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择时” ?

寒飞论债
提高“择时”效果的办法是“少择时”,低频“择时”的效果要好于高频“择时”;如果一个游戏大概率会输,那就让游戏的局数保持在“小样本”范围。

无论是股票投资,还是债券投资,总是面临“择时”和“不择时”的选择,人人都想“躺赢”,不想“跑输”。到底该如何理解“择时”的问题呢?本文也许给不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估计能帮助读者稍微理清楚下思路。

先对“择时”给一个明确的定义。个人理解,所谓“择时”意思指仓位是时间的函数:(1)对于单一资产投资来说,就是该资产的权重(总组合包括该资产和现金)随时间变化;(2)对于多资产投资来说,就是不同资产的权重随时间变化。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资产权重如果是因为资产价格本身的变化而带来的,不应该看作是“择时”。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择时”呢?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形:

1、预期资产价格分布变化

投资者预期资产未来回报的分布函数可能从“高回报”切换成“低回报”(一阶矩左漂移),或者从“低风险”切换成“高风险”(非对称负偏离),这个时候投资者一般会选择主动的降低该资产的仓位。

2、预期资产相关性变化

通过单一资产波动率、多资产协方差矩阵,可以按照每一类资产的边际风险贡献度来分配权重,最终得到“风险平价”组合。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最重要的是对资产相关性趋势性变化进行判断,进而在“风险平价”基础上对大类资产的权重进行再调整。

需不需要“择时”取决于上述两种情形的发生是不是大概率事件(会不会经常发生):中国股票市场的剧烈大幅波动(年度波动率30%,最大回撤50%),股债相关性的大幅波动,都是上述两种情形可能经常出现的微观证据,“择时”的必要性是显然的(至少在国内市场是如此)。

但是“择时”的有效性则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相当多的投资者往往是因为“择时”不够有效(事后被证明错了),而认为“择时”没有必要。基于对未来预测的准确度上,我们承认确实只能有极少数人能够连续预测未来,因此从概率意义上来说“择时”的效果可能确实不大。

问题在于,“有效性”不代表“必要性”:个人认为,“择时”起码能够起到规避“尾部风险”的效果,类似于“期权”(期权正好是代表“未来不确定性”的价格),选择“期权”还是“择时”,取决于两者的成本比较。据统计,股神巴菲特的平均持股时间为1年,有30%的股票持有时间不超过半年,仅有20%持股时间超过2年(网络来源,不保证准确性)。

关于“择时”的模型有很多(预测周期越短,所用的模型就越偏技术和量化),根据笔者的浅见和经验,提高“择时”效果的办法是“少择时”,低频“择时”的效果要好于高频“择时”,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一个游戏大概率会输,那就让游戏的局数保持在“小样本”范围,最后的结果才可能会明显偏离统计规律。

最后,给一个关于债券市场的“择时”判断(但愿不会被打脸,):(1)过去10年的每一次利率高点几乎都出现在11~12月份;(2)10年国债利率高点超过2019年概率不高。10年国债3.40%(3.3-3.5%的平均值)可能是本轮债市调整的顶部利率点位(半年内出现第二次头部的机会也不小),目前的点位已经非常接近头部区域了

本文作者:过季分析师,文章来源:寒飞论债,原文标题:《要不要择时》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