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闻|15万到底做不做得出智能电动车?

毕竟没有谁能够永远成功,谁也不会永远在深渊的谷底。

7月12日~7月17日,7月的第二个完整周,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快速的调整期。

在欧洲,大众、宝马、奔驰因联手抑制柴油车尾气清洁技术的充分应用而被罚款10亿美元,但奔驰当了回“二五仔”却成功免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再次超过10%,达到13.5%创下新高,小鹏、天际、哪吒、威马对于15万元能不能造出智能电动车的骂战依旧继续,然而拜腾、ST众泰却在死亡线上继续挣扎。

历史正在不断被创造,无论是骂战、大跃进还是淘汰都在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毕竟没有谁能够永远成功,谁也不会永远在深渊的谷底,行业必须有敬畏之心,周期性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行业

拜腾被“破产”,回应:积极应对并寻求和解

7月12日,有消息称,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增破产重整信息,申请人为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拜腾汽车方面回应称,目前有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对拜腾提起破产申请,法院还没有正式受理破产申请,拜腾正在积极应对并寻求和解。

最近拜腾并不低调,随着拜腾汽车最大股东中国一汽的介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的合作或将生变,量产消息不断,但富士康方面也明确表态:“与拜腾汽车的后续合作,要等待其内部重组完成才能确定。”

然而就在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之后,北京永泰万德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再次将拜腾告上法庭。截止到7月17日,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收到122条法律诉讼,2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14条失信信息,15次被限制高消费,拜腾想要恢复恐怕最先要做的不是拿到投资和钱,而是摆正态度。 

宝马大众被罚10亿美元,奔驰当“二五仔”免罚

欧盟委员会官方宣布对宝马集团、大众集团开出 10 亿美元罚单,原因是这几家车企互相勾结、秘密组团,限制开发和推广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起因是,2017年,德国媒体《明镜周刊》揭露德国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互相串通,成立的一个秘密联盟(卡特尔联盟)联手抑制柴油车尾气清洁技术的充分应用。

其中,大众集团需支付5.02 亿欧元(5.95 亿美元)罚款,而宝马需支付3.73 亿欧元(4.42 亿美元)罚款。但当戴姆勒“出卖了”大众和宝马后,欧盟免罚了戴姆勒集团7.27亿欧元(8.58亿美元)的罚款。 

大众激进发布2030年「NEW AUTO」战略

7 月 13 日晚,大众集团在沃尔夫斯堡发布了 2030「NEW AUTO」战略。而大众希望通过可拓展平台 SSP,电池和充电能源平台,CARIAD 软件平台,以及移动出行服务平台这4个核心技术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不仅如此到2030年大众将在欧洲建设6家大型电池工厂。

同时电动汽车要占到总销量的50%,然而去年纯电动汽车在大众汽车全球销量中的占比仅为3%。而到更加实际的盈利大众希望2025年大众集团运营销售预期从7%~8%提升至8%~9%。 

吉利退出、更换电机,极氪面临危机


近日,极氪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首先是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100%控股,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退出。其次是极氪001上调了售价,而最近极氪APP多位车主反映,极氪001电机减配,供应商从日本电产更改为日本电产和威睿电动汽车,峰值扭矩较此前下降了40-80N·m。 

虽然说吉利汽车退出极氪是为了极氪能够拥有更好的融资环境,虽说因为减配和上调价格极氪CEO安聪慧都发致歉信,但近来的负面消息确实将极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如何解释极氪都不能辜负消费者对于其产品的认可和支持,既然说了,就要做到。毕竟在这个汽车行业快速剧变的时代,没有谁会永远等谁。 

众泰再发重整风险提示公告


7月15日,众泰再次公布了《公司关于重整的风险提示公告》,在2021 年 6 月 17 日、6 月 24 日、7 月 1 日、7 月 8 日,众泰都披露了《公司关于重整的风险提示公告》,所以这次的公告也是例行公告。 目前众泰重组并不乐观,7月3日众泰汽车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称,公司目前已进入司法重整程序,但仍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公司存在若重整失败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之前投资者湖南致博、上海智阳都悉数退场,甚至还有人表示特斯拉曾有意向投资,但也没有实质性消息。 据了解众泰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2021年8月5日上午9时00分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届时希望有更多的消息披露。 

