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金抱团过香江,每一个交易日南下净流入资金都超过百亿港元。
截至1月20日,南下资金已连续21个交易日净买入,连续13个交易日净买入额超百亿港元。年内13个交易日,南下资金共计净买入港股2055亿港元。
如此规模,历史罕见。投资者关心的是,南下资金还能持续多久?
东北证券:南下热潮还将持续两个月
东北证券认为,还有400亿基金将投港股,预计流入维持2个月。
东北证券指出,今年来已发行和待发行的基金中用于投资港股的份额还有400亿左右。2020年的牛市行情带动今年1月以来新基金的火热发行,截至1月19日今年共成立基金份额2537.66亿,其中不少新发基金在投资条款中注明可以投资港股。
东北证券统计了今年所有新发基金中明确表示可以投资港股的共有65个,而其中有8个在基金条款中写明可以投资港股的上限为50%,如易方达竞争优势,永赢鑫欣等,东北证券认为这些基金有更大的意愿投资港股。另外部分新基金专用于投资港股,如光大阳光香港精选美元等。
东北证券对所有新成立或待发基金做了完整测算,具体测算规则为:1)条款中注明港股投资上限的按照投资上限测算潜在港股投资规模,2)条款中注明可以投资港股但是没有具体比例约束的按照基金规模的5%保守估算,3)注明基金专注于投资港股的按照100%基金规模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当下新基金中潜在投资港股的份额共有392亿。
国君:非“港股”字样基金才是公募加仓南水的主力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目前非“港股”字样基金才是公募加仓南水的主力。
从公募基金分类角度看,股票多头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的股票类投资占比上限可以达到95%或以上,相对应的港股投资比例上限(50%)至少可以达到 47.5%。
偏债混合型和混合债券型基金的股票类投资占比上限普遍在30%-50%之间,如果按照平均40%占比计算,则对应的可投资港股的比例为20%。
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类投资比例上限普遍在60%-80%之间,如果按照平均70%计算,则相对应的可投资港股的比例为35%。
国泰君安统计指出,在扣除“港股”类新发基金且仅统计新规发布(2017年6月)后发行的基金情况,股票多头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当前(2021年1月18日)总市值为9956.41亿元。
截止2021年1月18日,按照(股票多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指数型类)基金净值变动情况,在股票持股占比不变的情况下,估计股票投资市值增加至9658.07亿元,如果按照三季度港股投资占比19.39%计算,港股投资市值增加至1872.38亿元,如果按照50%持股上限计算,港股投资市值增加至4829.04亿元,增加量为3305.65亿元。
兴业证券:中长期流入港股资金源源不断
兴业证券认为,传统价值股和新经济成长股双轮驱动,将吸引南下资金中长期源源不断地流入港股。
港股和A股正在成为更加一体化的市场,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在A股和港股之间自由配置产业链上更优质的公司,也可以在A股和港股之间选择更有性价比的股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旧经济”的价值重估以及“新经济”的高成长阿尔法都得到南下资金的配置青睐。
2018年、2019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入以金融为代表的价值股,但是2020年这一趋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资讯科技占港股通净流入的比例达到了30%、消费医药占比8.8%,而金融占港股通净流入的比例下降到18%了,但资金净流入规模仍较高。
兴业证券进一步指出,南下资金除了配置绝对低估的蓝筹股,更多资金配置了新经济的核心资产,这和港股市场自身结构的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一大批优质的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吸引了内地资金。
随着中概股回归、新经济上市,未来港股新兴优质成长的股票将越来越多,成为传统价值股和新经济成长股双轮驱动的市场。因此,未来港股能够更好地满足内地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既能够享受新经济公司成长的红利,也能够满足配置型资金对于价值股的需求。
作为中国A股和港股最具影响力、定价权的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大师课《股市策略特训》告诉你如何判断市场的“拐点”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