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药女神”王峥娇:短期医药波动要淡定,医美板块不适合长期重仓

投资作业本
个股选择最重要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医药行业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大时代。

“越是在下跌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冷静理性地对待市场。要分析到底下跌的原因是长期趋势的变化,还是一些短期的扰动?”

“医药行业子行业还是比较多的,在选择子行业的时候,我总的选择标准还是供给端的竞争格局和需求端的景气度,其中供给端的竞争格局的权重是要更重一些。然后,在个股选择上面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去分析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我觉得这个是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核心来源。”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时代,这个变化核心的来源是中国医疗市场其实还是非常巨大的,这个也是一个老龄化叠加居民患病率持续提升带来的长期需求的潜力。”

“医药行业从长期来看,还是一个业绩驱动的行业,通常在年底调整。因为它是一个业绩披露的真空期,年底通常医保局政策也比较多。所以通常在四季度医药板块就会进入到一个相对的调整期,但是转年回来之后,从一二季度三季度因为持续都有业绩披露的利好的催化下,一般医药行业表现都还不错。”

“疫情只是相对短期的扰动因素,所以即使疫情影响弱化,甚至得到控制,我们觉得它其实对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并没有太大的一个影响。”

“全球来看药都是一个强监管行业,在投资过程中“政策”是绕不开的要素,但它其实并不影响这个行业的成长,它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改变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在不同政策周期下,我们就需要去寻找在这个政策周期下最受益的或者是不太受政策影响的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现在的整个行业的估值的水平,估值溢价率在过去10年是属于一个历史中位数的,板块整体其实是并不高的。”

“估值其实不是一个我们能够去把握或者是预判的东西,它是交易的结果而已,我们真正能够去判断、能够去把握的还是公司的基本面。所以我们觉得不要去空谈估值,核心还是去把握基本面。”

“目前我们确实看到了医美需求的景气度是非常高的,大家都很关注,需求确实很旺盛,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它供给的格局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晰,产品相对来说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类的资产在我的投资框架里,它是不适合长期重仓配置的。”

2月19日,南方医保基金经理、南方医药创新拟任基金经理王峥娇分享了关于医药板块的行情分析,作出上述判断。

 

她拥有11年的A股医药行业研究经验,管理的南方医药保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目前规模达27.36亿元,任职(2018-07-27 ~ 至今)回报172.21%,今年来回报22.93%,同类排名36/4417。

春节前,王峥娇曾给出判断:2021年大概率不会因为疫情再次出现2020年医药的板块式亮眼行情。但医药板块仍然是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板块,而这种成长性的核心驱动因素是老龄化和发病率的持续提升。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uo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短期波动要淡定

Q:昨天医药股调整怎么看?

A:如果开玩笑的说,昨天跌的多也是因为前期涨的比较多。市场其实总是在考验我们,不可能每一天都在涨。如果股票基金天天都涨的话,大家都成首富了,所以大家才说投资总是很难的。
 
越是在这种下跌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冷静理性地对待市场。在这种时候要分析到底下跌的原因是长期趋势的变化,还是一些短期的扰动(市场情绪)?

我觉得还是要保持冷静理性,坚持认为医药行业是一个值得长期看好的行业,所以对这种短期的波动大家可以冷静一点,淡定一点。

个股选择最重要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Q:聊聊您的整一个投资研究的履历以及投资理念。
 
A:我是从09年毕业以后就进入到二级市场,从事医药行业超过11年。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政策的趋势以及所有上市公司的情况都有比较清楚全面的一个认识。
 
所以我的投资框架是基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一个研究判断,重点配置长期竞争格局清晰稳定的资产,然后再阶段性的根据不同细分子行业或者公司的景气度,进行调整持仓,大概是这样一个框架。
 
具体来看的话,在因为医药行业子行业还是比较多的,在选择子行业的时候,我总的选择标准还是供给端的竞争格局和需求端的景气度,其中供给端的竞争格局的权重是要更重一些。
 
然后,在个股选择上面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去分析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我觉得这个是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核心来源。
 
第二点要去考察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层的品质。因为我们看到其实很多公司管理层的能力也会加强或者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所以这个也是蛮重要的。
 
