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顾名思义,采取量化投资策略的基金,宽泛地说所有基于量化指标来投资的基金都可以称为量化基金。
基于量化指标的投资策略可分为两大类:选股和择时。
量化择时,即基于量化指标来选择买卖时机,以求获得超额收益,这也是我们散户喜欢的操作,比如,技术面上的金叉买入、死叉卖出。
一般来说,由于基金持有的股票很多,也不可能长期空仓或低仓位,因此,择时做的相对较少,更多操作的是选股。
量化选股,就是根据某些指标来选出一个股票组合,期望该组合能战胜市场。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基金A根据市盈率来做投资,每个季度末看一下全市场股票的市盈率,把基金持仓调整PE最低的100只股票,并且每只股票投资的资金相等。
这里的PE就是基金选股的量化指标,基金A可以算是一个最简的量化基金。
因为市场上PE低的都是金融地产等板块的股票,为了避免变成金融地产基金,基金A可能会做些限制。
比如每个行业持有的股票不超过10只,这是量化基金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约束或限制。
目前的量化基金大都基于多因子的策略,简单说是用多个因子(即指标)来对股票打分,然后把这多个因子的打分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加权平均)结合起来得到股票的综合分数。
同时要考虑一些约束或限制,比如行业比例、组合波动等,最后得出基金要持有的股票及权重。
既然是量化,以上这些因子提取、筛选、综合以及约束的实现过程都是计算机完成的。
从这些年发展趋势来看,因子数量越来越多、量化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也越来越大。
除了金融领域之外,量化还吸收了不少数学、物理、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做量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撑,目前,基本上已经是机构的天下。
截止2021年9月7日,市场上公募量化基金共593只,规模不算大,中报为2356亿。
从基金公司看,易方达和汇添富的量化基金规模最大,超过200亿,其他较大的有富国、景顺和海富通,也在100亿以上,其他都在百亿以下。
规模前十大的公司如下:
市场上的量化基金,大致可以分为3类:
一类是指数增强基金,力求跟上并跑赢目标指数,目前共216只;
这里顺带提一句,增强基金的增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量化增强(基于量化模型,因子投资),还有一种是基本面增强,主要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个股研究能力。
第二类是量化对冲基金,对冲系统风险,追求绝对收益,目前39只。
排除前两类,剩下的就是主动量化基金,目前338只。
指数增强基金我们以前聊过了,今天主要看看主动量化基金。
主动量化基金中报总规模373亿,华泰柏瑞最大,占了68亿。
最近量化基金,大家谈论得较多,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主动量化基金整体的历史业绩究竟如何。
市场上没有专门代表量化基金业绩的指数,我只好花了些功夫自己做了一个。
从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7日,期间续存的主动量化基金共43只,我按这些基金的平均回报做了一个量化基金指数,大致可以反映这几年来公募量化基金的整体表现:
下图中橙色的是量化基金指数,蓝色的是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绿色是沪深300。
整体而言,量化基金指数并未跑赢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最近这么火只是因为部分以中小盘为选股池的量化基金表现太好,应该清醒认识到,量化基金相对于偏股基金并没有表现出长期优势。
从投资风格上看,主动量化基金有这几个特点比较明显。
1.高换手
量化策略追求的是高胜率,必须通过频率较高的交易来实现相对稳定的收益。从中报看,平均的半年换手率为326%,相对非量化基金要高不少。
2.更分散
量化基金的备选股票池更大,而且策略上也要求尽量减少行业、个股的风格暴露,因此,相对来说更分散。
从中报看,主动量化基金中第一行业占比的中位数为13.7%,前十大股票占比的中位数为30%,比一般的偏股基金要低不少。
不少人问量化基金能不能买,其实量化基金和其他基金一样,千差万别,哪能一概而论,关键看你是否理解基金的策略,是否认同其背后的理念和逻辑,若仅仅是看见涨得好就追入,大概率逃不开被套的命。
that's all.
本文作者:不在此山中,来源:不在此山中,原文标题:《量化基金究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