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国会听证第二日:金融条件高度宽松,不时感觉像是一个泡沫市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若通胀路径或长期预期大幅且持续超出目标范围,将作出回应,“只有在价格大幅上涨变得更加普遍时,他才会担心通胀”。他希望人们偏向风险管理,就长期而言气候变化构成大范围的经济风险。他继续贬低加密货币无法作为支付系统,但美联储尚未决定央行数字货币。

7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的半年度听证。这也是他在明年2月任期届满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决定他是否连任央行一把手之前的最后一次半年度听证。

在第二日国会听证中,鲍威尔基本延续首日听证的观点,即强调美国经济复苏尚未完成,不足以启动缩减买债和加息等货币政策调整,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可以在提升劳动力参与率方面表现得更好。”

他指出,FOMC将在未来数周讨论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购买事宜。相比减码QE,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所面临的考验更大。正在评估何时会是减码QE的适当时机,就当前而言,宽松货币政策是适宜的。

鲍威尔重申:若通胀路径或长期预期大幅且持续超出目标范围,将作出回应

与昨日国会众议院听证类似,有参议员指责美联储对通胀及其“临时高企”的状态判断不正确。

鲍威尔否认价格在整个经济中普遍上涨,他认为当前价格走势在历史上是“特殊的”,是与经济重新开放相关的领域受到冲击所致,主因为供小于求,美联储对通胀远高于2%“并不感到舒适”。

他重申了昨日观点,即未来几个月通胀可能会保持高位,然后会逐渐回落至2%的长期官方目标。美联储政密切关注其对“通胀暂时走高”的预判是否政策,“我们正努力了解基本情况和风险”:

“如果我们看到通胀路径或长期通胀预期正展现出‘大幅且持续超出与FOMC目标相一致水平’的迹象时,我们将准备好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除此之外,鲍威尔称他不担心美国生活成本上升,因为最强烈的通胀压力仅限于少数几个与经济重新开放相关的领域,例如二手车和餐饮酒店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给出了评判通胀风险的标准:“只有在价格大幅上涨变得更加普遍时,他才会担心通胀”。有分析称,如果美联储真的秉承这种原则,那将为时已晚;尽管鲍威尔称“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美联储将作出反应”,但也没有提供太多细节。

他还指出,美联储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对通胀压力的影响,与购买美国国债带来的通胀影响“大致相同”,呼应了他昨日提出不用急于缩减购债(taper)的观点。

鲍威尔希望人们偏向风险管理:不时感觉像是一个泡沫市场,气候变化构成经济风险

有观察人士注意到,鲍威尔在第二日国会听证中发表了一些“更引人注目的评论”,例如他称“需要让人们专注于风险管理”。

昨日他还称金融风险还不会给经济带来危机,今日则指明“金融风险”的存在,称金融条件高度宽松,“不时感觉像是一个泡沫市场”,美联储必须倾向于在维持职能的同时关注那些金融风险。

同时,鲍威尔还提到,就长期而言,气候变化构成大范围的经济风险。

他称自己对使用气候变化作为银行压力测试的一个场景持开放态度,美联储正在研究气候压力场景,让银行业更加了解和抵御越来越频繁的恶劣天气事件,并可能朝这个方向发展:

“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良好的气候风险数据。气候压力场景与常规压力测试不同,被证明是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有利可图的活动,欧洲央行已开始使用它们,美联储正在非常仔细地研究,但还没有准备好这样做。”

他还再次呼吁,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不具备可持续性,需要恢复可持续性,但拒绝提供财政建议。

鲍威尔贬低加密货币无法作为支付系统,美联储尚未决定央行数字货币

鲍威尔今日再次谈及加密货币,坚称它们作为支付系统“失败了”,数字货币尚未演化成支付系统,一部分原因是价格剧烈波动和交易费用高昂:

鲍威尔称,稳定币应该被纳入监管,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金融博客Zerohedge提到,昨日听证时他表示,如果有了央行版数字货币,“你就不需要稳定币,也不需要加密货币。”

他还表示,尚未对央行版数字货币的优劣作出个人判断,美联储在发行央行版数字货币前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希望创建时可以得到国会的支持和立法授权。

昨日他曾透露,美联储预计在9月发布与央行版数字货币有关的报告,美联储确实在加速推进相关事宜,不过与速度相比,“做正确的事情”更为重要。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普跌,但距离历史高位不远。

10年期基准美债收益率在听证会结束后维持日内5个基点的跌幅,重新下逼1.30%,回吐本周全部涨幅。

分析称,由于经济反弹和企业财报季盈利超预期,主要股指得以徘徊在高位附近,但未来几周恐难走高:

对通胀将更持久上升,以及高通胀对未来企业盈利的打压预期,以及对美联储可能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心,都压低了市场风险情绪。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