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京东蜕变:织造产业云景图

此次京东科技发布的9类技术产品,从终端结果看,相当于公示支撑起优质C端体验在底层“看不见”的技术魂魄;若就京东科技的技术体系承载“京东云”和京东集团全业务链条的关系入手,京东云脱胎于京东集团,源出产业并深植产业,并最终为产业服务。

京东正在加速蜕变,技术色彩变得愈发浓烈。

7月13日,京东科技发布包括京东云舰(JDOS)、产业云TIES模型和云筑计划在内的8款技术产品;7月9日,京东科技还发布了智造云。这一切,统一被归入京东云范畴。

事实上,商品丰富、品质保障和物流迅捷等C端体验,其实质是B端效率的结果呈现。若无B端技术加持,则C端体验将无从存在。

可以说,良好的C端用户体验,源于京东科技糅合AI技术、混合云操作系统、以数字化手段驱动TB数据级别的供需实时匹配和C端需求趋势洞察,提升供应链效率管控的最终结果。

此次京东科技发布的9类技术产品,从终端结果看,相当于公示支撑起优质C端体验在底层“看不见”的技术魂魄;若就京东科技的技术体系承载“京东云”和京东集团全业务链条的关系入手,京东云脱胎于京东集团,源出产业并深植产业,并最终为产业服务。

华尔街见闻发现,京东云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堪称业界独一无二的定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而其实力最强的竞对,致力于深耕平台数字商业操作系统,却无供应链技术根基。

零售为表,技术是里

很难再用“电商”标签概括京东集团的商业定位,甚至用“互联网平台型商业组织”概括京东,也不那么准确。

京东到底是哪种公司?这由同时集C端用户和B端上下游伙伴于一身的京东集团之商业定位决定,而定位决定本质。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曾在2018年4月说过:“我们不是一个电商,而是一个技术供应链服务公司。”

这句话在今天,已成为京东集团的核心商业定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这个定位由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于2020年11月25日官宣,“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将全面构建五位一体的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应当说,从这个时间节点起算,京东开始系统性地向外界释放这一核心信息要点:电商“零售”只是表象,其内在驱动力来自于对供应链效率的技术挖掘,即以数字技术加持供应链,而这天然就带有“B端”产业色彩。

一条完整的商品供应链,共三个部分涉及10个环节:第一部分是品牌商,包括创意、设计和定价;其次是制造商,涉及研发和制造两个环节;第三为零售商,主要工作是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

廖建文说,在过去十多年,京东一直围绕“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构筑供应链基础设施,由此形成四个新深度:积累了海量深度交易数据,通过包括IoT、5G、区块链、AI等深度数字技术达成供需的深度链接,最终形成制造的深度智能。

一直以来,京东以零售商形象出现。但在刘强东于2018年制定的商业逻辑框架内,京东要做的绝不仅仅限于零售商,京东的目标是提供完整供应链技术服务。“零售只是京东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位京东集团内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说。

如果说十年前,京东的鲜明标签是集聚海量C端用户的平台型电商,那么现在,同样海量的B端生态伙伴,聚集于京东高举“技术”的旗帜下,在丰富其生态商业内涵的道路上一骑绝尘。

通过与京东集团各个部门的日常深入交流,华尔街见闻发现,京东系统性推进技术化,缘起2017年刘强东喊出“技术,技术,技术”之后。

但在2018年,京东进入至暗时刻。2018年11月23日,京东(JD)股价盘中创出最低价19.21美元。

与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被杜鲁门总统解职时说的那句充满英雄末路色彩的“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话有所不同,京东的涅槃却更为积极。

“巨头不会死,只是在进化”,这句由京东内部高层对华尔街见闻说的话,非常传神的概括了京东的技术涅槃之路。“这是巨头蜕变的必要过程。一旦挺过去,则将变得更具有爆发力,其商业竞争力也更为强大。”

资本市场的持续认可度是检验一家公司商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维度之一。从京东股价创新低那天至2021年7月9日,京东(JD)涨幅达311.8%。

云舰:平滑系统和需求差异

围绕供应链技术服务,京东实际上是一家混合C端消费零售商,B端产业技术使能服务商和G端数字基础设施供应商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型公司。

目前,承载京东集团产业技术研发的机构是京东科技子集团(简称京东科技),而承载其技术服务能力的统一技术服务品牌为京东云。

京东云是京东集团面向企业、政府等机构的核心技术服务品牌,定位是“最懂产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7月13日,京东科技一举发布囊括云舰(JDOS)、产业云TIES模型和云筑计划等在内共8款云技术产品,再加上7月9日在上海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工业智能论坛上发布的京东智造云,京东用9款云体系技术产品展示了其供应链技术服务商的底色。

