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者”爆赚500亿,这些银行是幸运,还是太幸运?!

杨帆
苦情债主“翻身”大赢家

踩了雷,债权被“强行”转成了普通股,结果最后赚了数百亿!

这样的“神话般”的结局,在盐湖股份的“债主股东”身上发生了。

810日,历经14个月停牌的盐湖股份终于恢复上市。当日盐湖最高暴涨396%,收盘大涨306%。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


 盐湖股份的大涨还让另一批机构“喜出望外”,它们就是盐湖股份的债主股东。

个股停牌前,根据盐湖股份重组方案,一批非银行类普通债权和银行类普通债权,按照13.10元的成本被债转股(见下图)。

十四个月后,这批当年无人想要的股权,成了“金凤凰”,价值至少翻三倍。

仅仅按照盐湖股份一季报公布的结果,前十大股东中的金融机构股东(见下图,主要是债转股的银行),在此轮上市中合计增值近470亿以上,当年拖欠的贷款完全受偿外,还大赚了一笔。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银行批量“债转股”

10日盐湖股份大涨中,赚到直不起腰来的,多数是十四个月前“食不知味”的银行们。

当年盐湖股份在债务重压下,宣布破产重组,惹怒了一批债主银行。

因为,按照盐湖的重整计划,一般债权人分为三个层级进行对待的,优先保障50w以下散户的刚兑;其次是保护非银投资机构的利益,给予了现金清偿的选择;“最惨”的是商业银行的普通债权,绝大多数被迫“债转股”,且成本价是13.10元每股(见下图)。

要知道盐湖股份当年停牌前的最后成交价是8.84元每股,商业银行的债权不仅很少受偿,相反还溢价了48%转股。这一点让当时的银行债主们很不开心。

结果很“魔幻”

但如今的现实似乎是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剧目,最不愿意转股的商业银行们,最终成为了大赢家。

停牌期间发布的季报显示,盐湖股份的前十大股东中,有4家主体为商业银行,分别为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建设银行青海分行、中国银行青海分行、农业银行青海分行。

4家商业银行持股比例为21.43%

此外,政策性银行国开行,银行系金融机构工银金融和信达资产的所持股份也大致来自于债转股。

早期的公开信息显示,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也持有超过7000万股盐湖股份,这些机构都是这轮债转股的大赢家。

银行和机构或已开始兑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批债转股的股权不设限售期。

但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是不可以直接持有实体企业股票,除非是债转股情况,但这种持股在满足条件后,需要尽快清理减持。

因此,大概率的,这批债转股的股权,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股权可能自今天就开始减持。

早盘盐湖股份的走势也显示,该股在开盘涨停后,随即打开涨停,出现巨额成交,全天该股成交近300亿元,显示该股盘面出现过大额抛单。

借锂起飞

“断臂求生”让盐湖股份基本面有所好转,但真正被大家关注的却是旗下“锂”行业的景气度。

根据公开资料,盐湖股份控股子公司蓝科锂业1万吨产能已满产,2万吨产能投产在即,子公司青海盐湖比亚迪3万吨产能已完成前期工作。

在股吧中,投资者对盐湖股份的提锂业务是相当关切,甚至认为60倍的PE在锂电池和盐湖提锂业务来说都算便宜。


 7月以来,券商给出的4份公司研报中,半数券商给出的估值中,“锂”相关产业的估值均占大头。

其中,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就2021年业绩而言,公司估值约1145亿元;考虑到公司碳酸锂业务的成长潜力,结合各业务景气度,公司估值应该在1300-2000亿元区间。

中信建投也表示,盐湖股份预计目标市值在2100亿元-2400亿元。氯化钾业务对应市值600-900亿市值;而盐湖提锂业务对应市值则高达1500亿。

如今看,中信建投的预测会更准确些,而银河证券的预测也不算离谱。

“好事”还是“坏事”?

“踩雷者”爆赚的结局,或许可以让很多金融机构长出一口气,但这个结局对于A股市场和金融行业来说,长期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很难一言断定。

一方面,对于盐湖股份这样,敢于做“破产重整”的公司,究竟该如何评价,二级市场恐怕还有巨大分歧。

另一方面,贷款企业最终“破产”显然暴露了相关金融机构风控上的弱点,而这样的弱点最终却形成了巨额利润,后者会否进一步激励金融机构敢于、勇于向类似企业放贷?

从更长远的角度说,这是否会某种程度上鼓励市场和行业内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也是值得全市场来思索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