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最关心的事:资金面

春节假期临近,资金面偏紧。分析师预计今年春节与往年类似,流动性缺口大约在1万亿左右,资金面先紧后松。

距离春节还有三周,央行却在持续净回笼,市场上对资金面不无担忧。

1月26日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规模2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为连续第17个工作日逆回购。鉴于今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际上净回笼资金7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1月份截至昨天,央行仅实现了净投放540亿元,市场上资金面趋于紧势。

具体到资金利率上来看,隔夜Shibor上行至2.45%,高于央行今年以来始终维持的2.2%逆回购操作利率。

上交所和深交所隔夜回购利率均突破5%,其中,上交所GC001报5.07%,深交所R-001报5.003%。

银行间和交易所回购利率大幅上行,DR001加权利率上行24.11个基点,报2.7366%,创逾16个月新高。

证券日报引述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称,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企业资金需求量增加,流动性压力将逐渐显现,市场利率可能小幅走高。

从保持流动性和利率水平稳定角度看,央行可能会通过采取“加大逆回购操作+启动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临时流动性安排”等为主的一篮子操作,对冲到期资金量,满足市场对临时流动性需求。

不慌,继续等待央行

近来,央行投放期限都偏短,叠加春节前后惯常存在流动性缺口,引发市场热议。

  • 春节流动性缺口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看到,往年央行的流动性安排下,春节期间流动性水平并不会明显收紧,因此可以肯定,今年央行仍然会开展春节前的流动性安排。

不过,央行预计将在以稳为主的货币政策取向和“不缺不溢”的流动性管理目标下,视流动性缺口开展流动性投放。

此外,今年疫情和返乡政策可能会对流动性缺口产生影响,进而出现因流动缺口变化——央行春节前流动性安排变化——市场资金面运行的产生预期差的链条。 

上述团队预计,2021年春节前后将延续往年春节前后资金面先紧后松趋势,1月份流动性缺口较大而2月份流动性环境将有所相对缓解。

具体到规模上看,申万宏源预计,今年春节流动性缺口大约在1万亿左右,与以往春节前1.1-1.2万亿的央行投放力度相近。目前距离春节还有3周,需要继续观察央行的后续操作。

  • 利率

从央行的操作和利率层面来看,开源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为敩认为,央行近期逆回购的放量可能并非央行的主动性操作,而是在对冲近来明显上行的资金压力。 

资金利率的上升不仅仅来自于税期这类季节性压力,较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当前的短端利率仍然在被显著低估的状态之中,后续的修复力量也在共振于季节性,拉动利率上行。

开源证券表示,造成短端利率的被低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偏弱的杠杆交易及偏低的政策利率。

1、从偏高的利差看,当前机构的久期水平可能与流动性水平不太匹配。

资金的杠杆交易仍然较少,且大量资金非但未加杠杆,反而变成了资金供给集中在短端,形成了一个局部过剩的系统,近似于局部的资产荒现象。

2、低位的政策利率导致银行握有大量的低成本待拆借资金,这可能也导致了银行没有太多放长钱的动力。

放眼未来,当前的短端利率已经出现向上弥合的迹象,这会导致未来的短端利率上升的确定性及弹性强于长端。

马骏:货币政策应适度转向,也不能急转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在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货币政策应适度转向: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就是杠杆率上升的非常快,要求货币政策开始调整。杠杆率大幅上升,自然会导致未来的金融风险。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25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次。杠杆率大幅上升,自然会导致未来的金融风险。此外,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去年我国几个主要的股市指数都大幅上升,接近30%,在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牛市,不可能与货币无关。另外,最近深圳等地房价涨得不少,这些都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有关。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货币政策转向不能太快,一些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强烈要求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或者要求转得非常慢,认为转得太快会认为导致项目停工、烂尾、坏账等问题。

未来这种情况是否会加剧,取决于今年货币政策要不要进行适度的转向,如果不转向,这些问题肯定会继续,会导致中长期更大的经济、金融风险。

马骏还称,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个意思是宏观杠杆率不要再升了,但政策也不能急转弯。

但是,M2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如何跟名义GDP相匹配?马骏的观点是,在中间取一个数,比如将其控制在9%左右的话,相对来讲是比较合理的。

“匹配”是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里面的,但是有很大的诠释空间。

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今年的名义GDP增速理解为包括了基数效应的名义GDP增速。实际GDP增速大概是8.5%左右,加上两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名义GDP增速就是10.5%左右。今年的M2要不要增长10.5%,如果要的话,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

第二种解释,是把一次性的基数效应给剔除,就是剔除了扭曲因素后正常化的一个名义GDP增速。我估计大概要剔掉三个百分点左右的基数效应,这样今年的名义GDP增速就变成7.5%。

今年的M2增速到底是匹配10.5%还是匹配7.5%,它们似乎都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就看怎么解释了。如果是10.5%,那是一个扩张性的增速;如果是7.5%,那是比较紧缩性的,两者从货币总量上来说相差6万亿元。

万众瞩目黑金会员新春携長鸿牛限时上线 

拜年礼盒、财运冲天,2021开门红一盒尽享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