由于京东云由京东而生,源出并深植产业,故京东云强调技术使能产业:如洞察C端需求趋势,(用户洞察:为谁生产)、智能实时匹配海量B端制造供应和C端需求(生产什么产品)和构建中小制造业企业数字智能工厂(如何生产才能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等等。

在技术使能产业的过程中,最复杂的工作是构筑产业数智化基础设施,其中涉及专有云和混合云(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不同等级的资源调配和技术管理。对于一般制造业企业而言,技术难度和成本都太高,很难自建。

混合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通过私有云实现存储、数据库调配和终端服务响应处理。同时,在无须购买额外硬件的情况下,在需求高峰期充分利用公有云来完成数据处理需求。支撑这种应用特征的技术架构被称为集中云(cloud-bursting)。

对于在线零售商来说,其日常应用操作需求会随着消费高峰(各种购物节如“618”“双十一”等)剧增,非常考验其云计算能力。因此,除了互联网平台,几乎没有在线零售商会自建混合云系统。

混合云复杂场景需要一套操作系统来屏蔽底层差异,以有效支撑业务快速迭代发展,因此京东科技推出云舰(JDOS)。

这是一套混合云操作系统,目的是实现“一套统管”,达成基础设施全面且彻底的统一管理与调度。所谓全面彻底,即跨云和跨设施PaaS(平台即服务)统一部署和管理,同时实现系统与PaaS解耦。

在混合云调配过程中,会遇到技术系统和需求应用之间的“耦合”问题。

由于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其本身所要求的被控制参数很多,故需要设置多个控制回路以实现应用控制。

但是,控制回路的增加,往往会在其间造成相互影响的耦合作用。也就是说,系统中每一个控制回路的输入信号对所有回路的输出都会有影响,而每一个回路的输出又会受到所有输入信号的影响。

要想一个输入信号只去控制一个输出需求几乎不可能,这就构成了“耦合”问题。云舰(JDOS)通过解决设施一致性问题,屏蔽底层设施(SaaS:软件即服务)差异,最终达成系统和应用之间的解耦。

对于云舰(JDOS)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和响应速度,在每年的“618”和“双十一”期间遭受万亿级流量洪峰严酷考验,云服务最高可用性保证达99.995%(数据来源:京东集团)。

1-3-1:优质C端体验技术体系

京东云与其竞对比如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包括天翼云、金山云、百度云等)等相比,最大差异在于京东云是以供应链技术地基为内在底色,源于并深植产业,最终服务产业的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企业,京东一端连接上游数百万家B端企业, 另一端连接5亿+C端用户,相当于在上下游打通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链接。

京东用一套被称为“1-3-1”的智能工业体系做两者之间链接的桥梁,这也是京东有良好C端用户体验的隐形体系,其内在技术驱动为C2M(用户直连制造:Customer-to-Manufacturer),产品形式之一是发布于7月9日的京东智造云。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科技基础技术群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周伯文对华尔街见闻说,“第一个‘1’是把面向公有云的能力,结合数据中台和人工智能平台私有化部署,为企业打造产业数字化底座。”

这个数字底座,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NLP)、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强化学习能力和生产、设计、用户洞察、商品新品打造、老品升级、生产过程质检、管理、营销、供应链优化等等场景和京东AI六项基础能力融合,最终形成面向场景化解决“智造”环节问题的能力。

其次,周伯文说,“所谓‘3’,就是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Who(为谁生产)’、‘What(生产什么)’和‘How(如何低成本高效生产)’三个问题相应的企业生产数智化解决方案。”

Who和What,即通过技术手段做C端用户需求/趋势洞察,了解制造企业为谁生产及生产什么。“目前是生产供给端不知道C端要什么,但并不缺乏生产能力;而当前供给端提供的产品,却无法满足需求端的实际需求。‘京东智造云’能解决B端的这个痛点”。

在解决Who和What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How”:怎么生产。这个环节能充分体验京东立足供应链的技术能力。

该用什么方式生产?怎样生产更有效率和更低成本?如何用更短的时间触达用户?

这个环节,包括采购和生产流程中的精益生产,比如提升质检效率,通过AI和数据分析,把次品原因和生产流程中部分参数的设置做因果分析和归纳,倒逼机器学习驱动的生产流程优化,以提升成品率、改善制造流程和物流效率,这都是“How”的能力。

在提升How的效率环节,周伯文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约13%-14%,而欧美发达国家是8%-9%,中间有GDP占比4%-5%的差值空间。“整个智能制造物流的效率提升的价值空间巨大。”

最后一个“1”,即企业生产通过“一网通享”,连接C端消费需求与B端产能供给,动态匹配需求市场与供给市场,通过实现社会化网络协同,最终提升生产制造产业效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