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降价常规化,投资回报率走低,创新药未来怎么投?

浙商证券认为,创新药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情况下,关注创新(研发)/国际化(市场)/前瞻性(管线)能力突出企业,寻找跨越政策周期的创新药投资标的。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0.42%,跑输沪深300指数2.93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名倒数第8。2020年初以来,医药板块上涨50.4%,跑赢沪深300指数23.2pct,位列所有行业涨幅第5位。

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板块分化明显,其中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中成药子板块涨幅较大,分别上涨2.1%、1.8%和1.3%;化学制剂和医药流通板块有所回调,分别下跌1.2%和1.3%。

考虑中信医药分类涉及部分公司交叉业务,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情况来看,医疗器械上涨2.86%,主要是开立医疗(+11.66%)、基蛋生物(+7.91%)和艾德生物(+7.49%)上涨明显。医疗服务板块上涨2.15%,主要是金域医学涨幅明显,达到6.75%。生物药和综合仿制药企业跌幅最多,分别为0.93%和0.96%。

从PD-1谈判看2020年医保谈判:保基本是主调,引导未满足临床需求药物合理支付价

2020年医保谈判重要创新药品种降幅情况:翰森制药三款创新药进入医保:阿美替尼降幅64%,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最高降幅为63%,氟马替尼降幅63%。我们预计特瑞普利单抗降幅70.8%,国内3款PD-1价格平均降幅达到78%,预计此次医保谈判后国产PD-1年治疗费用刷低至4-5万区间。石药集团丁苯酞降幅达到50%以上,安罗替尼续约降幅达到37%。

医保局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高价创新药仍持支持态度,从PD-1医保谈判可见一斑。

此次医保谈判是PD-1在国内上市以来第二次谈判,2019年国内上市的全部PD-1均参加医保谈判,但是仅有信迪利单抗降幅63.75%进入医保,进入医保后年治疗费用刷低至10.23万元。而2020年医保谈判将3款国产PD-1全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意味着医保局更加看重在医保基金支出合理可控情况下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高价PD-1药物的支持。

2020年PD-1医保谈判面临的最新的变化就是各家新增适应症出现差异化,比如Keytruda目前已经国内获批包括1L非鳞和鳞状NSCLC等在内的6大适应症,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目前已经获批包括cHL、肝癌、非鳞NSCLC和食管鳞癌4个适应症。

然而2020年医保谈判仅有国产3家PD-1谈判成功,我们认为此次跨国药企失利可能有两大原因:1)跨国药企努力维护全球价格体系;2)对医保谈判中国产PD-1进入医保的预期不足。而在医保谈判失利后的数天内,帕博利珠单抗也宣布新的援助项目,将患者的年治疗费用由刚上市时的60万,2020年的28万多的年治疗费用下降至仅有7万元(如果患者用药周期更长,则新版援助方案有望实现患者疾病进展前最多花费14万元自费费用),纳武利尤单抗同样也通过更新了患者援助方案将患者的年治疗费用降至11万元/年可见跨国药企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还是较为看重。

2021-2022年或将成为PD-1价格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根据目前国产以及进口的PD1/PD-L1在国内报产适应症情况,我们预计2021年新的医保谈判中,经历两次医保谈判的跨国药企有可能采取更为积极的价格谈判策略(这一点从3家国产PD-1进入医保后,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即使调整患者援助方案可以推测)以期望尽快进入医保。

此外国产PD-1新入局者和拥有大适应症获批的PD-1也将会越来越多(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均有NSCLC适应症处于或即将申报NDA阶段),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分析认为2021-2022年PD-1医保谈判会面临更大的价格竞争。

怎么看待医保谈判降价常规化下创新药行业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理解集采和医保谈判带来的产业升级:

1)医保局保基本下通过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结构,对未满足临床需求创新药物以合理价格(医保谈判前每款创新药物均会完成药物经济学评估给出医保支付价标准)快速纳入医保提供支持:医保局在不断尝试纳入高价未满足大的创新药进入医保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医保目录结构,此次医保谈判将29种原目录内临床价值不高的药品调出,另对14种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进行降价谈判,以保证医保基金用到实处。这就意味着在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占用更多的医保资源的同时,医保局也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未来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合理支付的倾向性也有望更为明显。

2)产业升级加快,大浪淘沙加快创新药企突围。创新才是推动药企穿越医保谈判大幅降价带来业绩波动周期的利器。从2018年11月份开始4+7带量采购大幅降价,再到2019年丙肝治疗药物竞价性谈判,到2020年3大国产PD-1药物平均降价78%进入医保,让药企看到仿制药甚至me-too类药物上市后都会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利润空间会被明显压缩。Me-too类创新药会好于竞争更为激烈的仿制药集采的一点在于仍然可以通过进入医保后以价换量的方式实现未满足需求创新药物快速放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销售额增长,但是可以预期的是伴随着竞品数量越来越多,价格竞争越发激烈,患者临床需求逐步解决,后续销售额向上增长的弹性也会越来越小。因此我们认为集采和医保谈判推进节奏的加快有望促进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布局眼光的创新药企脱颖而出,重点关注积极布局ADC药物、双抗药物、CAR-T类药物以及其他前沿成药技术的优质创新药企业,这些领域目前竞争格局相对较好,临床价值逐步确认的过程中,未来有望不断填补目前未满足临床需求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3)创新药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情况下,关注创新(研发)/国际化(市场)/前瞻性(管线)能力突出企业,寻找跨越政策周期的创新药投资标的。投资者担心创新药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情况下创新药企业不再值得投资。相反的我们认为医保支付端升级以及医保政策持续更新有望促进创新药行业大浪淘沙,真正的持续创新的本土创新药企业有望实现突围,加速创新药企黄金时代来临。对现在泛泛布局成熟靶点且商业化并未得到验证的创新药企业来说才是真正考验。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基本成型,不管是商业化能力的验证、创新管线的丰富程度、对前沿靶点的认知都已崭露头角。未来新的具有临床潜力的靶点或者技术会不断实现突破,新的耐药性药物的开发也有望实现更大的市场空间,对创新药投资者来说,优质的创新药企业有望创造高于行业的回报率。重点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贝达药业、百济神州等头部企业,以及有潜力的Biotech如: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复宏汉霖等。

2021年度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当前医药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更替、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阶段,随着三医改革逐步取得成效、全球产业链渗透逐渐深化,过去低端重复/仿制、无明显临床增效的微创新已失去议价/溢价能力,成本和效率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和国际化。未来投资重点是把握“中国优势”这一核心主线,坚持“市场化、全球化”两个原则、“创新赋能、制造升级和降本增效”三条选股思路。

具体而言,建议关注:

1)创新赋能:抓住进口替代表象下的产品竞争力本质,从中国创新迈向全球创新。前瞻性布局景气赛道、坚持研发创新和持续提升产品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器械企业;谈判降价背景下把握中国市场,且拥有全球视野和布局的创新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服务赋能下龙头集中的研发外包企业。

2)制造升级:充分发挥中国优势,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通过新产能、新业务加速拓展打破产业转移“共识”的特色原料药企业;订单加速,行业景气背景下优势不断强化的生产外包企业;疫情机遇与集采倒逼下中国制造优势加速体现并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出口器械企业。

3)降本增效。有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率能力的连锁医院、ICL及药房。

本文作者孙建、郭双喜,来自杏林建研,原文标题:《【浙商医药|周报】怎么看待医保谈判常规化下创新药行业投资策略?》

强势围观!2021如何配置资产?

猛戳入场!猛戳见闻历GET资产配置秘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