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动若雷霆:OPPO的技术策源和生态构建

原本OPPO生态构建犹如暗夜潜行,不为人知,但在10月27日,却突然声震九天。

似乎仅一夜,OPPO就从一家手机公司,变成技术驱动平台型生态技术策源中心。

目前,华为、科大讯飞、阿里、腾讯、京东或小米和荣耀等公司,都在构建与其主营业务相关联的生态体系。

正所谓“难知如阴,动若雷霆”。原本OPPO生态构建犹如暗夜潜行,不为人知,但在10月27日,却突然声震九天。

那日,OPPO发布一连串令业界眼花缭乱的策略、技术、软件和服务等新品、主张或对未来可预见变化的宣言。

其中,技术驱动生态势能公式N.E.PE和下一代计算服务生态ColorOS,系统揭示了OPPO的生态构建逻辑、主张和参与各方如OPPO、开发者、合作伙伴和应用C端(用户)各自的角色、价值和相互关系。

OPPO的技术将为谁、带来何种价值?

技术着力点:走向泛在服务

OPPO以智能手机品牌商广为人知,但时至今日,业界对其确有更多期待。

“OPPO早就不只是一家手机公司,我们一直追求在多场景,多端融合下与开发者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极致无缝的体验。”OPPO研究院院长刘畅于10月27日在2021 OPPO开发者大会上说,“面向未来万物互融时代,多端互联会驱动服务进一步丰富和融合,这为平台和开发者提出更高要求。”

这种高要求体现在,开发者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单个终端,也不再是单调的交付方式,因此需要平台方(本文所指平台方若无特别注明,均指OPPO)有更精准的场景定义能力和更强的全链路运营能力。

从技术角度看,平台方需通过更为全面的技术开放,从而保障开发者技术能力的最终实现。

同时,OPPO将以技术驱动万物互融时代的多维场景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会无缝结合。在虚拟世界中,OPPO向开发者提供场景定义能力,为开发者实现多维场景提供支撑,使开发者拥有多场景应用的技术开发手段。

刘畅表示,“OPPO将立足于‘开发者创造服务,用户消费服务’的底层逻辑,为开发者提供多场景一站式的开放平台,最终为用户生活便利性带来价值。”

OPPO创建生态服务的路径是“由于垂直场景向融合场景过渡的步伐正在加速,因此服务演进正在从过往以终端为中心,到以平台为中心,最终将演变成以人为中心的泛在服务”(刘畅语)。

OPPO软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吴恒刚说,“泛在服务,这是面向未来的全新服务形态。”在OPPO话语体系内,泛在服务有个前置定语:以用户为中心。

这怎么理解?

当前,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大量智能终端和丰富的应用服务,如何让这些设备和应用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OPPO期望通过强感知交互能力和计算决策能力,围绕人的生活场景和行为习惯,提供主动服务体验。

这便是OPPO主张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在服务”。这里的“用户”,即采购服务的消费者。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泛在服务有四项特性:人与设备间交互将更加自然无感、虚拟世界真实渲染与现实趋于融合、多设备之间无缝互联互通以及服务体验随人流转。

其中,手机作为陪伴C端时长最长、使用频度最高的智能终端设备,拥有极强的感知交互和计算能力,是C端消费者触达泛在服务不可或缺的功能延伸载体,也是开发者服务最重要的入口终端。

要实现这种服务价值在C端的全面落地,平台方就需要构建技术驱动的下一代生态势能:N.E.PE=[T(S+O)]i(Next Ecological Potential Energy,N.E.PE)。

“T”是技术能力,由平台方(OPPO)主导;“S”是场景,“O”是运营,S和O作为位置因子,由开发者主导,以技术力驱动位置因子产生变化,形成势能,而“i”是定制化智能,作用是使生态势能呈指数级增长。

ColorOS=感知、计算和生态

OPPO构建的生态势能参与方主要是OPPO(平台)和开发者,双方共创技术生态并实现应用共融。

其中,OPPO研发的软硬件融合技术,也将为开发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提升生产效能。

致力于构建下一代计算服务生态的ColorOS,在连接,计算,智能和多端适配方面的能力也都会开放,为用户提供无缝衔接的泛在服务体验。

应当说,在过去数年中,ColorOS的发展已有较好基础。据吴恒刚透露,截至目前,ColorOS全球月活用户数已达4.6亿,开放系统能力日均接口调用次数超过10亿次。

当下的产业已走向异构多元化的爆炸性发展。

从连接看,高速低延时连接技术已历多轮迭代升级,如5G、Wi-Fi等组网方式多元化,为万物互融和应用体验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就像一套强大的高速公路体系。

在计算领域,通过从原来在一个独立单元计算,演变成端边云协同的计算模式,计算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就像把原来单火车头传统模式转化成动车多引擎模式。

