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的意义?

方正证券陈杭
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跻身生态巨头的入场券,华为手机+IoT的非硬件延续,以及华为智能汽车的战略支点。

第一层:是华为跻身生态巨头的入场券。

数字商业的终极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操作系统的竞争,全球市值前3名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具备操作系统。1、苹果:iOS、Mac;(跨平台操作系统);2、谷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3、微软: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

依次,我们将数字商业模式分为三个层次:

1、提供操作系统(苹果、微软、谷歌、华为)

2、提供中间平台(华为、亚马逊、阿里、腾讯、Facebook、甲骨文)

3、提供应用创新(华为、美团、小米、特斯拉、滴滴)

美国的三家公司处于第一层次,扼住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命脉,市值也是全球前三。

基于以上的分工版图,我们发现华为最初的业务主要是以集成创新为主,是全球最优秀的集成商,但是集成商的瓶颈在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所以华为如何跨越硬件终端集成商的传统商业模式,成为数字经济的底盘(OS),直接推出鸿蒙跨入第一层,这也是华为整个商业运行的一次重大突破。

总之,鸿蒙的意义:

短期决定了,华为能否通过鸿蒙实现硬件业务残缺的软件延续

中期决定了,华为能否建立横跨人车、人居跨场景的AIoT生态。

长期决定了,华为能否在异构计算时代中取得第四张操作系统入场券的关键。

第二层:是华为手机+IoT的非硬件延续

美国目前对华为的全面封杀,主要体现在美国科技的两种霸权:

1、美国掌控了芯片的制造命脉:半导体设备(PVD、刻蚀、CVD、IMP、EPI等)

2、美国掌控了数字化生态的底层:系统软件(OS、系统软件、工业软件)

美国一方面通过半导体设备霸权,要求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制造巨头禁止为华为代工,另一方面全面封杀华为所有设备的操作系统使用权限

最近两年美国对华为的封锁层层加码:第一轮是封锁芯片成品供应链,华为开启海思芯片设计的全面替代。第二轮封锁芯片代工供应链,华为开启从台积电等供应链向外转移。第三轮封锁彻底堵死华为的芯片来源

留给华为的路只能是超越硬件制造的另外一个阶段,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和谷歌的Android,他们虽然不参与制造硬件产品,但是依靠华为的鸿蒙OS,可以实现华为技术的无处不在,也就是华为的被集成(HUAWEI INSIDE)

手机鸿蒙的意义,是倒逼华为改变直接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摆脱芯片封锁带来的业务风险,通过鸿蒙OS来实现业务的延续。

古典摩尔定律走到末期,AIoT时代计算的本质是异构,伴随着芯片异构的发展,异构操作系统也会是未来发展的主线,鸿蒙从诞生之初就成为车、IoT、手机的缺省操作系统

第三层:是华为汽车的战略支点

华为的自动驾驶有三大计算平台+三大操作系统

智能座舱计算平台: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也就是鸿蒙操作系统。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

智能车控计算平台: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无人驾驶电车是一个软硬件异构系统,所以未来的电车tier1一定会由智能座舱、无人驾驶、执行控制三大系统(芯片+OS)组成

1)智能座舱(分时) = HOS鸿蒙 + 麒麟芯片组,其本质是车的“芯、屏、网”控制系统,管理的是人机交互为主的车载控制,支撑车载娱乐、AIoT互联等,这也是手机造车派最具技术积淀的子版块。

2)无人驾驶(实时) = AOS + MDC,是电车到智能车的最大增量,其本质是算法+算力的极致耦合系统,集成了Host CPU芯片、AI芯片、ISP芯片与SSD控制芯片,实现了无人驾驶大脑的功能。

3)执行控制(实时)= VOS + DriveONE,这是实现集成了MCU、电机、减速器、DCDC、OBC、PDU、BCU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车机的控制执行功能。

总之,车载鸿蒙的三个意义:

北向:鸿蒙是三屏合一(手机、车载、TV)内容的人机交互枢纽。

横向:链接车、手机、IoT、家电等多种跨平台硬件的互联核心。

南向:鸿蒙OS虽是分时操作系统,但是统领全部“南向”(面向芯片和硬件)实时系统的资源调配者

华为造车三条路:

1、成为新Tier1,被集成

2、成为赋能者,内生外化

3、成为集成商,超级IDM

在前序报告《电车终局的思考》中,我们将造车IDM全链条分为五大模块:

1、始于融资;2、长于制造;3、盛于融合;4、忠于品牌;5、成于AIoT

其中1、2、4、5都是以通过外部赋能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小米生态链赋能模式

其中的3是智能驾驶需要内部被集成来实现,也就是tier1模式,从内部核心开始改造。

1、首先我们看如何成为Tier1:(北汽·长安)

