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春节前后,转债市场在正股带动下迎来了回升。截至2021年2月19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价为371,折合单周上行4.58%,指数层面上已恢复至接近年初水平。分行业来看,2月5日以来所有SW一级分类下的行业转债,均出现了上涨。
从转债估值来看,各平价价位对应的估值中枢均较春节前的低点有所回升。在2月初,平价130元对应的估值水平回落至接近0%的位置,而这在当前的估值环境下往往是估值压缩到位的重要参考信号。随后,各价位估值中枢也随之出现回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的估值反弹中仍然存在明显的价格分化——偏股型品种的溢价率回升趋势明显强于偏债型品种,这反映了在此前一轮各价位估值全面压缩后,出现大幅调整的优质偏股型品种成为了短期关注对象。
从转债估值性价比角度出发,平价100元以内的区间仍具有一定挖掘价值,而高价品种则需要继续2020年以来注重正股资质的择券思路。
对于股性较强的品种,考虑其估值特征与2020年分化行情中的估值水平并无太大变化,因而正股资质较强的新券(受绝对价格约束较少)仍是重要的筛选方向,建议关注长海转债、紫金转债、隆20转债、韦尔转债、立讯转债等。
在配置型品种方面,当前平价处于温和区间的个券占比较年初明显回升,平价100元以内的个券占比接近2/3,同时价格破面品种也超过了100只,相关品种的挖掘空间明显大于2020年。
具体方向上,我们建议从以下角度进行筛选:前期行情趋弱行业的龙头品种,例如非银板块的国君转债和国投转债、PCB板块的景20转债、城商行板块的苏银转债、以及健友转债(健20转债)、柳药转债、华阳转债等;绝对价格显著破面,但尚未跌破债底的品种,例如城地转债;虽正股缺乏明显催化,但价格已十分贴近债底的长期配置品种,例如海亮转债、上银转债等。
不过,对于具有如下几类特征的标的,我们仍然建议谨慎关注:第一,跌破债底的品种;第二,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品种;第三,仅有高YTM优势的品种。
最后,在新券申购方面,考虑到近期市场破发情况时有出现,对于正股资质趋弱的新券,不妨直接考虑上市后的二级机会。
转债行情显著回暖,各行业均有回升
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
春节前后,转债市场在正股带动下迎来了回升。截至2021年2月19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价为371,折合单周上行4.58%,略低于上证综指同期的5.72%,但相较于前期正股和估值双重冲击下转债的大幅下行,这样的反弹幅度已经十分可观,2021年内中证转债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也已经由接近-5%的低点回升至0%点附近。
前期对正股和转债估值形成冲击的重要因素之一——流动性环境,目前已经明显趋松。春节假期后,流通中现金逐渐回流银行,对流动性形成补充。从过去两周的环比变化来看,主要短端利率指标均整体下行。截至2021年2月21日,DR001和DR007均回落至1.5%以内。往后看,2月通常并非年内缴税大月,而且临近月末最后一个工作日26日财政支出走账,短期维度下,流动性紧张对转债形成明显制约的可能性不大。
分行业来看,以2021年2月5日的转债和正股指数低点为起点,截至2021年2月19日,所有SW一级分类下的行业转债均出现了上涨。采掘、有色、休闲服务和建材等行业转债在重点个券的支撑下涨幅位居市场前列;而金融、医药和交运等存量转债分布较多的板块则涨幅靠后,其中商贸和交运行业因为存量券正股在行业中相对弱势,转债上行幅度明显弱于正股行业涨幅。
估值中枢回升,但高低价位有分化
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
从转债估值来看,各平价价位对应的估值中枢,均较春节前的低点有所回升。对比各价位估值变动,高平价价位的估值回升幅度更为明显。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当转债“告别”稳态,估值压缩总会来》中曾提到,当转债市场出现类似于今年1月末-2月初的估值压缩时,平价130元对应的估值中枢可作为一个有效的参考值——由于强赎条款的存在,平价130元对应的理论中枢天然具有收敛至0%的特性。
