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背后的国际博弈

侠客岛
COP26气候大会召开,各国商讨减排大计。但辣眼的是400架私人飞机降落在格拉斯哥,碳排放量将达1.3万吨。会场消息也不乐观,拜登首先“开炮”,指责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缺乏承诺”。CNN又揭了其老底:本届美国政府的气候行动悬而未决,1.75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至今前景不明。

1.5℃——这两天国际舆论场中的高频词。

刚刚结束的G20峰会,在公报中呼吁各国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将全球平均温升1.5℃的气候目标“保持在可及范围内”。

有人问,这么小的一个数字,值得这么多国家大张旗鼓吗?你别小看这“1.5℃”,背后可是国际博弈的大棋局呢。

G20公报中的这个“小目标”,其实延续的是2015年《巴黎协定》共识: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并努力追求1.5℃温控目标。

注意措辞,是“工业化前的水平”,要跟几百年前相比。

从数字上看,1.5或者2都不是啥大数。但在气候学上,全球温升1.5℃,可就是很大变化了。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如果全球温升1.5℃,各地热浪将增加、暖季将延长、冷季将缩短;全球温升2℃,极端高温将频繁超出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临界耐受阈值。

如果不控制温升,人类还将面临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洪水频发等问题。以前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事件”(注:是指由潮汐、海浪、风暴潮共同作用而出现的极端海域事件),可能在本世纪末成为常态。

别觉得这离我们很远。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已真切感受到海水上涨、吞没家园的威胁。对这个小国来说,温升实实在在地事关国家存亡。所以早在2009年,该国领导人就明确表示,图瓦卢不会在任何超过1.5℃温升幅度的协议上签字。

2015年,《巴黎协定》正式签订,明确提出全球温控目标。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件大事。之后几年,气候专家越来越强调1.5℃这一“上限”对控制环境灾难风险的重要性。

受温升影响,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明显增多。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中,“持续升高”“破纪录”“史无前例”等字眼不断浮现。

报告还称,截至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约1.2℃。联合国专家表示,若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即便各国完成现有的减排计划,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的幅度将是2.7℃。

此次G20公报重申《巴黎协定》目标,起到了凝聚共识、敦促各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性作用。

不过,事情远没那么简单。不少西方媒体发现,G20公报虽然重申了1.5℃的目标,但“几乎没有提到具体行动”。因为全球温控涉及经济发展、科技、环境、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还得动不少国家的“奶酪”。所以,气候谈判成了各国局部利益与全球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战场。

在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看来,当下最大的困难是各国自主决定贡献的总和与《巴黎协定》目标相去甚远。换言之,目前,各国基于自身利益和实际提出的方案,拢在一起也没法完成1.5℃或2℃的全球温控目标。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相较于全球温升2℃的目标,全球现有减排总量还差110亿-130亿吨二氧化碳;相较于1.5℃的目标,还差250亿-280亿吨二氧化碳。这是什么概念呢?2019年,美国排放了51亿吨二氧化碳,现实和目标差了5个多美国!

这是减排实效与理想温控之间的巨大鸿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陆琼认为,过去数百年工业化历程中,发达国家曾长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升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已实现产业升级的相关国家,却仅仅倾向于口头确立“宏伟”减排目标,对“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减排事业”的承诺回应寥寥。

比如,美国一度宣布退出《巴黎协议》,认为减排只能带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前任总统特朗普更反智地声称“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

同时,碳排放事关国家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技术条件,短期内仍需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减排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产业结构革新、技术水平提升和能源结构改善,若没有相关基础,一味在国际上大谈“公平”甚至“平摊”各国责任,对仍需解决温饱及发展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显然很不公平。

这也就是丁仲礼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要说排放公平,必须是“人均”排放量公平,而且是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公平。不能说你们排放了200年,现在摆脱了石化资源,就要求才发展、排放了30年的国家立竿见影达到同样标准,那是不公平的。

“数十年来气候谈判总是异常艰难,这一次的格拉斯哥也难成例外。”11月1日,COP26(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开幕,就有观察人士如此评价。

会场传回的消息也不乐观——

美国总统拜登首先“开炮”,指责中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缺乏承诺”。在拜登为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向世界“致歉”时,CNN揭了老底:本届美国政府的气候行动悬而未决,因党内分歧,总额达1.75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至今前景不明,“拜登两手空空前往COP26”。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因其固有的政党立场、产业利益等,难以形成持续性气候应对政策。一旦出现政党轮替,过往的“气候承诺”就成空谈。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借气候议程煽动大国竞争、施压他国。岛妹倒挺佩服白宫这种“气度”,明明自己啥都没干,却摆出一副“你们都得听我的”霸主架势,说你不负责你就不负责。这种在气候问题上“秀肌肉”、搞霸权主义的做法,只会彻底背离国际社会积极协作、应对挑战的共同期待。

那么,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希望吗?能真正同心同德吗?

陈迎说,这还要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入手,必须承认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

以中国为例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中国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中国把目标提升为到2030年下降60%-65%;如今更是提出“到2030年下降65%以上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一系列气候目标,这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动态调整。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充分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

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吃干占尽”,而今不仅未承担相应责任,反而对其他国家的自主决定贡献说三道四、随意指摘,在事关全人类的重大议题上玩双标,虚伪透了。

这次气候变化大会要开半个月左右,将对《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进行“最后一公里”谈判。英国首相约翰逊称:“如果格拉斯哥失败,所有事情就都失败了。”

但辣眼的是,在全球商讨减排大计的关键时刻,预计有400架左右的私人飞机载着各自的“老板”在格拉斯哥机场降落,即便保守估计,这些私人飞机每小时的碳排放量高达2吨,总排放量将达1.3万吨,远比商业航班、汽车或火车造成的污染大。

而架势更足的莫过于美国总统拜登,他带了一支由85辆高油耗豪车组成的超长车队出访欧洲。

就这还减排?难怪有外媒讽刺:他们或许想象自己已站上了道德高地,并“与其他开豪车的朋友相互致意”。

本文作者:点苍、云歌,来源:侠客岛,原文标题:《“1.5℃”背后的国际博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