角看,基金卖出时点合理,重仓十倍股受关注度高,市场研究覆盖充分,业绩下行预警提示准确度高,但右侧买入时点普遍偏晚,在波段持股策略下,适时减少业绩观测周期,尽早买入以增厚持仓收益。
4.十倍股基金:谁分享了十倍股收益
4.1. 25只十倍股基金:年化19%收益,风险调整收益优异
25只十倍股基金分享了30只重仓十倍股收益。策略视角给出的十倍股组合优化建议集中在上文中提到的:减少波段操作&提早买入时点,实际中投资者站在当时时点,长期预判能力都是受限的,毕竟未来未知。组合优化的另一视角是优秀基金的学习效应。
巴菲特成为全球价值投资者的楷模,A股同样不乏优秀基金经理。东吴十倍股系列的重要发现是对于优质牛股,长期持有优于波段操作,我们筛选出30只重仓十倍股各自持仓最久的基金,共得到25只基金产品,这些优秀基金真正在过往20年,通过优秀的择股能力和长期坚持,分享了重仓十倍股收益。
从业绩表现看,25只基金成立至今年化收益率均值19%,复权累计净值增长率均值741%,同期收益排名处同类排名均值前37%。
十倍股基金风险调整收益表现优异。
单纯的业绩排名并不能判断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经风险调整的收益表现才是核心。风险指标方面,25只十倍股基金年化夏普比率0.59(同类均值0.52),年化波动率23.6%,收益回撤比0.36。
4.2.十倍股基金操作:淡化择时、久持仓、低换手、持股集中
淡化择时、久持仓。
十倍股基金经理普遍淡化择时,不会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大幅的仓位调整,长期保持高仓位运作,成立至今25只十倍股基金仓位中枢基本维持在85%附近,波动很小,十倍股基金自成立以来选股能力在同类排名中居前42%,择时能力同类排名前63%。从持仓时间看,十倍股基金2019年平均持仓时间在同类型排名平均处于前29%。
前文关于重仓十倍股的研究确实印证了A股基金经理具备优秀的择股能力,但由于择时操作错失了一半的十倍股收益。从趋势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放弃了仓位选择,淡化择时,提高持仓。
低换手、持股集中。
严格的学术研究早已证明高换手率只会损耗持仓收益,十倍股基金再次印证这一点,十倍股基金2019年持仓换手率均值为236%,全部普通股票/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均值各411%/412%/488%。
挖掘到牛股后,十倍股基金选择集中高仓持有,十倍股基金2020H1前十大重仓股占股票投资比重均值为57.2%,相比之下全部普通股票/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均值各50.6%/54.5%/56.9%。
4.3.学习效应:十倍股基金择股能力更优
25只十倍股基金重仓前100个股创十倍股价概率64%,前50个股创十倍股价概率80%。
鉴于十倍股基金优秀的择股能力,我们统计了25只十倍股基金从03Q1-20Q2 70个季度里前十大重仓股出现的频率,观察高频出现于十倍股基金重仓名单的这些股票创造十倍股价的概率。
结果显示,十倍股基金重仓频率前100只个股中有64只自起始日最大涨幅达到十倍,概率64%;前50只个股中有40只创十倍股价,概率提升至80%。
可以看出,十倍股基金择股能力优秀,选中大牛股的概率更高。
基金经理眼中:20只未来可能的十倍股。
基于十倍股基金优秀的择股能力,我们统计2018年至今10个季度25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从基金经理持仓出发,按照以下标准,筛选出20只未来可能的十倍股:1、出现频率6次以上;2、起始日为2010年以后,且至今最大涨幅达到200%但未达十倍,共20只股票,见表4。
5.基金持股对十倍股影响:业绩、估值、公司治理
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其买卖行为必将引起股票交易层面的变化,同时其作为公司重要的外部股东,也可能影响基本面及公司治理。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选取成交额、估值等交易指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ESG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指标,比较重仓十倍股自起始日至今的整体表现,并与基金集中持股期展开对比分析。
5.1.交易层面:涨幅、估值提升、β下降明显
集中持股期,涨幅及估值提升明显。
基金集中持股期30只重仓十倍股中29只(占比97%,下同)季度涨幅出现明显提升,涨幅平均上升7.0%,基金集中交易推升股价上行。估值也随之抬升,19只(66%)PE、27只(90%)公司PB在集中持股期出现上行,PE、PB分别平均上行4.4倍、1.2倍。我们随后关于业绩的发现将作证,基金集中持股期实际上是十倍股戴维斯双击的过程。
β下降明显,成交额、换手率无明显区分。
30只基金重仓股中19只(63%)在集中持续期β均值下降,降幅平均为0.03,期间股价波动性明显降低。但个股成交额和换手率未发现明显规律性。
5.2.基本面:基金参与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期