考虑到6个月内上市的新券数目较多,而其中股性较强的品种在进入转股期前即使平价超过130元,也暂时不会受到来自强赎条款的直接约束。因此当前平价130元区段对应的合理估值中枢,应当处在略高于0%的位置,而若这一数值达到或接近0点,则可视为估值压缩临近“到位”的参考信号。在2020年5月和9月的估值主动压缩后,各价位估值中枢均在平价130元的估值中枢临近或已经触及0%后迎来回升,而本次春节后的估值回升也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的估值反弹中仍然存在明显的价格分化——偏股型品种的溢价率回升趋势明显强于偏债型品种,这反映了在此前一轮各价位估值全面压缩后,出现大幅调整的优质偏股型品种成为了短期关注对象。
从各价位估值的历史分位数来看,截至2021年2月19日,平价130元对应的极端偏股价位估值中枢仍处在2017年以来的90%分位点以上,而平价80元对应的估值分位数仍然处在2017年以来20%以内的分位数水平,平价90-100元的估值中枢也在2017年以来的中位数水平左右。这意味着,从转债估值性价比角度出发,平价100元以内的区间仍具有一定挖掘价值,而高价品种则需要继续2020年以来注重正股资质的择券思路。
偏股品种精选个券,中低价品种战略布局
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
综合上述情况,目前转债市场中偏股型和配置型品种正处在截然不同的估值环境中。
对于股性较强的品种,在近期的市场上行过程中,平价110、120和130元对应的估值中枢,均处在2017年以来较高的历史分位点,与2020年分化行情中的估值水平并无太大变化,因此正股资质较强的新券(受绝对价格约束较少)仍是重要的筛选方向,建议关注长海转债、紫金转债、隆20转债、韦尔转债、立讯转债等。其中,紫金转债虽然绝对价格较高,但估值已经出现收敛趋势,后续对正股推动的反映将更为灵敏,叠加近期基本金属和贵金属价格的上行趋势,推荐重点关注;长海转债受益于前期正股估值中枢较为温和,受流动性冲击的可能影响较小,以及估值压缩后的性价比提升,同样值得重点关注。
在配置型品种方面,在春节前的正股市场调整后,当前平价处于温和区间的个券占比较年初明显回升,平价100元以内的个券占比接近2/3,同时价格破面品种也超过了100只,相关品种的挖掘空间明显大于2020年。
具体方向上,由于配置型策略的参与思路更多是利用债底保护下,回撤空间与上行空间的不对称性进行中长期配置,因此短期内的正股行情并非首要关注点,债底稳定程度、纯债溢价水平、绝对价格等因素成为了择券关键,我们建议从以下角度进行筛选:前期行情趋弱行业的龙头品种,例如非银板块的国君转债和国投转债、PCB板块的景20转债、城商行板块的苏银转债、以及健友转债(健20转债)、柳药转债、华阳转债等;绝对价格显著破面,但尚未跌破债底的品种,例如城地转债;虽正股缺乏明显催化,但价格已十分贴近债底的长期配置品种,例如海亮转债、上银转债等。
不过,对于具有如下几类特征的标的,我们仍然建议谨慎关注:
第一,跌破债底的品种。中低价转债中包含大量的低评级民企主体,而对于此类主体及存量债的信用分析存在很大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跌破债底成为了观察市场对转债信用资质担忧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出现相关情况的个券,配置前建议谨慎关注其信用风险,并密切跟踪信用负面事件等。
第二,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品种。从2020年末的部分个券信用冲击来看,出现信用负面的个券,普遍具有发行人及集团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特点,因此对于近期债务集中到期的品种,建议谨慎关注其信用资质。
第三,仅有高YTM优势的品种。转债的YTM指标具有一定迷惑性,因为其YTM中很大一部分支撑,其实来自于累进利率中最后两期的高票息,以及到期时的一次性补偿,因此即使选择长期持有,转债的纯债价值在真正临近到期前可能并不会带来可观的收益。
最后,在新券申购方面,近期新券上市价格普遍不高,甚至出现一定规模的破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转债新券的理论平价中枢为100元左右,而目前市场赋予中低平价区间的转债估值并不算高,叠加近期发行上市的新券中包含大量的低评级和小规模品种,进一步对估值形成制约。因此,除非转债平价在上市前来到高位区间(例如韦尔转债、长海转债),那么这些新券很难在估值支撑下升至更高的价格区间,而若上市前正股出现调整,部分品种出现破发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近期的新券申购策略,对于正股资质偏弱的品种,不妨更多考虑上市后的二级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本文作者:刘郁、田乐蒙,来源:郁言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