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禁塑令”真的来了。
12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业内人士认为,随着12月1日海南率先全面禁塑及我国实施全面限塑令的临近,铺垫已久的可降解塑料市场正式进入爆发期。
在今日大盘表现清淡的情况下,可降解塑料板块延续了前两日的上涨行情,截至收盘,上涨3.28%,行业龙头丹化科技连续3日涨停。
图片来源:同花顺
“最严禁塑令”进入倒计时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商、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禁塑形式也发生了不小变化,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堪称升级版的“禁塑令”。
《意见》明确提出,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到2020年底,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划定了禁限的塑料品类和管理责任归属。同时要求各地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发改委等九部门的文件发布之后,不少省份陆续出台了各自的禁塑政策。
8月,河北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石家庄市、承德市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同月,江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9月,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明确到2020年底,广州、深圳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11月,北京市就“限塑十条”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22年,北京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12月,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已有近30个省市颁布了“限塑令”。随着“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产品的需求和应用范围将快速扩张,相关企业在政策加码下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如今年底将至,《意见》执行第一阶段临近节点,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续走强,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可降解塑料增长空间广阔
在各地禁塑力度不断加码的背景下,商务部最近发布的一则消息再一次点燃了可降解塑料板块行情。
11月27日,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鼓励环保替代产品供应商依据本办法规定报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制品以及其他环保替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本周开市之后,可降解塑料板块已经连续三日涨超2%,今天更是涨逾3%。
相关个股也出现大涨:行业龙头丹化科技连续三日涨停,华信新材今日大涨19.99%,银禧科技涨20.06%,冠豪高新涨10.12%。
值得注意的是,可降解塑料板块从今年8月中旬起已经过一轮大幅上涨,随后出现下跌。而自今年10月起,该板块再度发力,涨势延续至今。
图片来源:同花顺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发改委《意见》推出后,商超、快递、外卖场景的塑料消费量将分别减少约10万吨、160万吨和30万吨,三大情景合计为可降解塑料提供将近200万吨的可替代空间。2018年,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费仅4.2万吨,增长空间广阔。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在政策利好和技术进步背景下,由于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环保性,生物降解塑料预计将成为首选替代材料,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358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