集中持股期盈利:净利率、ROE提升,业绩确定性明显。
最重要的归母净利率(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及ROE在基金集中持股期均出现提升,且波动率下降:净利润率和ROE绝对值分别有19只(66%)、17只(57%)出现提升,净利润率和ROE的标准差分别有25只(83%)、21只(70%)下降。说明基金经理参与的是个股稳定的业绩增长中期。
从利润结构看,这期间公司销售及财务费用率出现明显下降:18只(64%)财务费用率下降,降幅平均为-0.2%,21只(72%)销售费用率出现下降,降幅平均为-0.5%,且多数公司财务费用率及销售费用率的标准差下降,稳定性提高。
此外基金集中持股期十倍股毛利率及管理费用率无明显差异。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基金经理追求的是公司业绩确定性,《A股十倍股群像——十倍股系列(1)》研究发现十倍股在早期铺设销售渠道及品牌打造中,销售费用率明显偏高,但基金持股期销售费用率反而在下降,很可能在这一时期公司已经形成稳定的品牌护城河,毛利率呈现稳定趋势,公司更能获得低成本外部资金支持。
集中持股期的公司营运:周转效率提升明显。
与基金持股期业绩稳定性增强不同,我们发现持股期公司运营周转效率出现了明显提升,这可能跟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公司博采众长,修正运营管理有关。
30只重仓十倍股在集中持股期,19只(66%)库存周转天数下降,平均下降53天;20只(7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平均下降8天;17只(61%)现金周转天数下降,平均下降55天;应付账款周转方面无明显差异。
集中持股期的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增多,投融资力度加大。
30只重仓十倍股在集中持股期,18只(60%)经营现金流入增多,平均扩张1.5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增长最多为48.7亿;17只(57%)投资现金流出加大,19只(63%)融资现金流入加大,表明在集中持股期间现金流改善,对外投融资力度都有所加大。
基本面-股价-基金持仓之间的正反馈效应。
上述统计结果显示,基金集中持股期间十倍股基本面,包括盈利能力、周转效率、现金流全面改善,机构投资者进入带来的作用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增强声誉,带来背书效应。
随着基金不断入场,公司知名度提升,且具有上市公司、机构重仓等多种背书标签。知名度提升利于产品销售节约销售费用,声誉背书一方面可增强公司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提升毛利率和周转效率,另一方面可帮助公司以较低成本获得融资,降低财务费率。
②“用脚投票”带来监督激励作用。
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可带动大量资金进出,其用脚投票影响股价来激励优质公司、惩戒问题公司,因此基金入场后无疑会给管理层带来外部监督和激励,激发公司做大做强的动力。
③加强市场沟通,博采众长修正运营管理。
基金持股增加后,公司与市场的交流将
会日益频繁,众多买卖方投研专家会针对公司战略、运营、财务各方面提出多样的问题和改进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公司可了解到资本市场的关切点,也可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完善自身体系。
在上述三大机制作用下,基金持股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公司基本面,基本面改善又将推动股价持续上涨,进而吸引更多的基金入场,三者之间形成正反馈,我们认为这是部分个股得以成为十倍股的重要原因。
5.3.企业治理:ESG提升还未体现
基金集中持股时间较短,未对公司治理产生明显效应。
理论上机构投资作为外部监督,可以长期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社会效应及环境贡献。
为此我们选取华证ESG评级指标来衡量公司治理能力,该评级共有“AAA-C”九个级别。统计结果显示,在基金持股期间内有14家(占比50%)公司得分均值提升,升幅平均为0.08,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我们认为这主要受限于基金持仓仅1年,未能对公司长期治理贡献太多力量。
6.风险提示
中美关系恶化;疫情二次爆发;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十倍股特征是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未来十倍股不代表投资建议。
本文来源:东吴证券,原文标题:《基金重仓十倍股:极致审美与有限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