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厂用电紧张,下单一定要趁早,订货一定要趁早!延期出货敬请谅解。”9月27日,可木家具广州店的销售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客户须知”。
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多地面临缺电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广东也面临近十年来最缺电局面。
怎么办?多地工业企业“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错峰用电,珠三角企业生产受到了不小影响。
保供电就是保生产。广东正千方百计挖掘供电能力,积极应对近期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全力保供电!
近十年最缺电:负荷已七创历史新高
某种程度上说,火热的车间,是电力“供”出来的。
位于惠州惠阳区的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里,原本应该休息的周末,钻孔机、VCP自动生产线设备却都在正常运转。今年二季度,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了约35%。
“在实施有序用电前,惠阳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我们沟通、协商,为我们制定了有序用电方案。”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张建中介绍,厂区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生产线、排班方式等进行了调整。
同样的场景正在珠三角各地工厂里上演。根据各地市有序用电方案,企业也调整了生产时间错峰用电,有些在夜晚赶工,有些则在周末开动机器。
来自广东电网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全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达1.41亿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了11%,负荷已七创历史新高。预计9月广东最高统调负荷需求超过1.41亿千瓦,同比增长11%。
每年“金九银十”都是订单高峰期,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相比北方省份,广东还有高温加持,9月上旬以来,全省平均最高气温达34.4℃,比常年同期偏高2.2℃。
据测算,广东在31℃—37℃之间,气温每升高一度,电力负荷便将提高200万-300万千瓦。
“需求侧经济增长加上高温加持,供应侧天然气、煤炭价格高涨,资源供应紧张,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叠加机组长期顶峰发电设备存在缺陷等因素,造成了广东这一轮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说。
发电企业不愿发:发一度亏一度
从能源结构来看,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仍然占据广东主要电力来源:煤和天然气发电总占比达到65%左右,核电大约有13%,然后才是风光等新能源。
然而正是作为主力军的煤和天然气,在这一年里价格翻了几番。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次能源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且不断攀升,燃气、燃煤机组发电成本均已大幅高于现行上网电价,气电、煤电企业发电亏损严重、经营困难。
广东能源集团红海湾发电公司为了保障发电,动态调整优化进口煤上仓数量,合理掺烧性价比更高的煤种,1-8月完成上网电量85.5亿千瓦时,完成了原定发电计划。
然而,大的发电企业可以尽量通过大量采购、长期订单的方式尽量降低成本,但是对一些中小电厂来说,就困难很多了。越发电越亏损,很多电厂面临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煤和天然气供应也不足。
广东的燃煤有六成来自北方,四成来自进口,但是码头疫情防控致使运煤船也受到很大限制。
“我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看见电厂的煤仓库这么空荡过。”靖海电厂一位负责人这样感叹。
加上今年以来,电力需求一直增长强劲,企业顶峰发电,设备存在缺陷需要检修,很多企业只能选择停机检修。数据显示,最高的时候,广东20%的装机容量出力受限,停机超过2800万千瓦。
全力挖供电潜力:市场化手段或成最佳助力
电力从哪里来?
广东千方百计挖掘供电潜力,一方面帮助企业做好对接,保障煤炭供应,同时在前期已出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气电迎峰度夏期间上网电价补贴方案等系列措施。
引导价格合理浮动从而发挥市场作用,成为重要一招。
近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电力市场2021年四季度运行方案》,允许月度交易成交价差可正可负,其中上浮幅度不超过燃煤基准价10%,下浮幅度不超过燃煤基准价15%。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发电企业的积极性。
广东还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调节供需平衡,推进市场化需求侧响应交易。
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现货市场管理部高级经理刘思捷介绍,市场化需求响应,简单来说就是激励用户通过优化生产安排、调整充电桩策略、加装节能装置和用户侧储能等分布式资源等方式,挖掘负荷的可调能力,实现削峰填谷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一般来说,用电需求随时间明显波动,会进一步增加满足供电需求的难度。
需求响应交易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用户主动参与削峰调节,有助于缓解负荷高峰时段的用电压力,是广东在保障电力供应、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一个新尝试。广东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新型电力系统正在路上
很多人都在问,目前的这种电力紧张乃至部分地方有序供电将成为常态吗?
中国能建广东院副总工程师范永春认为,综合来看,此轮电力供应紧张只是短期现象。一方面,我国是煤炭大国,资源比较丰富,有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相信很快问题就能够得到响应并解决;另一方面,十月份之后广东气温将逐步降低,居民用电、第三产业用电负荷将有所回落。
记者注意到,更多的电源工程正在马不停蹄地建设当中。
目前,广东正在统筹优化海上风电、核电、气电等电源基地送出通道,推动阳江沙扒三期海上风电、惠州太平岭核电等重点电源项目接入系统工程与电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新能源电力占比提升,除了核电之外,最大的挑战在于,供电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造成很大压力,这意味着对蓄能工程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刘文胜介绍,当前,广东加快推动广州珠江二期、深圳光明燃机、惠州大亚湾综合能源站等气电项目,同时抓紧推进云浮水源山、肇庆浪江、汕尾三江口、惠州中洞、河源岑田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
从更远期来看,“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计划新增光伏2000万千瓦,风电2000万千瓦;建设一批调节保障性电源,计划新增抽蓄240万千瓦、一批调峰气电和热电联产机组。
“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表示, 新型电力系统要确保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实现发用平衡,为用户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保障。此前,南方电网已经提出,将在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每一轮产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结构的巨大变化,绿色能源的加速转型,既是危更是机。随着更多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逐渐成形,在保障产业和居民用电的同时,也意味着产业绿色转型的加速推进,巨大的新产业机遇正在到来。
本文作者:刘倩、王彪,来源:南方+客户端,原文标题:《电厂为何发一度亏一度?广东缺电还有这些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