第三个方面就是刚才说的竞争格局跟需求景气度这两个维度的考虑。比如说如果是供给端的竞争格局很清晰,然后需求的景气度也比较高的这一类行业的机会,我就会选择龙头,然后重仓配置。
 
如果竞争格局不太清晰,但是需求景气度比较高,我可能会控制仓位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阶段性的参与。
 
如果竞争格局不清晰,同时需求景气度也比较低,可能这样子的行业我就不参与。

医药行业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大时代

Q:医药行业哪些板块更具有潜力,你能不能从供给或者需求方面给大家再解读一下?
 
A: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时代,这个变化核心的来源是中国医疗市场其实还是非常巨大的,这个也是一个老龄化叠加居民患病率持续提升带来的长期需求的潜力。
 
过去中国医药行业其实在供给层面,也就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层面,因为过去各种政策上的一些限制,长期以仿制药为主导的,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的动力不太足,能力也相对比较欠缺。因为那个时候仿制药价格很高,企业有一两个仿制药都已经是躺着赚钱,没有人去投研。
 
但是从15年到18年,药监局加速审评,包括医保局进行仿制药的降价集采,其实都是在倒逼整个产业升级,加速行业进入到一个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觉得政策上的变化带来了整个行业的一个机会。
 
18年年底的时候医药板块暴跌了一把,包括当时大盘可能环境也不是很好,然后医保局成立了之后,第一次进行仿制药的集采,那个时候大家就非常的悲观,觉得整个医药行业完蛋了,企业降价降这么多,也不可能有创新了,就非常悲观。
 
但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恰恰从那个时候开始展开了一波行情,核心就是大家在看待这些政策扰动的时候,还是要客观理性一些,其实这个政策都是在倒逼整个产业的升级。
 
我们看到从18年开始,整个国产创新药每年获批的数量在大幅的增长,整个行业明显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包括新药临床申请的数量也是在大幅的增长,持续地创新高,所以这个行业也在发生很明确的一个变化,带动了整个医药行情的上升。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需求是长期存在的,但是过去是因为缺乏优质的供给,现在因为政策的一些变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性的、好的产品上市,提供了这些优质的供给,这就是一个需求供给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医药通常年底调整,有明显季节性

 Q:您是怎么看疫情给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A:其实医药行业长期的投资逻辑还是在整个产业趋势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进入到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所以这种创新型的医药企业,包括器械耗材等等这些企业其实都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说像去年就很典型,中间出现疫情扰动,上半年的时候尤其因为疫情的冲击,其他的行业生产也受到影响,需求端也是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恢复也不是很明确。
 
因为医药毕竟是具有刚需属性,所以去年前7个月的时候,医药行业表现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吧。
 
我们觉得在前期主要是一个比较优势,当时是比较强的,这也是后面调整的主要原因。从7月份之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一些顺周期的行业板块慢慢地进入到恢复的阶段,资金就开始从医药行业分流,进入到一些顺周期行业的板块投资,所以行业相对比较优势弱化,带来一个下半年的调整。
 
而且可能也是因为前7个月相对涨的还是比较多,所以从机构的持仓,然后整个板块的估值溢价率等等,也都确实是在一个历史高位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调整的需求。
 
可能年底医保局又进行了第一次的医疗高值耗材的集采,也确实对投资情绪上有一些扰动。
 
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最终带来从7月份之后医药表现得相对比其他行业要弱一些,但是其实从去年12月份开始,医药行业就已经在上涨了。
 
因为医药行业从长期来看,还是一个业绩驱动的行业,通常在年底调整。因为它是一个业绩披露的真空期,年底通常医保局政策也比较多。所以通常在四季度医药板块就会进入到一个相对的调整期,但是转年回来之后,从一二季度三季度因为持续都有业绩披露的利好的催化下,一般医药行业表现都还不错。

所以通常过去几年都有一个挺明显的季节性,但其实还是我们一直说的短期跟长期的问题。
 
当然这个下跌是一个很不好的体验了,谁都不愿意亏钱,但是实际上我们怕的应该怕的是那种跌下去就可能再也起不来的那种投资的标的。我们看医药过去其实持续都在创新高,其实这种下跌它就是一个短期的调整,行业大的趋势没有变化,它总会涨回来的。