一周连下两城,比亚迪开启大跃进


今年7月9日,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与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商谈推动全面战略合作,同时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然而就在5天后的7 月 14 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一起在长春会见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一行,见证长春市政府、中国一汽集团、比亚迪公司签署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不到一周的时间,比亚迪便重拳出击连下两城,投资接近200亿元,一方面是配合合肥政府形成新能源电动车的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是进军东北新能源汽车市场,构建完善的动力电池体系。 从宁德时代到比亚迪,从车企绑定电池到地方政府绑定电池,动力电池的竞争又再一次进入到新的格局,然而资本市场却对此并不看好。在王传福买买买,投投投的一周内,比亚迪股票连续4天的下跌,使其市值合计蒸发1246亿元。

虽然股价下滑有多方关系,市场普遍认为是减持消息带来的消极情绪导致,也有消息表示是和上半年比亚迪业绩承压有关。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09.92亿元,净利润2.3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82亿元。相比2019年,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净利润约为同期的31.6%,扣非净利润更是相差近5亿元。 所以龙头也有龙头的担忧,毕竟老大也并不好当。 

数据

6月乘用车同比下滑,抛去芯片影响消费依旧旺盛 

据乘联会数据,6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57.5万辆,同比下降5.1%;厂商批发销量153.1 万辆,同比下降 10.2%。随着经济复苏,终端需求始终旺盛,芯片短缺问题有望在第三季度得到缓解,经销商补库存趋势逐步显现,预计全年乘用车销量将实现较快增长。6月豪华车零售约25万,同比下降 1%,但相对 2019年6月增长 28%。豪华车继续保持结构稳定特征,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18%,自主品牌同比增长 16%,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克服芯片短缺压力。 

13.5%,新能源单月渗透率创下新高

6月全中国新能源汽车上险数创历史新高,达21.7万辆,同比增长183.1%。其中纯电动车上险数达17.8万辆,同比增长197.7%;插电混动上险数达3.9万辆,同比增长130.9%。2021 年1至6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累计为98.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渗透率达到9.9%,6月单月渗透率跃升至 13.5%,也达到了单月最佳的数据。 

2021年中国新能源产销预期达200万辆 

7月16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3.4%,两年平均增长21.7%,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1年我国汽车将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全年汽车总产销量有望实现小幅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实现高速增长,预计达到200万辆左右,相比证券公司预期的300万辆,这一数字显然更加靠谱。 

铜价格持续上涨

伦敦铜交易所震荡偏强,最新收盘报价9447美元/吨,收涨23美元,涨幅0.24%。晚间沪铜高开高走报收69,630元/吨,收涨20元,涨幅0.03%。最近几年的电动车可能驱动了更大的金属铜需求,而供应端这么些年来缺乏投入而逐步引发的供求阶段性失衡。其因为下游和现实需求对接非常紧密,所以其对于未来经济成长性的预言能力很强,也就是,当未来宏观经济向好时,铜会有最大的涨幅。 

韩国成为全球充电站密度最高的国家

近日,罗兰贝格发布的第九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测》中披露了目前全球充电站密度最高的国家。截止到2021年1月,韩国以每百公里27.5座的成绩力压荷兰每百公里15.8座成为第一,而中国以每百公里7.5座的成绩位列第三。

不过考虑到中国的国土面积,每百公里充电站的数据并不合理,一二线城市以及三四线及以下的分布有极大的差别,一线城市的充电站密度远高于韩国以及荷兰,但能够确定的是韩国和荷兰在基础设施上确实是在快速发展。 

大众在中国上半年交付133万辆,新能源仅占2.75%

2021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品牌(及其捷达子品牌)在中国地区共交付超过133.19万辆;大众汽车品牌上半年向消费者共计交付超过3.66万辆新能源汽车。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我们在第一季度的强劲表现,缓解了全球芯片持续短缺对第二季度交付的影响,而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汽车品牌产品需求依然高居不下。尽管未来芯片供应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预期下半年将有所好转。” 

然而相比去年385万的销量,今年上半年大众仅完成去年全年销量的34.5%,对比丰田的数据,今年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42.6万辆,同比增长32%;一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42.5万辆,同比增长21%,丰田在中国上半年销量超过85万辆,达到去年全年销量的47.2%。 

所以,不知道冯思涵的中国市场对大众产品需求居高不下的观点是从何而出? 

