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连锁“独角兽”固生堂如何通过新的OMO模式破圈? | IPO见闻

年营收逼近10亿元,中国最大的中医连锁机构固生堂赴港上市。

随着民营连锁医疗机构在国内发展日渐兴旺,中医馆也开始抢占这个赛道。目前民营连锁中医馆的赢利模式尚未清晰,这意味着如果资本现在就入局,既有机会也有风险,即使如此,早已有资本看好这一类新中医平台。

6月10日,中医连锁“独角兽”——中医门诊服务连锁集团固生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香港上市,集资额为3至4亿美元,联席保荐人为美林亚太和海通国际。

招股书显示,董事长涂志亮持股为14.84%,Dream True持股为9.25%,Gushengtang Ltd持股为7.86%。其中,Dream True由Tu Family Holdings Limited全资拥有;Gushengtang Ltd.由张伟、林瑞云、沈麦岚、王艺、李明芮、涂志亮及严峻分别拥有17.66%、14.14%、12.95%、6.06%、8.08%、20.91%及20.20%。

名中医“一号难求” 固生堂主打新中医OMO模式

招股书显示,固生堂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基础医疗为重心,将新中医与现代医疗手段结合,为客户打造了一个整合线下业务与在线布局,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健康管理的技术赋能OMO新中医平台。

自成立以来,固生堂一直致力于获取线下中医医疗健康资源,邀请三甲医院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中医和世代相传的名医后代出诊。要知道,中医名医可是“一号难求”的。

2019年,我国中医人数约为62.4万人,仅占医师总人数的16.1%,每名中医医师的门诊人次为每日13.1人,较每名医师每日的门诊人次高45.6%,中医师供不应求现象极其明显。

固生堂打造了一个“医生合伙人”的商业模式,来吸引医生加入。医生可以以单店入股的形式,与固生堂一起开办中医馆。固生堂占股70%,医生占股30%,由固生堂负责运营管理,医生负责出诊。医生随时可保底退出。据固生堂预测,这种方式的医馆8年回报可达8-10倍。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新冠疫情的催化下,我国中医大健康产业已显着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我国中医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于2019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2021年市场规模将正式突破万亿大关,预期于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约3万亿元。

不难发现,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医师短缺之间的差距以及地区扩张的高难度,都表明了当前中医大健康产业未能满足的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这也给了通过“互联网+”模式进一步提升营运效率和释放市场潜力的机会,基于“OMO”的新中医医疗模式应运而生。

率先采用这种模式的固生堂,就在高壁垒的中医大健康市场脱颖而出固生堂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医”服务模式,整合全国线下医疗机构搭建新中医“OMO”平台,最大限度发挥线上线下业务的协同效益,打造中医医疗服务闭环。

诊金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固生堂利润来自药材

在营收方面,固生堂近三年取得了大幅增长。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7.2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8.96亿元及9.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13%。

毛利分别为2.92亿元、3.91亿元、4.37亿元。亏损分别为1.74亿元、1.48亿元、2.55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6779万元、7676万元、1.07亿元。

招股书显示,固生堂收入来源由提供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和销售医疗健康产品两大业务板块构成,其中提供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整体收入比例高达90%以上。

医生在固生堂的诊金提成,全国平均为八成。那么,诊金收入占比微乎其微的固生堂,利润主要来自哪里?除了部分成熟的医疗机构有盈利,固生堂还有一大部分利润来自销售医疗健康产品,如中药饮片、“贵细”中药材等。

固生堂也积累了大量黏性强且忠诚度高的客户群。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固生堂累计客户就诊量在中国所有私立中医医疗提供商中排名第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超过7百万人次,客户忠诚度及客户留存率不断提高,2020年客户回头率高达62%。

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地区,是一片极其适合中医生长的土壤。一方面广东政府频繁出台政策支持中医传承发展;另一方面,满街的凉茶铺,是岭南一景,而广东人既习惯用中药材煲汤养生,也习惯看中医。

作为中国医疗服务领域里的“独角兽”,即使仍没有非常明确的盈利模式,固生堂仍然获得了资本的竞相追逐。而资本投资的算法也与其他赛道有所不同,不是传统的市盈率方法。

在2014年至2017年三年间,固生堂总共完成4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17亿人民币,且每一轮融资都刷新了当时国内中医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的记录。

2014年1月,固生堂获得了由NEA恩颐投资的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15年4月,固生堂获得了由NEA恩颐投资、斯道资本投资的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6年5月,固生堂获得了由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美国史带基金投资的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2017年5月,固生堂获得了招银国际、中国人寿、金浦投资、国新基金的10.1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

此外,诸多背景的企业进入使得中医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被有如同仁堂(600085.SH)与和顺堂这样的竞争对手环伺,成立11年的固生堂凭借独特的OMO模式新中医疗健康平台,需要更进一步刺激高增长潜力,才能在大洗牌的医疗行业中破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