无人驾驶电车是一个软硬件异构系统,所以未来的电车tier1一定会由智能座舱、无人驾驶、执行控制三大系统(芯片+OS)组成:

1)智能座舱 = HOS鸿蒙 + 麒麟芯片组,其本质是车的“芯、屏、网”控制系统,管理的是人机交互为主的车载控制,支撑车载娱乐、AIoT互联等,这也是手机造车派最具技术积淀的子版块。

2)无人驾驶 = AOS + MDC,是电车到智能车的最大增量,其本质是算法+算力的极致耦合系统,集成了Host CPU芯片、AI芯片、ISP芯片与SSD控制芯片,实现了无人驾驶大脑的功能。

3)执行控制 = VOS + DriveONE,这是实现集成了MCU、电机、减速器、DCDC、OBC、PDU、BCU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车机的控制执行功能。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电动智能车中最核心的三大软硬件系统,华为都已经实现北汽蓝谷极狐量产的供货,这是华为的第一条路。

2、再看看如何成为生态赋能?(小康·赛力斯)

生态链赋能本质上是对自生商业模式成功经验和积累资源的“内生外化”,比如阿里亚马逊的公有云、联想集团的数字化赋能、工业富联的灯塔工厂

华为余承东在电车领域的赋能就是小米雷军开创生态链赋能的继承和发扬,小米培育的全球细分龙头比如石头科技、9号平衡车、华米等都是生态链模式的成功经验。

与小米生态链合作的方式类似,都是内生资源的外化赋能,主要分为四大板块的9大要素:

1、工业设计:华为消费电子领域积累多年的世界级的工业设计团队与审美。

2、用户研究:华为庞大用户体量的存量数据研究,可以精准定位客户需求。

3、产品定义:华为每年庞大SKU的产品设计经验,用来定义产品。

4、品牌宣传:华为集团式的口碑宣传,品牌营销策划具备巨大的协同效应。

5、供应链:华为每年百亿美金级别的元器件采购额,提供供应链的价格优势和优先供货优势。

6、线下渠道:华为全国几千家线下体验店,大多都可以成列汽车品类,无缝转化为市区4S店。

7、资本资金:华为具备巨大的现价储备和战投产投基金,必要时提供资金支持。

8、IoT:华为全屋智能生态IoT提供了1+8+N的全设备和全场景覆盖。

9、线上渠道:华为全系列产品都已经具备线上全渠道布局,华为自建和第三方线上。

华为与北汽蓝谷合作的极狐证明了,华为已经具备了tier1能力,

华为赋能小康的赛力斯证明了,华为具备生态链赋能的能力。

在我们的《智能驾驶》系列深度报告中,提出了:

超级IDM =  Tier1被集成+ 生态赋能

华为何止是Tier1,而是电车时代的超级IDM

华为作为中国科技的丰碑,其产业链极为复杂。我们试图从四个角度:应用、生态、芯片、穿透,层层递进,逐步进阶来理解华为,并借此窥探国产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未来机遇。

应用视角看华为:成长飞轮上的华为。通过复盘华为过去30年“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我们率先提出华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无边界扩张的科技巨头,其业务扩张路径符合飞轮模型的底层算法。通过分析华为多轮成长业务以及正在不断夯实的底层基础设施,从应用的视角来探寻华为的业务轨迹和成长边界。

生态角度看华为:鲲鹏/鸿蒙生态。服务器作为连接云端和硬件的枢纽,华为基于鲲鹏处理器打造了服务器“泰山”以外,还扩展到虚拟化、大数据平台、存储、数据库、中间件、云服务、管理服务等软件生态体系。软件生态的形成丰富了四大应用场景的内容层次,华为联结众多硬件节点,以操作系统为窗口,塑造了面向B端的“鲲鹏生态”以及面向C端的“鸿蒙生态”。
芯片角度看华为:芯片自主设计的进阶。软件需要依照芯片架构确定其开发方式,芯片设计成为华为鲲鹏生态实现的底层基础。随着半导体+时代的到来,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都对芯片提出了新要求。从应用场景到底层芯片设计,华为完成了“应用-生态-芯片”的产业布局。目前华为自主设计的芯片涵盖手机SoC芯片、AI异构芯片、服务器芯片、5G芯片以及其他专用芯片等领域,并不断延伸。
穿透视角看华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华为海思的芯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芯片设计作为产业链的一环,还需要来自台积电制造代工环节的支持,而支撑整个制造代工环节的关键一环是半导体六大核心设备(光刻机、刻蚀设备、镀膜设备、检测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注入机等)。由此层层穿透,我们认为在产业链一体化协作体系下,设备、制造、材料三大国产半导体公司集群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华为鸿蒙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本文作者:方正证券科技&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来源:半导体风向标,原文标题:《鸿蒙的意义?》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