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市首日医药股普跌,北交所会成为新医药的新摇篮吗?

E药经理人
分析认为,对于能够解决国家生物医药卡脖子的“专精特新”服务商企业或者上游供应商,北交所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现阶段,如果是非盈利的创新药企,还是科创板、港交所18-A和美国纳斯达克比较合适。

从“官宣”到“开市”,只花了75天,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来了。

11月15日,首个交易日,81只北交所股票合计成交95.73亿元。其中,10只上市新股全线上扬,盘中均触发两次临时停牌,截至收盘,10只新股平均较发行价上涨199.80%。N同心大涨493.67%。而71只从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股票表现地“很平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热度之外,新鼎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驰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受交易规则(持股比10%以下的原股东不设置锁定期)影响,北交所还原的是一个更真实的二级市场。”

据了解,首批挂牌公司主要集中在软件、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强科技属性行业。其中医疗保健行业占比为12%,与材料行业并列全行业第三。

和讯SGI指数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三季度增选了58家北交所企业,从净资产收益率、产品竞争力、现金流、研发能力、穆迪▪BVD企业创新力指数等多维度打分,平均分约在64分,超过80分的5家北交所企业中,有两家为医疗健康公司,分别为森萱医药、德源药业。大唐药业以79分位列第6。

医药股涨幅不多,下跌不少

根据wind行业分类,对新三板的医药股进行了梳理,其中精选层目前共10家,包括7家制药企业,2家生物科技企业,1家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企业。创新层目前共91家,包括37家制药企业,15家生物科技企业,24家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企业,15家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企业。剩下的为基础层有308家。

而在北交所今日正式启动交易的首批81只股票中,10只医药股表现各异。相比N同心较发行价上涨一度超500%,医药股的涨幅可以用“极为克制”来形容,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其他71只存量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股票上。直至发稿日收盘,仅两只医药股实现上涨,分别是三元基因和锦好医疗,其他8只医药股均下跌。

三元基因今日收盘价为26.95元/股,上涨1.51%,今日最高价为31.72元/股,涨幅一度高达19.47%。

2016年5月,三元基因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5月,三元基因改为申请在精选层挂牌。今年1月,三元基因进入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该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粉针剂、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和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

根据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1-9月,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8%,达1.18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05万元,同比增长0.68%。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142.67%,为4404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0万元。其主要收入来源也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粉针剂、喷雾剂及滴眼液。

锦好医疗今日股价涨幅紧随三元基因股价其后,上涨1.36%,收盘价为26.1%元/股。今日最高涨幅为7.88%,对应最高价为27.78元/股。

锦好医疗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其在2021年1-9月营收为1.37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618万元。2021年7-9月营收较上年同期减少3,099.02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918.14万元。对于营收和净利润的减少,锦好医疗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疫情较为严重,以致公司在2020年7-9月才集中出货,从而形成上年同期较高基数所致。

诺思兰德今日股价下跌6.25%,收盘价为16.95元/股,今日最高价曾一度达到21.68元/股。

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诺思兰德主要从事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和眼科用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滴眼液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收入。据其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1-9月其营收为3535万元,同比增长5.31%;第三季度营收为1253万元,同比增长221.79%。报告期内,该公司有12个生物工程新药在研。

除了诺思兰德外,鹿得医疗、永顺生物、德源药业、梓橦宫、生物谷、森萱医药、大唐药业的股价在今日也出现5~9%的下跌。

对于医药股今日在北交所普遍下跌的情况,张驰表示这是正常现象。“利好尽处是利空,利空尽处是利好。”张弛说道。

他解释了医药股出现普遍下跌的原因。

“以三元基因和诺思兰德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交所投资医药股的投资机构是相对理性和专业的。三元基因是一家成熟的制药公司,其目前的市值为32亿元,市盈率达到100倍以上。以它现在的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合计预期,这个价格和A股同行业直接比较表面上已是不低。并且它在平移到北交所之前就已经上涨一波,如果想要股价继续往上涨,就需要它有更高的业绩支撑,或者正在研发的药物有了新的突破或者进展。”

“而诺思兰德和三元基因一样,早在平移到北交所之前就已经大涨了一波,从12元/股涨到了18元/股,这次平移到北交所后,回落到16.95元/股是正常的。它的利好已经在新三板的精选层阶段充分释放了,所以到了北交所之后,会有一部分回落。

现在跌并不代表以后还是跌。前期在精选层入手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会在它进入北交所时出手,而二级市场会在此时入手,交易从一级市场转向了二级市场。”

张驰进一步解释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因新三板特殊的交易制度。一个企业如果直接去科创板或者主板上市,在此之前是没有交易的,它上市时只有25%或者10%比例的增发,而且其他股东至少还要锁定一年,这种情况下容易大涨。但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此前都在精选层/创新层交易,并且得到了充分的交易。股东、董事会都明确知道它会在哪一天去北交所上市,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买卖了。所以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大部分公司会在开盘第一天有一些大的换手和下跌。但是换手结束后又会有继续的上涨。”

科创板三年回首,北交所会成为医药行业新摇篮吗?

北交所开市之时,也恰是科创板“官宣”设立的第三年。

国内创新药产业一直寄希望科创板能成为中国医药二级市场的摇篮。三年过去,科创板在医药行业的表现到底如何?

截至11月10日,科创板上市企业353家,总市值5.34万亿元。在具体产业上,生物产业上市公司市值约占总市值比重为19%,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43%。科创板吸引了包括康希诺生物、君实生物、美迪西、百克生物、神州细胞等60多家创新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但明显缺乏大市值公司,最高市值为康希诺(发稿日市值675亿元),相比科创板最高市值中芯国际的4448亿元还有差距。

对比港交所18-A上市的公司,科创板现阶段上市的创新药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市值上均有差距,以百济神州为例,其在港交所发稿日市值是2768亿港元。

但无论是港交所18-A还是科创板,拥有卡脖子技术的生物科技产业链公司完成IPO的仍非常鲜见,而这正是北交所的吸引力和未来目标。

三一创新投资创始人尹正表示,对于能够解决国家生物医药卡脖子的“专精特新”服务商企业或者上游供应商,比如细胞培养基、纯化填料等产业链公司,北交所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现阶段,如果是非盈利的创新药企,我们还是会考虑去上科创板和港交所18-A,以及美国纳斯达克,这三个市场可能还是最合适的。

在张驰看来,北交所真正的定位是要推动中型科技公司的崛起,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从基础层到创新层到精选层,交易门槛、交易规则、交易活跃度都不同,最优秀的一小批企业不断往上走,不断改善,最后到达北交所。

譬如在科创板生物医药公司过会的“隐形门槛”是临床3期,所以临床2期、临床1期的企业怎么办?纳斯达克、港交所毕竟是境外,很多企业是内资架构,所以需要有这样的融资平台来承接来支持这类企业的融资发展。

本文作者:Jessis Crystal,来源:E药经理人,原文标题:《北交所开市!10只新股涨幅均200%,医药股普跌,北交所会成为新医药的新摇篮吗?》,华尔街见闻对原文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