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第一天,长安汽车再次大涨,尾盘直接封死涨停。
自从11月14日长安和华为宣布联手以来,长安汽车股价已经上涨了57%;和年初的低点相比,长安汽车涨幅已经三倍有余。
这其中,华为的因素无疑是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正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携手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不久之后就会和大家见面。”
当时新华网报道称,华为联手长安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包括了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首款产品已经完成了前期研发工作,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华为要造车?
市场猜测,华为和长安的联手是否意味着,华为即将进入汽车市场。
市场的猜测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在华为的终端业务中,不造手机、不做电视的决议也都出现过。
不过,随后的一份声明打破了市场的猜测。
11月25日华为发布公司总裁任正非日前签发的文件,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有效期三年。同时,华为还宣布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
其实,华为的终端产品并没有离开过汽车行业,只不过,华为从来没有造过整车。
华为如何布局汽车行业?
除华为的强项无线通信连接能力以外,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动力三个方面。
2020年9月北京国际车展上华为再次参展,展示了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mPower整体解决方案,到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商用车&专用车解决方案、ADS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30+智能化部件。同时,HI品牌还从算力和操作系统层面规划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三大操作系统。
智能驾驶:(i)自动驾驶系统:华为高阶自动驾驶系统ADS获德国莱茵TVASILD认证,北京车展显示其具备L4级驾驶能力以及L2级责任认定设定,有望在2022年Q1登上量产车。(ii)计算平台:移动数据中心(Mobile Data Center,MDC)是自动驾驶的汽车大脑,最新发布MDC210与MDC610,目前已与50多位包括主机厂研究院、传感器、执行器、应用算法、运营商等达成合作。(iii)传感器:成像雷达、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量产加速。
智能动力:华为智能电动mPower整体解决方案中,华为展出了车载充电系统、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模块等。
智能座舱:在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场景中,华为展示了车机模组、8英寸超低反显示屏、座舱麦克风陈列模组、智能座舱高清摄像头等,包括Harmony车机OS软件平台、Harmony车域生态平台以及智能硬件平台三大平台,可提供一系列智能、娱乐、交互功能。
生态合作:北汽、比亚迪、长安汽车突破,有望率先落地华为智能汽车HI品牌。
华为在智能汽车方面布局的三个层次:
1)端:自研 AI 芯片,赋能智能终端。“端”是车联网的“器官”,主要指智能汽车终端,涵盖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智能动力和智能网关等不同场景:华为通过自研 AI 芯片和基于 A 芯片的计算平台,推动汽车终端智能化落地。
2)管:深耕基带芯片和通信模块,奠定连接基础。华为先后发布支持 4G 的车载模块 ME909T、4.5G 基带芯片 Balong 765、5G 基带芯片 Balong 5000,依托自身 ICT 优势,逐渐在接入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3)云:依托华为云部署云端算力,打造车联网生态联盟。2017 年华为发布智能云硬件平台 Atlas,面向公有云、AI(人工智能)、HPC(高性能计算)等场景;2018 年华为发布 OceanConnect 车联网云平台,致力于为车企转型提供联接、数据、生态和演进使能。华为正在通过搭建车联网平台,推动车联网生态落地。
中信证券认为,华为入局智能汽车,预计将填补国内在Tier 1阵营中的空白。由于华为在“三电”、CV2X、AI、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都有极强的竞争力,有望对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