所以大家在这种时候应该要冷静一点,理性一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疫情对医药行业没有太大影响

Q:疫情对医药板块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A:去年疫情对药行业有推动作用,尤其在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下一枝独秀,但是其实疫情现在逐步得到了控制,所以影响是在持续弱化的。
 
医药行业投资的逻辑核心还是本身巨大的需求,以及近两年行业的产业逻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多优质供给出来。
 
所以,我们投资医药行业的长期还是基于产业的逻辑,疫情只是相对短期的扰动因素,所以即使疫情影响弱化,甚至得到控制,我们觉得它其实对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并没有太大的一个影响。
 
Q:目前疫苗免费,然后在带量采购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达到获利?
 
A:这里面大家其实有一个混淆的概念,就是疫苗免费这个事它可能指的是对我们消费者是免费的,但是不代表它不盈利,国家在采购的时候还是要付钱的。
 
因为这些疫苗企业在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中,都是投入巨额的资金研发的,尤其因为国内疫苗的研发,包括药品的研发都是要经过一个临床,就是一期二期三期这样一个过程。
 
前两期因为相对来说临床的人数比较少,所以那个时候还可以在国内做,因为国内疫情控制的相对比较好,三期这种大规模的临床就没有办法在国内做,都是要去海外做。

投入的金钱跟资源更是非常庞大,然后企业在临床做完的时候还要去投产能,去投固定资产去做生产,但企业花了这么多钱,如果都是免费,再有下一次疫情,就不会再有企业去投入研发了。

政策并不影响医药行业的成长

Q:您是否觉得咱们医药板块还是一个政策驱动型的板块?

A:对,我们觉得是这样子,其实医药行业核心成长的驱动因素还是老龄化和发病率的提升。
 
2019年国务院公布过一个数据,就是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已经达到18%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说明我们中国的老龄化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是25~45岁人群的4~10倍,所以老龄化的问题带来的就是一个医疗需求的潜在支撑。
 
除了老龄化还有生活环境,包括我们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的一些影响,其实各个年龄段的居民的发病率过去10年都是在显著提升的。
 
比如慢性病的患病率10年增长一倍,包括大家可能谈之色变的肿瘤,每年的肿瘤新增的患者数量是400万左右,这个数字是远远超过欧美家日本的总合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患者群体,然后大家的治疗需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这其实是驱动医药行业长期成长最核心的要素。
 
政策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会对投资产生一些扰动。因为从全球来看,医药产品本身还是具有一些特殊属性的,全球来看药都是一个强监管行业,在投资过程中“政策”是绕不开的要素,但它其实并不影响这个行业的成长,它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改变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在不同政策周期下,我们就需要去寻找在这个政策周期下最受益的或者是不太受政策影响的投资机会。
 
这是我们正确应对政策的一个办法,而不是说因为政策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抵触什么,其实政策它都是有利有弊的,任何的阶段其实都有好的投资机会。
 
比如说像在12年到15年阶段,那个阶段国家政策层面虽然一直在说鼓励创新,但是在实质的政策上面,包括评审的速度也非常慢,包括医保局纳入新药的速度也很慢,所以其实那个时候也是没有什么创新的动力跟需求了。

进入到现在这个阶段就开始鼓励政策,然后企业需要有更高的研发投入之后,我们才看到其实有一批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公司都走出来,所以在不同的政策周期下,都会有相应的投资机会,是需要我们去正确地应对它。

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并不高

Q:大家在问医药板块估值会不会太高了?
 