就感知交互来说,通过多维交互方式,如语音、视觉和触感等,带来更自然无感的人机交互体验,融合感知人、物、设备和环境等多元化信息,等于建立了一个发达的智能神经网络。

在智能终端上,随着电子设备日益智能化,未来将是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世界,将覆盖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智慧健康、智慧办公和智慧出行等,智慧生活时代已然来临。

面对这种可见的趋势,吴恒刚说,“ColorOS将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将在感知和计算两大领域重点做技术投资和能力开放,使服务与服务间的联动更自然灵活,最终形成生态,从而为C端服务采购方提供全过程的智能体验。”

感知和技术,是泛在服务的技术底座,而繁荣稳健生态的最终形成,既要不断开放的系统能力,更需要广大开发者的支持。

跟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战略类似,开发者在ColorOS平台上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OPPO也将做了为开发者实现商业价值提供聚合服务、舞台和共赢的准备。

这套被称为“聚合服务”的技术工具,即ColorOS构建的一套感知技术框架,融合多设备丰富的硬件传感、环境状态、地理定位、动作状态、用户画像等信息,结合AI算法,可在端侧对数据做建模和推理,给开发者提供好用易用的情境感知能力,支持在“出行、购物、办公、娱乐、社交”等场景打造千人千面、服务随人流转的用户体验。

在OPPO主导的技术计算体系中,重点在于图形图像领域,技术方向为AI渲染、真实感渲染和异构计算。

AI渲染技术即已在ColorOS 12版本中发布的Omoji,作用是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类似虚拟人技术。

真实感渲染技术,目前可知的是OPPO将于2022年上半年在支持光线追踪技术的手机设备上为开发者提供光线追踪技术开放能力接入,这项技术主要用于游戏、3D动态壁纸、影像滤镜和AR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科技巨头正在向开发者开放的异构计算能力。此次据吴恒刚透露,这项能力也将开放给OPPO生态的开发者。

全链路无缝衔接的出行延伸

尽管OPPO生态的主要参与方是平台和开发者,但第三方合作伙伴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从本质上来说,ColorOS实际上提供的是统一跨端协同能力。

在不同的场景下,智能设备间的无缝协作会让C端体验更高效便捷,ColorOS能在手机、耳机、PC、手表和电视等智能终端之间,实现统一连接、数据融合、服务接续和设备虚拟化等功能。

吴恒刚说,这些功能将逐步开放给第三方生态设备商,而在这些设备商中,也包含了汽车。

目前,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出行场景中,手机与车机仍然较为独立,没有建立互动、互助和互融。OPPO希望通过打造全链路无缝出行体验,实现手机与车机软硬系统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丰富和具有个性的智慧服务。

10月27日,OPPO创新业务总经理章欣发布“OPPO智行解决方案”。“这是一套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能力到服务应用、跨多端的全链路无缝连接的出行服务体验。”

OPPO智行解决方案的体系与ColorOS生态体系相比,其参与方角色更多且更为均衡。OPPO作为平台方,将向合作伙伴开放车机互融能力,建立硬件方案、应用开发者、OEM主机厂等行业伙伴的互助合作平台。

“车机融合”是OPPO智行解决方案的重点发力方向。章欣认为,车机融合即“人-车-路-场”的全场景无缝融合。

章欣说,当下OPPO车机互融生态的各项能力已通过Carlink SDK对外开放,以手机/手表等终端对外开放了数字车钥匙、车管家、车机投屏和手表车控等能力。

OPPO智行将通过6项能力——车管家、数字车钥匙、投屏连接、闪充上车、车载快应用和手表车联——推动现阶段的“车机融合”。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从2022年开始,OPPO手机和手表将全面支持CCC数字车钥匙标准;在汽车前装市场推出的车内闪充IP授权,将有5家头部车企会落地40W Air VooC的无线闪充能力。

对C端服务采购方来说,OPPO希望为之提供“车-家-办公”全场景服务平台,使之无论在车上、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能随时“在线”和所有“个人设备”做交互。

“未来无论是车、手机还是IoT设备,都是Always On the Internet;因为始终在线,所以能让‘服务找人’和‘人找服务’的体验更顺畅。”章欣说,“同时也希望开发者能在这套平台上挖掘出更多服务方式,为C端提供更丰富的应用。”

从应用角度看,理想的手机和车生态融合概括而言,就是手机及周边IoT生态的“软硬服”能力可被车共享,而车内能力也会通过“SOA平台”为手机及周边IoT生态所用。

那么手机和车两个大“always online”智能终端,究竟如何实现生态深度融合?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OPPO将通过车机能力共建、生态共享和流量分成的方式,实现目前阶段手机与车的无缝链接。

据吴恒刚透露,目前,OPPO智行的合作厂家已超过70家,涵盖汽车厂商、两轮电动车厂商以及出行服务提供方等等。

吴恒刚说,“我们与行业伙伴共同发起智慧车联开放联盟,建立起统一的技术规范。通过开发合作,目的是形成行业标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