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再出发

田园

红旗1月销量刚刚公布的时候,我是不信的。

1月31日晚,24点还没过,红旗就宣布1月销量32500辆,同比增长158%,再创新高。

这个数字超越了雷克萨斯的24269辆和凯迪拉克的23200辆,让红旗在1月二线豪华品牌销量排行榜里,跃居第一。

这是红旗“复出”以来的第一次。

照此销量额计算,红旗的2021年销量或许可达40万辆。

很难想象整整三年前,这个品牌的年总销量尚且不足5000辆。当年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红旗会发展得这么不堪”。

转眼过去,现在的红旗不但体量上升了两个数量级,而且除轿车、SUV外,近两周,红旗又开始尝试切入MPV、纯电动、甚至超跑市场。

在种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红旗品牌正在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是一体两面的。

谁买走了红旗?

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6天的时候,红旗宣布提前一周完成了20万辆年销量目标,同比增长100%,并且销量超越沃尔沃,跻身二线豪华品牌销量第三名。

2017年,4702辆;2018年,3万辆;2019年,10万辆;2020年,20万辆……

三年翻五番,不止我们,这是红旗自己都没想到的增长速度,比如2018年,红旗的目标还是2025年销量达到30万辆,2020年,目标就改成了2022年40万辆、2025年60万辆。

随着今年1月销量达到32500辆,不但超越了同期的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也超越了后两者去年的最大月销量——27524辆和23150辆,2月1日,红旗的销量目标再度变更为:2021年40万辆,2025年100万辆。

面对这样的数据走势,很多人一度质疑红旗的销量都覆盖在了“公务用车”上,但细抠上险量,2020年的红旗销量构成,其实是出行市场占比1%、政府采购占比3%、私家零售占比9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依然是私家车。

也有人问为什么销量疯涨,路上却看不到很多呢?因为累计总量和总市占率还不行嘛,早期基数小,涨幅也大,但和其它传统品牌总量相比,势必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红旗品牌基本都是燃油车,销量分散在全国各地和一二三线城市,这就与同时“新生”的新势力品牌也有了根本不同,后者,往往集中在有牌照问题的一线城市,所以在一线城市的集中度和可见度相比红旗而言都要更高。

有媒体根据上险情况统计过2020年的红旗区域市场销量,统计结果显示红旗最畅销的省份前四名,是广东、吉林、四川和浙江。

而据华尔街见闻的了解,广东省的公务用车基本都是本田、丰田,鲜少有红旗。

有广州媒体朋友告诉华尔街见闻,他在探店时从广州红旗经销商处了解到,“不少买家其实是开着奥迪过来买红旗的,他们说开着红旗,能为他们生意和事业带来某种帮助,这种形象哪怕去到劳斯莱斯,也不一定能给到他们。还有广州买家,找途径上北京牌,觉得一台挂着京牌的红旗才有气势。”

现在的上海马路上,已经不时可见红旗的身影,如若随今年1月的销量走势发展下去,可见率势必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买红旗?

红旗是怎么在存量市场里谋出一片生机的?

原因之一是品牌形象。

中国品牌数量从来不少,但要说品牌传统形象,红旗绝对是最高端的那个,没有之一。过去种种赋予红旗品牌的政治意义和产品形象,让它的品牌调性生来就比大部分品牌要高。

这种气场及其背后蕴含的某些意识和内容,就是很多消费者买它的理由,前文提到的广东车主就是现成案例。

原因之二是价格。

红旗的品牌形象或许还在高处,但价格再不比从前,已经让人彻底够得着了。

红旗产品体系里销量最好的车型是HS5,占比红旗总销量的50%。HS5,中型SUV,18.38~24.98万元——20万元以内的中型SUV,本来数量就不多,且大多是非主流品牌、配置也不丰富,对比之下HS5的性价比一览无余。

销量第二位的是H5,占比红旗总销量大约30%,这也是目前红旗最便宜的车型:指导价14.58万元起,全新的造型设计,豪华品牌的气场,合资B级车的配置和空间,过得去的动力,再加上那块标,尤其在三四线城市,何乐而不为呢?

再之后的旗舰轿车红旗H9,去年下半年刚上市,2020年就卖了1.1万辆,平均一个月3000多辆,绝对值不算高,但相比30.98万元起的指导价,这样的销量数字就又是中国品牌里的头一个。

华尔街见闻在探店红旗4S店时,店内销售直接反馈的市场评价,就是单店月销100多台,除H7基本是定制公务用车外,HS5、H5和H9的用户基本都是觉得“性价比高于预期”。

红旗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到消费者预算范围里的。

回想2013的红旗H7只有2.0T四缸和3.0L六缸版,入门门槛费劲力气才降至30万元,然而饶是如此也于事无补,没人愿花30万元试水当年的红旗品牌。2015年,H7终于推出1.8T版,指导价首次杀入25万元,正是那一年,红旗的私人用户占比开始反超公务用户,从26%提升到了69%。

2018年,15万元以内的轿车H5上市;2019年,20万元以内的SUV HS5上市,几年前尚且高不可攀的红旗,由此方才开始被老百姓“触手可及”。

再后来,红旗还推出了甚至比新势力更“狠”的销售政策,比如终身免费保修、终身免费取送、终身免费救援和4年/10万公里的超长免费保养等等。

可以说,几十年里,我们都没见过姿态这么低的红旗。这样的红旗或许依然不够完美,但它已经在努力,给出了它能给出的最好东西。

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红旗发生的最大变化:产品焕然一新,价格和服务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普通人也买得起。