财报

德赛西威预盈利1.75亿,但业绩却不及预期


7月13日晚间,德赛西威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6.81%-63.35%。业绩不及预期主要原因是作为汽车电子企业,电子类原材料成本占比相对较高,缺芯造成的成本上涨预计一定程度拉低了其自身的毛利率。

就在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7月14日德赛西威突然跌停。截至14日收盘,德赛西威报108.93元/股,总市值599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蒸发66亿元。然而短暂的不及预期并不能够影响其发展,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硬件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德赛西威的未来依旧充满想象力。 

长安汽车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26~38%

据长安汽车在7月14日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6 亿-19亿元,同比下滑26.98%-38.51%。长安汽车表示,净利润的同比下滑,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约 42 亿元。 

去年同期,长安汽车主要获得了三笔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贡献净利共计约 52.75 亿元:一是全资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1 亿元;二是所持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 50% 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4 亿元;三是公司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7.75 亿元。 

所以即使CS75P如此强势,长安汽车卖车究竟能挣钱吗?

安凯客车上半年净利润预亏损7000万元

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000万元~7000万元,同比下降35.75%~58.37%,基本每股收益亏损约0.08元~0.10元。安凯客车给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产品销售规模下降,上半年营业收入未达预期,不仅如此销售产品结构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导致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安凯客车上半年产量为1587,同比下滑24.43%;销量为1586辆,同比下滑22.33%。 然而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客车同比增长39.7%,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卡车增幅(19.4%)近20.3个百分点,也跑赢同期商用车大盘(20.9%)。也就是说,2021上半年,客车表现好于卡车,成为商用车市场中最得力的细分市场。 

所以安凯客车是不是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了。 

一汽解放上半年预盈利超31亿元

7月14日,一汽解放发布上半年经营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预计盈利31.2亿元-33.3亿元,同比增长45.13%-54.90%。同时,一汽解放声明:上年同期合并报表利润中包含资产重组中置出资产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亏损5.57亿元。剔除该部分影响后,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5.26%—23.02%。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一汽解放在公告中做出了如下分析:报告期内,国内商用车市场保持同比增长,一汽解放实现整车销量 33.9 万辆, 同比增长 21.9%;其中中重卡销量 29.4 万辆,同比增长 22.8%。 

海马汽车预亏损1.2亿,上半年累计销量增长153%

日前,海马汽车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000万至1.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728亿元,亏损面进一步收窄。预计基本每股亏损0.0486元至0.073元。至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告显示,海马汽车产品调整处于攻坚阶段,营销模式创新成果尚未完全体现,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亏损。 

虽然海马汽车被市场所边缘化,但6月份销量却达到3,055辆,同比增长130.91%。上半年累计产量16,021辆,同比增长229.79%;累计销售量16,544辆,同比增长153.39%。海马汽车今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已接近2020年全年整车销量17,773辆。 

同比增长是由于去年疫情所导致的低基数,虽然海马汽车自从卖房事件后就不被市场所“待见”,但显然其并没有放弃造车这条路,但是距离盈利以及回归市场主流,海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评论

15万元到底能不能造出智能电动车?

15万元能不能造智能车似乎已经成为新能源主机厂的一个梗了。 最初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提出15万元以下的价格造不出智能电动车炮轰了整个造车新能源。投资了哪吒汽车的红衣教主周鸿祎在听到这话后便直接回怼“你做不出来不等于行业做不出来,不要太小看中国的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 

周鸿祎的话获得了天际汽车的认可。“谁说15万造不出智能车!”其甚至将这句话做成了PPT,在发布会上展示。然而威马CEO沈晖却基本同意何小鹏的观点,不是所有电动车都是智能车 “靠A00级小车支撑销量的方法不可取,10万以下的只能叫电动车,不能叫智能电动车。” 

这也让这场“骂战”进入到了高潮,然而先不说观点正确与否,每个人每个品牌都有其出发的立足点,赞同15万元不能够造出电动车的小鹏和威马目前的产品都高于15万元,虽然最低的产品在14万以上,不及15万元,但是主销车型都高于15万元,而哪吒、天际则是拥有远低于15万元车型的产品,所以在他们的角度上来看,15万元以下也必须能够是智能电动车。


确实,何小鹏是从成本以及智能化的差异化的立足点说这个话。“短期来说要看不同的人什么叫智能化的差异。以前很多人认为一个车有一个屏能够上网就是智能化,可能不同的人对智能化思考的标准有一定的差异而已。” 

所以,其实何小鹏想说的是以他对智能汽车的理解,15万元以下现在做不了,但不代表以后。毕竟随着激光雷达、电池技术普及、电池成本、芯片成本下降、自动驾驶算法的边际成本下降,15万元是一定会被打破的,但现在来看,成本还有一定的压力。 

不过这场骂战谁输谁赢都不重要了,因为大家通过这次大佬之间的对话知道了小鹏、天际,也都知道哪吒、威马,从公关的角度来看这就够了。毕竟知名度和销量才是关键,谁还在乎谁能站在行业专业度的制高点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