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反思房地产,忘却“开发商”

运营和服务要跟上。

9月18日,第21届“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上半年房企利润率普遍下调,违约事件频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礼。

资金链高危的房企,钟伟将之形容为“在屋顶跳舞的大象”。

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态度已经彻底改变。“即便房地产调控政策放缓,新的房地产周期也一定不会出现。”

钟伟指出,过去数年,在楼市调控逐步收紧的过程中,开发商曾有两次集中“喊痛”,一次是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从行业急剧下行到调控整体放松,只坚持了半年;另一次是2013年到2014年年初,房地产出现下行趋势,开发商开始诉苦,政府后来也作出了回应。

但现在,从2017年3月“房住不炒”开始落实至今,调控明显越来越紧,开发商“喊痛”无效了。

让房地产回归理性,政府的决心已经非常明确。

“2020年上半年,在经济最难的时候,政府都没有使用房地产作为反周期的调控手段,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回到常态化,不像之前那么艰难,政府当然也不会启动房地产。”

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已经不是如何让大象平安回到地面,而是思考老鼠为何会变成大象,甚至爬上屋顶。

“反思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深刻的行业变革。这种行业的变革并不仅仅会影响到房地产,甚至会影响整个中国金融体系跟资本市场的运营。”

这一系列变化,让还没有爬上屋顶的“大象”们,也必须思考如何“活下去”。

但是,许多房企发力的方向出现了偏差。钟伟指出,房地产行业已经开始内卷,这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他认为,所有企业都可以分为三类:属于过去的、书写现在的以及指向未来的。房企是活在现在的企业,但不一定属于未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上市房企已经普遍市净率破净,这意味着投资人对企业的业绩持续增长能力、经营能力都产生怀疑。

“破净还意味着企业很努力,但努力的结果,市场没有给予回报”,钟伟指出,如果企业继续采用内卷化思路,对产品、供应链、客户等做减法,只会陷入减法怪圈中,最终走向消失。

真正能让企业“活下去”的做法,钟伟认为,是尽快找到新的定位,获取新的动能。

“不要以后见人就说是开发商,应该忘掉开发销售这个词。”他指出,未来房企可以探索三种角色:城市运营商、生活运营商、居屋运维商。

这也是今年以来,各大房企频繁提及的新方向:龙湖提出经营性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城市运营成为中国金茂下半场的最大亮点;代建业务成为绿城提高利润率的利器……

这些新业务,无疑都会对企业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想做跨周期的,比较有丰厚回报的项目,要有城市运营能力;做自持,要有不动产的管理能力;想做品质良好的房子,需要有保障性的介入和运维的能力。”

转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下,恐慌在市场蔓延,留给房企寻找新方向,找到新位置的时间从未如此紧迫。

房地产正在经历的,已然是一场幸存者游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