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铁拳“杀油价”:赶紧查!石油巨头哄抬油价,“为富不仁”

杜玉、夏雨辰
拜登认为这么高的油价,石油巨头反而回购,其中可能存在“潜在非法行为”。他表示需要“立即”调查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就差直接报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石油身份证了。

随着感恩节假期的到来,美国道路交通又将迎来一个高峰,美国人对汽油的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推高了汽油的成本,汽油价格持续攀升。

据美国汽车协会的最新数据,受供应链持续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现在每加仑汽油的平均售价约为3.41美元,接近七年新高,过去12个月来上涨了60%。

美国总统拜登不满意美国汽油价格居高不下,并于11月17日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信,敦促该机构“立即动用所有工具”,对油企涉嫌抬高汽油价格的“潜在非法行为”进行调查。

拜登在信中称,粗制汽油(unfinished gasoline)是美国消费者在加油站买到汽油的主要成分,零售端汽油价格也通常与粗制汽油走势一致。但上个月粗制汽油降价至少5%,加油站出售的汽油同期却涨了3%,“两者之间无法解释的巨大差距远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尽管没有给出任何切实证据,这份信坚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存在反消费者行为”,在油气公司成本下降的同时,加油站的零售汽油价格仍然很高,这令美国人因反竞争或潜在的非法行为而为汽油支付了更多费用。

信中还称,按市值计算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华尔街见闻注:即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石油)净利润有望较2019年的水平翻倍,他们正从能源价格上涨中获得可观的利润,还宣布今年计划进行数十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和提升股息来回馈股东。

据彭博社报道,一位白宫官员表示,FTC可能会决定开始调查,以收集汽油公司的定价模型以及有关实际定价的数据。

分析指出,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统计,周三全美每加仑汽油的平均价格为3.41美元,高于一个月前的3.31美元和一年前的2.12美元,维持2014年以来高位。汽油价格飙升已成为拜登所属的民主党人在明年国会中期选举之前的主要政治麻烦。

今年春季,美国汽油价格在五年来首次突破每加仑3美元,此后一直稳步上升,11月中旬的均价较上年同期涨逾60%,参与推动10月美国CPI消费者通胀同比大涨6.2%至31年来最高。

不少专家预期未来几个月能源价格将继续上涨,疫情带来的供应瓶颈、抗疫封锁放松后人们增加出行,以及飓风“艾达”对美国南部炼油重镇的破坏等因素,共同导致供需失衡、推高油价。

油气行业最大的游说团体美国石油协会(API)回应称,拜登给FTC的信函“分散了人们对能源市场正在发生基本转变的注意力”:

“与其对每天受到监管和密切监控的市场展开调查,或恳求OPEC增加供应,我们应该鼓励美国制造的石油和天然气得到安全和负责任的开发。”

素来以毒舌著称的金融博客Zerohedge也讽刺称,汽油均价中包含1.95美元/加仑的油价,以及0.57美元/加仑的汽油税,这就占到了3.41美元均价中的近75%。FTC最可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汽油价格与油价走高相关,这等于不会发现任何油企定价的不当行为:

“ 价格是根据投入成本和税收确定的,事实上,人们可能应该告诉拜登,除了石油成本之外,税收占汽油最终价格的很大一部分。

至于产生巨额利润的能源公司,当去年4月油价崩盘、美油WTI史上首次跌入负值时,所有能源公司都处于倒闭边缘,不得不承担数百亿美元的债务来谋求生存,当时白宫又在哪里?当时汽油价格跌至多年来最低,白宫又为何不追问原因?

拜登一力推行的绿色政策已经削弱了美国能源部门,很明显接下来将重演1970年代的价格控制,考虑到当前布伦特原油仅为81美元/桶,这简直令人震惊。当油价像很多人警告的那样,在2022年的某个时候飙升至120美元或更高时,白宫又会怎么做呢?”

还有媒体发现,美国两党前任总统中都曾有人呼吁对涉嫌哄抬汽油价格和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行类似调查。例如2006年4月,在当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之前,共和党籍总统小布什也曾指示美国司法部、FTC和能源部大力执行与哄抬汽油价格相关的法律,呼吁各州检察长追查非法欺诈行为。

因此,拜登今日致信FTC追查汽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举动,更像是中期选举之前的政治作态。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拜登近期频繁呼吁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产油国联盟超额增产,但遭到该联盟拒绝。一些高级顾问也敦促白宫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石油以压低油价,但美国政府尚未这样做,理由是“对缓解远低于疫情前水平的美国原油产量等结构性问题可能无济于事”。

今年8月时,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曾致信FTC主席,要求调查油价与加油站汽油成本之间的差异。作为回应,FTC从严审查了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中的非法合并行为,调查特许经营市场中涉嫌的滥用行为,并将确定法理来挑战允许大公司收购家族企业的零售加油站等商业实践。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