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明晟东诚徐刚:FOF供小于求,是资产配置“终极方案”之一

“水世界”资产配置难度徒升

今年1月份,国内私募圈出现八位大佬联手“二次创业”。

当时,北京明晟东诚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备案私募管理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为徐刚,他是一位证券业老将。上世纪90年代曾任职于华夏证券,1998年-2017年任职于中信证券,曾负责资产管理部、股票销售交易部、经发管委等部门。

出资人中,另包括七位私募大佬:正心谷资本的林利军、淡水泉的赵军、千合资本的王亚伟、睿泉毅信的吕一凡、煜德投资的靳天珍、拾贝投资的胡建平、源乐晟的曾晓洁。

近日,明晟东诚创始人徐刚独家对话华尔街见闻,谈及了中国资管市场发展方向以及FOF的定位。

“二次创业”的动力

在徐刚看来,中国资管业进入新纪元是他决定“奔私”的时代注脚。资产管理行业在中国是一个蓝海。2018年起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性陡然提升。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两次非常重大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点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当时国务院出了一份“国九条”文件,指出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也正式确立了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让资本市场得以规范健康地发展。

第二个时点是2019年,政策层有一个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讲话,意义非比寻常。实际上,过去40年中国经济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拉动,而拉动的大都是有抵押资产的行业,比如房地产、资源、能源等行业。这些传统经济的动能走到极致时,就需要向新动能转换。因此,发展新经济不能仅依靠银行信贷,必须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这就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质。

这种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通过科创板培育了大量的新经济上市公司,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由于中国股市仍以中小投资者(散户)为主,他们贡献了约70%的交易量,而机构投资者只占30%。这与美国市场完全倒挂。实际上,只有专业机构投资者才能对资产进行正确定价,明辨一家上市公司的质量,甄别优秀的企业。

简言之,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波动率相对降低,亦能够承接大型上市公司的定价功能。

以美国市场为例,2008年开始诞生了一批诸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等新经济公司,这都是由美国资本市场拉动,而非通过银行信贷体系“做大”。因此,中国资本市场做大就需要有大量机构投资者。

当前,中国证券类基金规模约为30万亿元,对应的是约80万亿股票总市值和320万亿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因此,中国资管行业有极大扩容的空间,明晟东诚的成立正是捕捉到资管行业扩容过程中,有一个赛道尚未被挖掘——主动式FOF(基金中的基金/组合基金)。

FOF市场供小于求

中国境内FOF供应量(公募、私募、券商资管)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仅占30万亿证券类基金规模的1%。

中国市场的潜在需求极大。2021年底为资管新规的过渡截止期,大量实际投资于非标债权的资金将面临再配置的问题,如果有部分资金量转入到以大类资产配置为主要策略的主动式FOF,则相关基金规模会相当可观。

要看到,当前市场上的FOF很多是“团购式”产品,即把明星管理人组合拼盘在一起成为FOF基金,本质还是以销售思维为主导发售的产品,没有将主动式投资管理功能作为FOF管理人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还是需要有以投研为导向的独立FOF管理人。

资管行业是供给创造需求,新业态发展过程中,供给必须走在最前面。类似于电视机诞生之前,普罗大众并没有对电视机的需求,互联网诞生推动民众对互联网使用的需求等等。

FOF是资产配置的“终极方案”之一

徐刚强调,要把主动式FOF基金理解为实现高效性资产配置的“终极方案”之一。

因此,FOF基金更多地是根据投资者的收益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去设计资产配置方案。因此明晟东诚设计产品结构时会直接面对投资者,了解他们的具体诉求,并将其对应到与之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的方案中。

徐刚透露,明晟东诚选择底层基金将参考上市公司的调研方法,了解管理人的公司治理模式,投研团队的稳定性、投资流程的可靠性和历史业绩的持续性。

“水世界”资产配置难度徒升

徐刚指出,未来全球面临“水世界”,即全球央行大水漫灌导致资产价格持续膨胀。

光看水世界,资产价格不断上升,直接买指数基金?大错特错。

徐刚给出以下洞见:

一个特征就是危机频发。过去100年美股历次熊市(标普500指数)。过去100年,美股大熊市一共12次,其中4次发生在过去12年。危机越来越频繁爆发。以过去30年上证综指来看,A股大熊市一共14次,其中7次发生在过去12年。危机的频率高于美股。

另一个特征是全球经济结构转型,导致资本市场回撤变大。因此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头等大事是风险控制问题,尤其是危机频发的时刻控制净值回撤。因为投资活动中,风险控制是第一位。

量化基金也可走FOF路径

不久前,A股市场大幅调整,出现量化基金风格漂移导致表现不佳的情况。

徐刚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有能力边界,这和企业家也有能力圈是一样,一定要挣自己擅长的钱。量化基金尤为如此,每个策略有容量上限,超过策略容量的规模扩张就会影响策略的运行效果。因此,我们考察管理人的维度之一就是能力边界,不能超出能力接太多的资金。

换一个角度说,量化基金如果直接采用零售方式募集资金,在特殊的环境下零售资金会出现频繁申赎交易,容易对管理人策略的运作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量化基金可以选择和专业的FOF管理人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管理规模,聚焦策略开发和价值发现工作。

量化基金规模扩张可能会出现策略的“钝化”,需要关注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一些不知名的优秀量化管理人又存在一定的募资困难,通过FOF资金配置,可以实现“懂的钱”与量化管理人的理性衔接,解决渠道扩张难题,实现与机构投资者的高效对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