原因之三是技术与配置。

红旗配置丰富的思路和大多中国品牌一样,争做“堆料王”,同级最佳性价比。

值得聊两句的是其背后的技术。

这里可以用某位业内人士的评价三句话概括:

“能生产纵置后驱平台轿车和SUV,能制造大排发动机(V6、V8、V12),能生产中大型车,符合以上全部三个条件的车企,算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全中国只有一汽红旗自己。别管技术是抄的、逆向的还是外资方给的,只要能造出来就行,哪怕归了包堆加在一起,也只有一汽红旗。这时候就要先造出来再谈好不好的问题,考多少分是一码事,但是得先能参加考试再说。”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红旗“站得高”的优势。

大部分消费者,就是奔着红旗这样的性价比去的。

隐忧在哪里?

然而,对任何品牌而言,暴涨之后,必有隐忧。发展速度越快,隐藏的问题也就越多,红旗依然有很多需要居安思危的地方。

其一,根本上的产品力问题。

用户会买红旗,会对红旗感兴趣,但熟悉车之后,一个相对很统一的评价,就是:论堆料,红旗对得起自身价格,从发动机到空气悬挂,从结构布局到豪华内饰,甚至堪称便宜版的奥迪,但如果说调校水准,就差点意思了,装配不到位、底盘生硬、乘坐舒适度不够“豪华”。

其二,不具普适性的品牌气质。

价格接了地气,但其实论品牌调性,红旗依然不够“亲民”。很多消费者明确表示过,对红旗有兴趣,但觉得个人气场压不住“红旗”那块标,所以不敢买。

在他们眼里,红旗依然是个挑年龄、挑职业、挑性别、挑气质的品牌。这种品牌调性对某些潜在受众确实有吸引力,但只要不够普适性,体量上势必很快就会遭遇天花板。

其三,随着体量升级,配套人员和服务能否跟上。

至少华尔街见闻探店的那天,红旗4S店里的所有现车都都处于无电无启动状态,所以在内饰、中控、功能等配置上的体验完全无法进行,在问到某些动力系统上的专业问题时,当时的销售一头雾水,还跑去问了另一个销售,总之除产品静态体验较佳外,整体体验并不算好,软实力有待加强。

其四,产品均价还有待提高。

得益于品牌历史和调性,红旗在现在的品牌归类和销量统计里都被列为豪华品牌。但其实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豪华品牌,红旗的平均成交价并达不到。

2020年,奔驰、宝马的平均成交价在40万元出头,奥迪、沃尔沃的平均成交价在30万元出头,英菲尼迪、凯迪拉克的平均成交价在25万元出头,但红旗的平均成交价,仅为21万元。

所以红旗距离真正的“豪华品牌”,其实尚有差距,仍需提高高价位产品的产品力、比例和销量,成为更通俗意义上的豪华品牌。

现在的红旗已经开始在更多细分市场寻找这些方向的解决方案。

就在今年2月,红旗似乎是汽车品牌里最的那个。

他们宣布首款豪华MPV会在2022年投产,目标竞争车型就是丰田埃尔法。类比丰田嘛,相较于SUV和轿车,这款MPV很可能将成为提升红旗豪华影响力的关键产品。

他们申报了一款全新B级纯电动轿车E-QM5,与H7大差不差的尺寸,据透露这款新车未来将主要面对网约车市场供应,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他们还与美国、意大利的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宣布将联合打造红旗S系列跑车。

红旗目前宣布超跑项目前期投入100亿元,这笔投入不小,值吗?现在其实很难判断。但需要知道的是,超跑产品向来投入大、销量低,可超跑的诞生大多时候都不是为了销量,奥迪、蔚来等品牌早些时候都产过超跑,为什么?就是要凭借拉风的造型、强劲的性能以及高昂的造价,成为最吸睛、被追捧的目标,赔本赚吆喝,利好自己家用车。

一方面,超跑往往是集成着一家厂商、甚至一个时代的顶尖技术,红旗目前在技术上的豪华基础依然较为薄弱,S系超跑可以在技术上弥补这项不足,从而拔高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红旗品牌更多技术期待;另一方面,也是想借超跑扩展品牌张力,打破“官车”的固有形象,进一步向年轻化靠拢。

除了产品上的规划,这个2月,红旗H9还正式登陆了日本市场,目前已公布的六款车型,售价42~68万元,比雷克萨斯部分车型在日本本土售价还要贵。

可以说,MPV超跑、电动车、网约车、国际市场等等,背后都是红旗暗暗发力的转型决心。

2018年的红旗走过了出发的路口,2020年的红旗走上了正确的方向。

只是方向正确,路途依然道阻且长。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价格政策、渠道建设、服务意识、队伍培育、战略定位、品牌培植等等,但凡哪个环节或配套没有跟上,品牌发展就会陷入“木桶效应”的困局,让品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甚至随着体量逐渐增大,恶果也会愈发紧实,然后发现越晚,掉头越困难。

希望2021年后的红旗,在加足马力的过程中,也能不时停下来思考思考,去市场听听看看,在产品、品牌、服务等多重角度,审视自身正在发芽的弊端,然后在居安思危的同时,迎风更加飘扬。

见智研究投研群开始招募!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