A:大家近两年其实都在担心医药行业估值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如果看一下数据的话,医药行业现在的整个行业的估值的水平,估值溢价率在过去10年是属于一个历史中位数的,板块整体其实是并不高的。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甚至一些周期性的行业,估值也都在往上走,甚至都已经突破历史上限了,所以作为一个长期成长性跟确定性更强的行业,我们觉得现在医药行业整体来说估值其实是比较合理的。
 
内部当然是有一些分化了,比如说像这种基本面更清晰,长期成长前景更清晰的资产,估值会可能偏高一些。
 
大家可以看到即使在2020年受到那么就是一个突发性的疫情冲击的影响下,医药龙头公司的业绩还都是相当亮眼,有一些还都是在超预期的。所以这些公司虽然贵,但是它基本面确实是非常的好。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板块内部还是有一些在底部估值没那么贵的一些公司,它其实也是存在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
 
当然这一类的公司估值低,肯定是基本面是有一些瑕疵的,所以在这些投资机会的选择上面,肯定是更加考验我们投资研究的能力,能够挖掘这些公司真正内在的一些亮点的地方。比如说技术上,业绩上等等,所以这是整个内部也还是有一些分化。
 
第三个方面,其实医药还是刚才讲医药金融的创新驱动的一个大时代,所以技术的进步对估值还是会有一些推动作用。
 
比如说疫情大部分都是一些短期的影响,总会过去,但是其实疫情还带一些偏长的正面影响,尤其对医药行业,去年确实全社会各个领域可能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如果我们看到医药,比如说一级市场融资,可能发现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一级市场在医疗行业的融资额反而都是创了新高的。
 
这么多的这些钱投入到医药行业一级市场,都会转化到这些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支出上面。这些研发支出投进去了之后,未来就会转化为创新型的产品,能够带来临床上好的产品,所以其实这都是一些长期的影响。
 
估值确实也会有一些推动的作用,但估值其实不是一个我们能够去把握或者是预判的东西,它是交易的结果而已,我们真正能够去判断、能够去把握的还是公司的基本面。
 
所以我们觉得不要去空谈估值,核心还是去把握基本面,关键是看自己所持有的标的基本面是不是能够扎实,长期前景到底怎么样。这个其实是我们能够研究,而且最核心的东西。

 医美行业不适合长期重仓

Q:您如何看待医美行业,给大家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A:医美现在很火,基本上每一场直播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我个人投资上的一些看法,其实已经说到在我的框架里面,对于供给端的竞争格局的重视程度是要高于需求的。
 
其实医美就是这样一个行业,目前我们确实看到了需求的景气度是非常高的,大家都很关注,需求确实很旺盛,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它供给的格局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晰,产品相对来说同质化比较严重。
 
从消费者的层面,其实没有什么品牌粘性的,用什么东西可能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客户经理给我们推销了什么样的产品。客户经理会给你推销什么产品,核心是它渠道的利益空间导向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长期供给格局不是那么的清晰,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类的资产在我的投资框架里,它是不适合长期重仓配置的,但是可能根据它需求的景气度的变化情况,阶段性的可以有一些持仓,但是总体在我的投资框架下是要控制这一部分的仓位。

 未来仍然看好医药板块 

Q:未来是否该继续看好医药行业赛道?
 
A:我们觉得医药行业具有很重要的四个特性。首先,这个行业的长期成长性非常明确。我们前面也一直在强调,就是核心的驱动因素还是老龄化以及居民发病率的提升预测,这是支撑长期行业增长的一个核心要素。
 
我们看到相对应医药行业的板块,从10年前不到4000亿到现在已经成长到8万多亿的行业市值,从 A股市场的整个市值占比不到3%增加到现在将近10%。
 
所以这个行业从过往来看是个成长性非常明确的行业,做投资做回报的时候,你肯定是选择这种长期成长性的行业做投资,你的胜率会更大。
 
第二点,医药行业的公司业绩确定性也会更高。过去10年医药行业正增长数量的公司是仅次于银行,尤其最近这几年,其实大家对这种确定性也是给予了更高的一个议价。
 
第三点就是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也很丰富。因为行业公司数量很多,有偏消费属性的公司,也有偏科技属性的公司,所以投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投资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创新型的这些生物医药公司、器械耗材上市之后,对投资专业能力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
 
所以我们觉得长期来看医药行业,非常看好长期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因为这个行业它投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个人投资的时候确实以这种基金的形式进行投资,可能是一种更好方式。

本文来源:投资作业本 (ID:touzizuoyeben),作者:位宇祥、阚宁馨⁣

更多大佬观点请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